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0篇“ 无罪辩护“的相关文章
-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无罪辩护
- 2024年
- 对立观点背后的困惑与博弈(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性质与定位的厘清。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和发展中,是依照既有的传统理论为指导,还是应与时俱进总结概括出一套适合于这一制度本身的全新理论,争论或迷茫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性质与定位的认识不同,所以亟待澄清两个理论前提。一是准确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性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同时兼顾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即“实体从宽与程序从简”,二者不可割裂,对该制度的理解应坚持贯彻实体与程序相统一的立场,并注重凸显其作为程序法基本原则的特有功能。二是明晰其合意式诉讼模式的理论定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带来全新诉讼模式的发展,即由传统的对抗式模式发展出新型合意式诉讼模式,其以诉讼合意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认罪合意、认罚合意及程序选择的合意。辩护律师(值班律师)应成为诉讼合意的主体,只有辩方先达成一致共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控辩合意。
- 闵春雷
- 关键词:无罪辩护诉讼模式对抗式辩护律师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视域下的无罪辩护
- 2024年
- 刑事诉讼中,自行辩护和委托辩护是行使辩护权的两种并行不的方式。当前,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大力推进,出现了辩护人在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作无罪辩护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尽管这些案件在适用认罪认罚程序的案件中并不占有较高的比重,但其暴露出的相关问题值得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深入思考。本文拟在刑事一体化的视角下,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无罪辩护各自蕴含的理论、价值冲突进行分析,在认可认罪认罚案件中无罪辩护合理性的基础上,揭示潜在的风险,并试图探寻协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无罪辩护的有效路径。
- 邱纯杰陈奕笑
- 关键词:无罪辩护刑事一体化辩护权被追诉人辩护人
- 无罪辩护视角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 2024年
- 认罪认罚制度与无罪辩护能否共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分歧较大。首先,从司法模式的转变、实质真实和合意真实以及诉讼效率和诉讼公正三个方面分析认罪认罚制度与被告人辩护权之间的张力产生的原因。其次,从法律依据、理论依据以及认罪认罚案件中允许律师进行无罪辩护的现实意义三个角度论证认罪认罚和无罪辩护在本质上并不冲突。最后,为了兼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初衷以及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应当在完善认罪认罚制度中无罪辩护的法律规定的同时,限缩辩护律师无罪辩护的空间并转变无罪辩护等同于有效辩护的传统理念,进而实现认罪认罚制度与无罪辩护的和谐共生。
- 宋贤贤
- 关键词:无罪辩护有效辩护
- 无罪辩护视角下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被引量:1
- 2024年
- 无罪辩护是刑事辩护制度中对控诉方最彻底的抗辩,而无罪判决是研究刑事辩护最重要的样本。从阶段论看,无罪辩护可以划分为侦查、审查起诉以及审判阶段的无罪辩护;从方法论看,无罪辩护可以划分为实体性、程序性以及证据性无罪辩护。数据显示,无罪辩护的效果正逐渐式微,这不仅表现为无罪辩护数量下降,而且表现为审前阶段撤案或不起诉和审判阶段无罪判决的成功率日渐降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使得无罪辩护的空间更窄。有鉴于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背景下,完善无罪辩护制度,应当回归有效辩护思维、扩大法律援助指定辩护的范围、明确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和讯问在场权、废除如实回答义务、优化法官对无罪辩护的引导与反馈,进而提升无罪辩护质效,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
- 胡铭
- 关键词:无罪判决无罪辩护刑事辩护制度《刑事诉讼法》修改
- 认罪认罚案件中无罪辩护的困境与消解路径
- 2018年我国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法治特色,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常态化适用取得显著成效的过程中,认罪认罚案件中无罪辩护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不休的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认罪认罚案件中无罪...
- 李楠
- 关键词:无罪辩护控辩关系
- 认罪认罚案件无罪辩护研究
- 2018年10月,独具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设立,其常态化适用促进刑事司法由“治罪”向“治理”转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司法资源紧缺的问题,但同时也给诉讼程序和诉讼主体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
- 易文钰
- 关键词:无罪辩护
-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无罪辩护被引量:1
- 2023年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协商式司法模式”之称,在认罪认罚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仍有辩护律师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与证据规则适用等层面作无罪辩护。事实认定的准确性、罪刑法定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构成了此类无罪辩护的正当性基础,认罪认罚制度的包容性、辩护人的有限独立地位及职业伦理、防范冤假错案的需求以及形成多元辩护合力的需要也为其提供了合理空间。律师在此类案件中作无罪辩护时应注重辩护意见的有效性,确保辩护策略形成的协同性。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应当尊重和保障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律师无罪辩护。
- 郭运帷
- 关键词:无罪辩护有效辩护
-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无罪辩护被引量:5
- 2023年
-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律师还应否作无罪辩护?对此存在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律师辩护权的正确行使,也关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制度完善。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性质及理论定位出发,基于律师“忠诚义务”、认罪认罚中实质参与及实际诉讼后果的考量,在应然的制度设计上,原则上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应不再作无罪辩护,但有违案件真实性、协商性与公正性的情形除外;且律师作无罪辩护后即不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既是诉讼合意契约性的内部要求,亦是有效辩护的必然选择。律师应及时发现无罪的情形,充分与办案机关沟通,选择最有利于被告人的辩护策略;与此相适应,强化法官的司法审查亦至关重要。
- 闵春雷
- 关键词:无罪辩护忠诚义务有效辩护底限正义
- 无罪辩护的困境与破解途径解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无罪辩护是确保公正审判并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原则,也是避免出现冤假错案的重要程序,但是,其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尤其是律师经常会面临调查取证难、有一定危险性、意见难以被采纳和“疑罪从无”原则的压力等。基于此,提出破解途径:(一)取消对调查律师取证权限的限制;(二)降低无罪辩护危险的措施;(三)判决应明确回辩意见;(四)按照责任标准执行。
- 黄家焱
- 关键词:无罪辩护破解途径
- 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无罪辩护被引量:1
- 2023年
- 在被追诉人已经认罪认罚的情况下,辩护律师依然坚持无罪辩护,很有可能达不到期待的辩护效果,反而会使当事人陷入实体和程序上的双重风险境地。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大力推进,律师的辩护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即辩护的重点转为保障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明智性及合法性,辩护的形态由对抗式转为协商式,辩护的重心前移至审前阶段,辩护的思路转为程序性辩护等。
- 邱纯杰陈奕笑
- 关键词:无罪辩护有效辩护
相关作者
- 成安

-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无罪辩护 诉讼文书 送达制度 刑事诉讼 实证研究
- 陈瑞华

- 作品数:346被引量:11,410H指数:7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合规 企业 刑事 刑事诉讼 整改
- 孙红日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辩护意见 刑事判决书 回应性 无罪辩护 法律问题研究
- 王圣扬

- 作品数:34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 控辩平衡 刑事 控辩双方
- 闵春雷

- 作品数:59被引量:1,2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认罪 刑事 人权保障 司法审查机制 有效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