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日常行为习惯“的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探索新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李忠诚
关键词:日常行为习惯信息技术初中阶段初中生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视力度,旨在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学习态度消极、自律能力差等。因此,探讨立德树人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政策文件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程钰
关键词:日常行为习惯初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自律能力教学全过程
“日新”理念助力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探究
2024年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日新”理念指导下,引导学生重塑自信,激励学生日新其德,督促学生审视自我,助力家长更新自我,共同进步。
姚书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
中专学生功能性便秘的日常行为习惯Logistic分析
2022年
为了解在校中专学生便秘现状,分析影响中专学生便秘的日常行为习惯因素,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为学生制定防、治便秘的宣传手册。选取海南省中专学校 317 名在校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用 SPSS13.0 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为便秘发生率 19.2%。具有不同日常行为习惯中专学生的便秘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时体育锻炼少、饮水量不足、晨起不饮水、进食蔬菜水果的量较少、吸烟、排便时间不规律、经常抑制便意、手机依赖严重的中专学生便秘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在校学生的便秘发生率较高,影响中专学生便秘发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因素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学校工作者可以从便秘影响因素着手,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手册,达到防治结合的效果。
陈元金
关键词:便秘影响因素
论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1年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一定要严格遵守行为规范,有序开展进餐和上课等活动。幼儿教师在幼儿习惯养成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好的习惯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保教工作经验,浅谈幼儿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相关问题,分析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点,然后探讨具体的培养策略。
郭敏敏
关键词:保教工作日常行为习惯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可发现、可计算与可干预研究框架被引量:5
2021年
习惯常指规律性周期重复的行为方式,是个性化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不恰当、多变的日常行为活动,使原本的好习惯负向发展,因而,如何挖掘分析大学生的校园日常行为活动,发现导致其学业失败、成才受阻的习惯并进行相应干预,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基于校园大数据,提出数据驱动的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可发现、可计算和可干预研究框架。首先,定义“活动-行为-习惯”的层次化表达结构,构建活动的时空语义约束模型,从校园大数据中提取日常活动数据,构建双层条件随机场模型,对活动数据进行自监督分类,从而得到行为信息,进一步构建多片段语义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行为的时空卷积预测来发现习惯;其次,提出习惯强度量化计算方法,构建习惯强度与评价要素的多元关联模型来评价习惯好坏,并建立习惯变化的时空演化分析方法;最后,对导致习惯负向变化的行为进行预警并实施多层次干预,形成基于“活动数据-行为信息-习惯知识-活动数据”思路的习惯“可发现-可计算-可干预”研究闭环。
周东波徐雯慧喻宏伟王小梅余雅滢涂悦
关键词:数据驱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管理与德育教育
2020年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生涯的开端,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关键的衔接点。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需要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小学低年级学生管理与德育教育是小学管理的难点,原因在于一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处于散漫状态,不听管教,这就需要班主任耐心地进行指导教育。
鲁小兆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德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日常行为习惯衔接点
你的“形象” 我来塑造——中年级小学生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改正不良习惯
2020年
小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调查研究,是一个品德建构的行为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存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纠正错误,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秦建虹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2019年
农村寄宿制学校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上学与家长工作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学生的系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但是与之而来的,学生寄宿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亟待教育者解决。基于此,本文围绕学生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住宿习惯、道德文明四个方面展开了教育探索,寻找能有效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策略。
黄政华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日常行为习惯
深圳市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与其肩颈腰背健康状况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与其肩颈、腰背健康的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中学生肩颈、腰背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0个区10所中学的3 952名学生进行脊柱健康状况及日常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中学生中有肩颈症状和腰背症状的分别为20.3%和15.2%;有肩颈症状的女生(25.3%)多于男生(16.2%),高中生(24.5%)多于初中生(15.5%),住校生(24.4%)多于非住校生(17.6%);有腰背症状的女生(17.9%)多于男生(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分析显示,性别、学校类型、午休趴在桌子上睡觉、因学习或玩电脑熬夜、自评学习压力、持续长时间做作业、玩手机、看电视和使用电脑与学生肩颈症状相关(P〈0.05);性别、午休趴在桌子上睡觉、因学习或玩电脑熬夜、自评学习压力、持续长时间做作业、玩手机、看电视与学生腰背症状相关(P〈0.05)。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肩颈、腰背症状不容忽视,学习压力、长时间静坐行为和不良的睡眠习惯均对脊柱健康有影响。
周丽黄园园谌丁艳张栋罗青山王赟吴宇
关键词: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相关作者

杨林
作品数:25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效课堂 校园 课堂 科学思维 物理教学
罗青山
作品数:39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麻疹 影响因素 近视 预防接种 成瘾
程斌
作品数:31被引量:130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纳税筹划 高职院校 技术创新 经济转型升级
孙巍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研究 小班幼儿 小班 日常行为习惯 幼儿
杨振玲
作品数:9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通化市第二中学
研究主题:林地 人参栽培 人参 不同种植年限 土壤养分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