搜索到2451篇“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在诊断早期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探析
2025年
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与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3D-WATS)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RA)手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选择合理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9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早期RA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和3D-WATS序列扫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常规序列与3D-WATS序列扫描对早期RA手关节病变的检出结果、诊断效能、病变检出率。结果72例疑似早期RA手关节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确诊阳44例,阴28例;常规序列扫描、3D-WATS序列扫描检查对早期RA手关节病变的阳检出例数分别为40、43例,阳检出率分别为55.56%(40/72)、59.72%(43/72),3D-WATS序列扫描阳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扫描;与常规序列扫描检查相比,3D-WATS序列扫描检查对早期RA手关节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预测值、阴预测值、准确度及对关节滑膜、骨侵蚀的检出率均较高(均P<0.05)。结论与MRI常规序列扫描相比,3D-WATS序列扫描检查可有效提高对早期RA手关节病变的确诊率,且对关节滑膜、骨侵蚀的检出率更高,整体诊断效能更高。
王颖李小伟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类风湿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早期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收入院诊治的早期风湿性关节炎90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予以磁共振成像检查和CT影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分析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结果早期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于CT影像检查(P<0.05);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为骨髓水肿、骨质破坏、腱鞘关节积液、滑膜、滑膜增生;其中86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特征为滑膜、滑膜增生,滑膜增厚组织呈T1W偏低信号,T2W为不均匀稍高信号,当予以Gd-DTPA后滑膜组织出现强化显著;关节积液T2W呈高信号,T1W呈低信号,对比剂注入后无强化;核磁共振检查检出骨质破坏灶80例,其骨质侵蚀特征为骨皮质正常低信号中断,骨边缘出现骨质局灶缺损,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低信号,T1W梯度回波薄层图像呈现显著的高信号,具有模糊边界,T2W脂肪抑制图像。结论早期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李超屈小春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CT
肌骨超声诊断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的价值
2024年
分析肌骨超声用于临床诊断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该院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研究,均接受肌骨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疗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肌骨超声诊断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受检者经肌骨超声检查检出手腕关节病变的概率,进一步结合观察组患者疾病分级比较滑膜血流信号检验结果,同时对比观察组患者活动与非活动过程中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结果 经计算,肌骨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8.04%、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9.02%,观察组患者经肌骨超声检查检出手腕关节病变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患者疾病分级结果显示,III级患者风湿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I-II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过程中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低于非活动过程(p<0.05)。结论 临床诊断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可选用肌骨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率,值得借鉴。
周荷英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高频彩超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高频彩超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疑似RA患者,分别给予高频彩超和X光检查,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及诊断准确。结果 检查结果中,高频彩超对患者骨侵蚀、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和RA阳的检出率分别为24.00%、52.00%、42.00%、86.00%,均高于X光检查的18.00%、34.00%、26.00%、78.00%;经临床综合诊断,高频彩超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45%、83.33%、94.00%,均高于X光检查的84.09%、66.67%、82.00%,P<0.05。结论 在早期RA的检查中,使用高频彩超可有效检出患者病变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和临床应用价值。。
蒋东梅
关键词:高频彩超类风湿性关节炎
肌骨超声诊断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检查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早期风湿性关节患者4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滑膜增厚、滑膜血管翳检出率、关节腔积液、骨侵蚀、关节软骨破坏;比较不同级别滑膜血流信号实验室指标: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观察不同型病变分布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观察组抽取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增厚、滑膜血管翳、关节腔积液、骨侵蚀、关节软骨破坏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血流信号III级患者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0~II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型超声声像图特征也存在差异。结论罹患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早期,采用肌骨超声检查,可将手腕关节病变及时检出。可通过对病变、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结合声像图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罗娜耿喆孟彬徐文浩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炎性病变声像图特征
