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0篇“ 早期功能训练“的相关文章
早期功能训练联合中药热庵包干预对腰椎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训练联合中药热庵包干预对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接受PKP治疗的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早期功能训练联合中药热庵包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日常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训练联合中药热庵包干预可减轻腰椎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日常自理能力。
卢彬关倩怡李庆
关键词:腰椎压缩骨折早期功能训练
力动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患者给予力动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BCRL患者7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功能训练治疗,研究组给予力动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观症状、肢体周径差、上肢功能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较对照组的54.05%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乳腺+淋巴水肿4项(FCAT-B+4)评分下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虎口、腕横纹、肘横纹周径差减小(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功能障碍评定表(DASH)评分下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BCRL患者给予力动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减小肢体周径差,提高上肢功能、舒适度。
杨宇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早期功能训练
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床上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直肠功能评价评分)及生活质量、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疲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5.40±1.32)h、肛门排气时间(15.50±3.70)h均短于对照组的(7.90±1.31)、(17.50±2.70)h,肛门直肠功能评价评分(5.20±0.29)分高于对照组的(3.20±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45.02±5.55)分、胃肠功能恢复评分(5.55±0.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86±4.53)、(3.01±0.72)分,临床疲乏评分(3.12±0.73)分低于对照组的(5.98±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宋佳英
关键词:直肠癌胃肠功能
无痛病房管理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手术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0月将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LDH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术前、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痛病房管理联合早期功能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清醒时及术后第1、2天,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痛病房管理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可以缓解LDH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腰部功能的康复,利于疾病转归,患者满意度较高。
韩学军徐建平孙军旺高静
关键词:早期功能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
早期功能训练对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早期功能训练对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需求,收集接受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90例,病例纳入起始时间是2022年1月,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分组方式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45例,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功能训练。对两组术后及术后1个月吞咽功能评分和分级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吞咽功能Ⅰ级占比为6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以上维度评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喉癌患者行早期功能训练,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颜维
关键词:早期功能训练喉部分切除术喉癌吞咽功能
早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2023年
本次研究对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实施早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僵硬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的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参加本试验,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用早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畸形、活动度等临床指标和患者的护理认可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畸形、活动度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认可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膝关节僵硬的预防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采取早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有显著的效果,患者应用该模式后,有效缓解了膝关节疼痛,预防了并发症,在临床中受到了多数患者的欢迎,护理认可度显著提高。因此,建议临床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大力应用早期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模式。
周佳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膝关节功能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6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早期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三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功能训练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可改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提升其生命质量。
王晓琳
关键词:经阴道分娩早期功能训练
舒适化浅镇静唤醒干预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唤醒干预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02例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均给予早期功能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化浅镇静唤醒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两组SF-36中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精神职能、总体健康得分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舒适化浅镇静唤醒干预联合早期功能训练的实施,能够提高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王芳李冰吴莉
关键词:ICU有创机械通气早期功能训练
骨伤复原汤加减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观察骨伤复原汤加减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术后均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30例术后予早期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30例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骨伤复原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炎症指标、骨愈合相关指标变化;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纤维蛋白原(FI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APTT、PT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CAM-1、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1/3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6/30),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伤复原汤加减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效果,减轻炎性反应,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骨愈合,并且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张道平陈先进
关键词:髋关节运动疗法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年
本次深刻分析针灸+早期功能训练共同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实际效果,并讨论对后期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于2020年2月-2022年5月区间内开案,收治对象均是已确诊的脑卒中对象,共计60例,依托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计入30例。对照组依托早期功能训练展开诊疗工作,观察组依托针灸+早期功能训练展开诊疗工作,就两组后期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予以评定。结果 针对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评分予以评析发现,观察组上述指标相较于对照组相同指标改善效果呈更优显示,两组计量资料结果差明显(P<0.05);对SS-QOL评分经评估,观察组在其中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体现于家庭角色、精力、语言能力、活动能力等多个方面,组间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针灸+早期功能训练共同作用在脑卒中后期康复过程中,对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恢复均有良好推进作用,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周辉
关键词:针灸早期功能锻炼脑卒中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孙英霞
作品数:13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术后 老年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 转子间骨折 早期功能训练
刘洁珍
作品数:128被引量:862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功能康复 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 尿失禁
方玉美
作品数:32被引量:3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偏瘫 护理
夏艳萍
作品数:48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患者 颈髓损伤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分析
张文颖
作品数:27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术后 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