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7篇“ 无痛肠镜“的相关文章
- 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ESD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7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肠镜下ESD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虽然临床手术更长,但是观察组胃肠道恢复、肛门直肠恢复时长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更低,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无痛内镜下的ESD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能够实现胃肠道功能恢复、临床手术时间以及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有效缩短。此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对息肉的复发具有抑制作用,进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叶苏芳
- 关键词:无痛肠镜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症
- 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分析对结肠息肉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无痛肠镜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患样本均为结肠息肉患者,样本时间选取2024年2月-2024年12月期间,样本数量为86例,使用双色球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3例),使用硫酸钠盐结合无痛肠镜治疗,观察组(n=43例),进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合无痛肠镜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样本经过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对比:对照组各项评分更低,差异(P<0.05),两组样本治疗前的肠道清洁合格率比较:对照组合格率为86.05%低于观察组的97.67%,差异(P<0.05),两组样本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P<0.05)。结论 治疗结肠息肉应用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能够,通过电解质散的药物作用,提升患者治疗前肠胃清洁的程度,使得患者肠道清洁质量更满足治疗需求,而且肠胃并发症更低,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治疗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牟敏华王敏
- 关键词:无痛肠镜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肠息肉疗效
- 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老年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老年结肠息肉在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我院消化内科2023年7月份至2024年7月份入院行无痛肠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出56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参照组中28例患者应用无痛肠镜结合硫酸镁疗法,观察组中28例患者采用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疗法,对比治疗后不良事件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息肉切除率与肠道清洁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的不良事件率3.57%;无痛肠镜手术时间(23.68±4.67)min,临床住院时间(66.01±4.68)d,数据均低于参照组;肠息肉有效切除率100%;肠道清洁优良率100%;疗效满意率100%,均比参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结肠息肉经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后,其息肉得以充分切除,同时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早期康复,实现肠道高度清洁,故可加强该结合疗法的应用推广。
- 吴艳茹
- 关键词:无痛肠镜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切除率
- 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行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分两组各63例。对照组静注异丙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伍静注舒芬太尼,。组间对比效果。结果两组的异丙酚用量不同,组间差异明显(P<0.05);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与离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呼吸抑制率组间差异不大(P>0.05);两组给药前生命体征各指标差异不大,给药后观察组不同时间的生命体征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优势明显,能减少异丙酚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加快患者苏醒,恢复定向力并缩短离院时间,安全性好。
- 秦国伟张琪瑶余志阳
- 关键词:舒芬太尼异丙酚无痛肠镜镇痛副作用
- 一种无痛肠镜诊疗平移床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肠镜检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痛肠镜诊疗平移床,包括床体,床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移动床板,支撑架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安装有若干滑轮,支架一端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移动床板...
- 顾青李媚陈祥徐伟
- 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24年
- 探析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整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140例,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肠息肉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气、初次排便、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总时间较短,护理后VAS分数较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1.42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应用,对于肠息肉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疼痛程度的减轻以及术后康复速度的加快均具有积极影响,可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 焦晓丽
- 关键词:肠息肉切除术无痛肠镜并发症
- 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究采用无痛肠镜治疗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的56例接受肠息肉治疗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参照组,各2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HR、MAP、SpO2、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80.26±5.17)次/min、(84.88±8.15)mmHg、(96.24±5.62)%、(62.38±5.14)d、(22.46±3.55)min、(4.19±1.26)d,优于参照组的(84.62±7.61)次/min、(92.88±12.37)mmHg、(99.98±5.08)%、(45.62±5.55)d、(30.28±3.16)min、(8.34±1.25)d,p<0.05;观察组切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 对肠息肉的患者使用无痛胃镜下切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崔京浩
- 关键词:无痛胃镜肠息肉手术治疗
- 早期进食对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进食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对照组术后24 h完全禁止经口进食,观察组术后2 h给予早期进食。对比2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33±0.46)h、首次大便时间为(2.10±0.71)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7.56±1.45)h、住院时间为(3.02±0.35)d,均短于对照组的(6.80±1.25)h、(2.65±0.72)d、(16.22±3.20)h、(3.22±0.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VAS评分的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恶心/呕吐、出血、腹胀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的患者术后早期进食能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且不提高患者术后疼痛水平。
- 黎芳
- 关键词:肠息肉肠镜检查进食胃肠功能
- 术前不同禁食时间对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术前禁食固体食物6 h及禁清液体2 h应用于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对内环境稳态、胃液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2例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1例给予术前禁食8~12 h及禁饮4 h,观察组51例给予术前禁食固体食物6 h及禁清液体2 h。对比两组患者胃液微环境:胃液量及胃液pH值;内环境稳态:干预前后血糖水平、K^(+)水平、Na^(+)水平;胃肠功能恢复:主观感受不适发生率、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胃液量、胃液pH值、Na^(+)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K^(+)水平、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主观感受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禁食固体食物6 h、禁清液体2 h对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稳定机体内环境和胃液微环境,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 李晓凤赵彬孟祥林
- 关键词:肠息肉切除术无痛肠镜
- 不同时机术前禁食禁饮对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血糖水平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术前禁食禁饮对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血糖水平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禁饮干预:术前禁食8h,禁饮4h。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改良的禁食禁饮干预:术前禁食6h,禁饮2h。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血糖水平、电解质(K^(+)、Na^(+))水平,胃液量及pH值,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手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糖、电解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0min血糖、血清K^(+)水平较高(P<0.05),两组血清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胃液量及胃液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较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缩短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降低患者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风险,缩短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刘琳慧邢娜朱鹏飞袁雅卓张庆丽
- 关键词:无痛肠镜肠息肉切除术禁食禁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电解质紊乱
相关作者
- 陈惠裕

- 作品数:59被引量:3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瑞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复合瑞芬太尼 氯胺酮
- 王树波

- 作品数:4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鼻腔给药 无痛肠镜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肠镜
- 饶梅冰

- 作品数:20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老年患者 无痛肠镜检查 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损伤
- 郑培奋

- 作品数:119被引量:52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老年 碳水化合物 老年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
- 林雪

- 作品数:17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鼻腔给药 舒芬太尼 无痛肠镜 丙泊酚 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