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篇“ 日本近代史“的相关文章
- 日本近代史
- (日)安冈昭男著
- 关键词:近代史
- 日本近代史
- 1104080305
- 陈水逢著
- 关键词:近代史
- 日本近代史
- 万峰著
- 关键词:近代史
- 日本近代史
- (日)井上清
- 日本近代史
- 日井上清
- 病入股肱 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
- 日本近代天皇制是以天皇亲率军队的理念为支撑的,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人对天皇的绝对忠诚。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皇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军队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军人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
- (日)加藤阳子作
- 管窥二战前日本的国史研究流派——以《日本近代史学事始》为线索被引量:4
- 2019年
- 《日本近代史学事始》是大久保利谦的回顾录。该书多处提及大正至昭和初期以东京帝大国史科为代表的学院派及部分民间史家的国史研究。国史科内长期存在两大派系:辻善之助一派在研究方法及治史态度上承袭了重野安绎等人的实证主义,专注于史料;黑板胜美派在古文书学中也遵循实证原则,追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但他同时强调史学的政治功用,其国体论反映了国史科内的国学—神道思想潜流。昭和初期,国史科内的平泉澄和羽仁五郎等青年学者批判纯实证研究及不涉及政治的史观。平泉将以国体论为理论基础的皇国史观发展到极端,而羽仁五郎则坚持唯物史观。二人是当时国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潮影响下的史学研究的代表。民间史家尾佐竹猛、德富苏峰在研究领域、资料收集方面和学院派形成一定互补,但不同史观决定了他们史学叙事的差异。这些研究流派在研究关注点、研究方法及潜在历史意识上的差异,反映了近代日本史学的研究状况及时代氛围。
- 张艳茹
- 关键词:学院派
- 明治维新和政党认识——日本近代史上政党的“部分性”和公共性·爱国主义的矛盾
- 2019年
- 本论文旨在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政党认识,具体而言,通过分析"爱国公党"的成立过程和其党名中所包含的意义,来说明明治维新时期注重公议舆论的思想,给日本之后的政党认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幕府统治时期严禁结党营私,即便到了明治初期,"党派"一词仍带有浓重的负面色彩,世人也对党派持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爱国公党将结党这一行为,与明治维新时期广为渗透的公议舆论思想相关联,强调其自身的公共性和爱国主义的性格,来打消世人的疑念。然而在西方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党具有"部分性",起着调整各方利益的作用。但受爱国公党影响,在近代日本,人们强调政党应具有公共性和国家性,否定其"部分性"。这样的政党认识同时也成为了近代日本政党发展的一大桎梏。
- 真边将之袁甲幸
- 关键词:明治维新政党公共性
- 从《日本近代史学事始》看二战前的日本史研究流派
- 张艳茹
- 日本近代史研究的动向与若干问题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各种理论与方法论的导入推进了日本近代史研究的新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1990年以来的日本近代史研究表现出'语言论转向'的倾向,'国民国家论'流行。前者促使有关'记忆''证言'的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围绕后者所展开的批判性研究意图立足于更细微的考察,从而促进历史学的发展。现今阶段,'全球史'大有取代'国民国家论'而流行的趋势,但在解决国家间的历史认识问题时却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政治家评传的大量出版显示出实证主义史学的方兴未艾,却存在着难以超越个性去把握近代日本政治的结构性的问题。此外,全球化进程中人文科学遭遇的危机也影响了近代史研究的发展,并成为困扰日本学术界的一个难题。
- 真边将之周晓霞
- 关键词:近代史记忆全球史评传
相关作者
- 荣颂安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甲午战争 教育论 民权运动 史学研究 史学方法论
- 张国强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
- 研究主题:历史教育 教学 日语教材 学习指导要领 皇国史观
- 孟明铭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研究主题:调查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本经济史 日本对外贸易 战时
- 曾晓安

- 作品数:30被引量:11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研究主题:财政政策 地方政府债务 PPP模式 顺周期 电力体制
- 程文明

-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军事大国化 九一八事变 侵华政策 大国化 吉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