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5篇“ 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相关文章
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联合CT血管造影(CTA)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月—2024年5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疑似SMI患者220例,均实施DCG、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CAG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DCG、CTA单独及联合检查对SMI的诊断效能,比较冠脉狭窄程度Ⅰ~Ⅱ级与Ⅲ~Ⅳ级SMI患者的DCG参数(ST段变化幅度与持续时间)及CTA参数[血流储备分数(FFR)与最小管腔面积(MLA)]。结果:220例疑似SMI患者经CAG诊断为阳165例,DCG诊断阳158例,CTA诊断阳158例,DCG联合CTA诊断阳163例。DCG联合CTA诊断S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纯DCG、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程度Ⅲ~Ⅳ级的SMI患者DCG参数ST段变化幅度高于Ⅰ~Ⅱ级患者,持续时间长于Ⅰ~Ⅱ级患者,CTA参数FFR、MLA低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G联合CTA有效提高了SMI的诊断效能,监测DCG与CTA参数可以为SMI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张雪来
关键词: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
针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2024年
探讨无痛性心肌缺血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5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及疾病发作情况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预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表现较高,P<0.05。结论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较高效果,可控制疾病发作,改善心功能。
赵越
关键词: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干预病情控制护理效果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2024年
本文主要根据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讨以及分析。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最终以2022年12月到2024年3月期间的120例进行研究,在采取抛骰子单双法时,主要以整体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作为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了充分验证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主要将这一方法纳为观察组,而另外一个方法则纳入到对照组当中,两组患者最终的例数均等,是60例。在选取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时,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的应用价值不容小觑,同时,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效果更是有助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的佐证,更具说服力。结果 因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了整体护理干预这一方法,所以症状发生了显著的改善,而对照组仅仅以常规护理为主,在症状的改善方面,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故两组数据之间呈现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前,由于未采取各种措施,所以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没有发生变化,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得益于整体护理干预的支持,生活质量改善良好;因为有了整体护理干预的加持,所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出一筹,这与对照组之间瞬间拉开了差距,可比紧密联系着P<0.05的结论;在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对比当中更是如此,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均得到了好转,并且两个组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在改善焦虑和抑郁方面更为突出,对比差异形成了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与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其应用效果毋庸置疑,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给予患者生活质量一定的保证,而且也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使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取得理想的护理�
王芹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满意度
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及准确率评价
2024年
评价动态心电图(缩=DCG)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缩=SMI)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近3年的SMI患者88例,根据检查方式分组,一组予以DCG检查,二组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缩=ECG),观察指标:(1)阳率;(2)诊断效能;(3)缺血前后的心率水平;(4)缺血发病时间。结果 组间阳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漏诊率相比,均是P<0.05。一组缺血前后不同时间的心率水平相比,均是P<0.05。一组ST段压低的总次数是278次,不同的缺血发病时间相比,P<0.05。结论 DCG可以高效检出SMI,评测缺血前后的心率变化,判断缺血发病时间,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毛洁范平王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准确率发病时间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研究
2024年
探究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可获取的护理结局,指出整体护理的推广意义。方法 以2023.03-2024.03为时间节点,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此次研究对象,共选取人数50例,均为确诊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选取成功后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分组方式依据随机法,组别名称设置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所开展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模式、整体模式,分别于护理开展前、后对比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评估负情绪、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结果 对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进行调查,对负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两组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开展不同护理模式后的结果则均显示(p<0.05),其中以观察组的心肌缺血发作情况改善更优,且负情绪更低、生活质量更高、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理想;此外,通过调查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可知,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发生率占比更低,满意度占比更高。结论 整体护理的开展,对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应用价值理想,其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满意度,更加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情绪,遂可以满足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需求,获取更高的护理结局。
刘占芳王戈
关键词: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整体护理预后
CT血管造影与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分别使用CT血管造影、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几种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54例患者MPI显示阳46例,阴8例。联合检查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8.11%、阳预测值为100.00%、阴预测值为88.89%,其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阴预测值高于动态心电图于CT造影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的总次数为383次,其中6:00—12:00发生率为51.70%,12:00—18:00发生率为12.01%,18:00—0:00发生率为18.54%,0:00—6:00发生率为17.7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联合诊断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CT造影诊断效果次之,AUC为0.892,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最差,AUC为0.827。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能明显提高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雷蕾杨玲王琳玲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CT血管造影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预见护理对策与效果观察
2024年
探究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开展预见护理的价值。方法 入选对象: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人数:48例,研究时段:2023/3-2024/3,为分析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现将入选者做分组处理,依据随机法,组别名称设置: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护理),对比心肌缺血发作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负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 从发作次数、发作时长进行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果以观察组发作情况改善更优;对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p<0.05,观察组占比更低;入院时,对患者的负情绪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将评估分值进行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说明数据间无显著差异,而护理结束后,再次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估,对比评估分值,结果均显示p<0.05,结果均于观察组改善更为优异。结论 预见护理的开展,对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贾艳娜
关键词: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预见性护理护理质量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预见护理对策与效果观察
2024年
探讨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预见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 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取了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常规护理与预见护理的对比要求,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缺血发作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 在规律用药、饮食管理、运动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护理后心肌缺血发作情况评分均比护理前低,并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证明有统计价值(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即97.50%VS80.00%,对比成立,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预见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凸显,可以给予患者的遵医行为一定的保证,防止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并对心肌缺血发作情况予以有效控制,赢取患者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王芹
关键词: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预见性护理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探讨对有无痛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从本院中抽取103名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病人,以数字随机法将全部病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51名病人的对照组和52名病人的观察组,在对照组中运用传统的护理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运用全面护理进行治疗。并将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心绞痛和心绞痛的疗效。下降幅度较小,Q-T间期及 P- R间期较正常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让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并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姜玲范双双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
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研究
2023年
探讨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满足特定条件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运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在60名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到患者心肌缺血发作1025阵次(ST段下移、范围在0.1~0.4mV),其中4名患者(占6.67%)出现典型的心绞痛,10名患者(占16.67%)自诉有心悸症状,46名患者(占76.67%)无明显临床相关症状,为无痛性心肌缺血;6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在其holter监测中发现室早等心律失常,占66.67%。结论 无痛性心肌缺血在冠心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应用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出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情况。
魏红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

相关作者

陈序
作品数:26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分析
徐润亭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
研究主题: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炎 心电图改变 无痛性心肌缺血 心电图
吴稚华
作品数:20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心肌缺血
张遵城
作品数:110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近距离放射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碘放射性同位素 非小细胞 放射性核素显像
刘剑平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郴州医专
研究主题:心律失常 老年 对心 动态心电图 无痛性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