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2023年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在发病初期时患者会有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表现,患者如果不重视,忽视检查和治疗的话,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最终可能会发生关节畸形,丧失关节正常功能,还会诱发其他心血管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该疾病一旦发现就需要尽早治疗,以防造成关节畸形残疾。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发展,目前的医疗水平可让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及早治疗达到不疼痛、不肿胀、不变形的效果。所以,重视和提升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对患者后续的治疗干预和预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完善,目前在检查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研究进行如下综述,希望大家提供一定参考。
何微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像学
比较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比较肌肉骨骼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疑似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肌肉骨骼超声及MRI检查。比较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的检出率,以内风湿因子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超声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肉骨骼超声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度、阳预测值、阴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MRI检查相比,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更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临床可将其作为辅助诊断方式。
蔡婵俊彭星琦余辉兴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骨骼
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侧指间关节(PIJ)表现早期RA并确诊的24例(24个PIJ)RA患者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例(6个PIJ)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MRI显微线圈和头颅线圈对受试者PIJ部位进行T_(1)WI及T 2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统计学分析各序列、方向间的差异及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结果志愿者6个PIJ共24个关节结构中,采用自制显微线圈获得图像评分为3~4分,头颅线圈获得图像评分为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529,P<0.001)。T_(1)WI及T 2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显示24例RA患者的PIJ病变存在显著差异(χ^(2)=106.819,P<0.01)。结论自制MRI显微线圈能清晰显示PIJ主要结构,可用于早期RA诊断。T 2WI矢状位成像可作为早期RA的PIJ常规MR检查首选序列。
李雪松张宏王秀彬周清清余玉盛吴献华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近侧指间关节
MRI与X线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效能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MRI与X线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方法,根据诊断措施不同将其分为X线检查组与MRI检查组各25例,其中MRI检查组根据疾病活动度不同分为缓解组(13例)与活动组(12例)。比较MRI检查、X线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MRI影像学指标评分与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MRI检查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预测值、阴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在MRI影像学指标评分与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低于活动组(P<0.01)。结论:相较于X线,MRI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志飞王禄马艾买提江·阿不力米提李亮杰程艳玲雷佳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准确率特异度
外周血circ_0011721在早期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 筛选早期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探讨circ_0011721在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22年1—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早期RA患者30例为RA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circRNA芯片检测2组外周血差异表达circRNA,选择表达上调倍数最高的circ_0011721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外周血circ_0011721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外周血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RA患者外周血circ_0011721与上述血液指标的相关;绘制ROC曲线,评估外周血circ_0011721诊断早期RA的效能。结果 (1)早期RA患者外周血共筛选出405个差异表达circ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上调102个,表达下调303个,其中circ_0011721表达上调倍数最高。(2)RA组外周血circ_0011721相对表达量(5.592±3.013)及风湿因子[(130.733±57.877)u/mL]、红细胞沉降率[(55.328±26.772)mm/h]、C反应蛋白[(41.765±21.593)mg/L]、抗CCP抗体[(1 093.08±319.260)u/mL]、IL-1β[(43.567±8.219)ng/L]、IL-6[(61.133±16.070)μg/L]、IL-8[(1 185.834±197.692)ng/L]、肿瘤坏死因子-α[(40.500±6.103)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166±0.531、(8.901±4.114)u/mL、(9.304±4.669)mm/h、(5.562±4.730)mg/L、(2.184±0.344)u/mL、(5.652±1.378)ng/L、(7.305±2.571)μg/L、(376.125±71.580)ng/L、(4.981±0.633)ng/L](P<0.05)。(3)早期RA患者外周血circ_0011721相对表达量与风湿因子(r=0.695,P<0.001)、红细胞沉降率(r=0.671,P<0.001)、C反应蛋白(r=0.620,P<0.001)、抗CCP抗体(r=0.642,P<0.001)、IL-1β(r=0.854,P<0.001)、IL-6(r=0.578,P=0.001)、IL-8(r=0.574,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r=0.766,P<0.001)均呈正相关。(4)外周血circ_0011721相对表达量以2.992为最佳截断值,诊断早期RA的AUC为0.858(95%CI:0.758~0.959,P<0.001),灵敏度为56.3%,特异度为97.6%。结论 早期
王得胜郑稼唐超刘云可董永辉强硕程成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相关作者

刘吉华
作品数:195被引量:1,137H指数:20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MRI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王正滨
作品数:367被引量:683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超声显像 触诊
王建红
作品数:148被引量:404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检查 桥本甲状腺炎 肝移植 弹性成像
张新
作品数:11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手关节 超声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
徐文坚
作品数:296被引量:1,806H指数:2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体层摄影术 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