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1篇“ 无性细胞瘤“的相关文章
- 卵巢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CT、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均为单发,7例单纯型,1例混合型。其中1例合并畸胎瘤,2例合并子宫畸形。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呈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内见低密度/长T1短T2间隔,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中度强化,间隔明显强化,间隔将肿瘤分隔成多结节样改变。混合型卵巢无性细胞瘤呈以囊性成分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轻度强化。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医师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徐艳琦孙媛媛党计锋赵京德王洲李华子
- 关键词:卵巢无性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 染色体核型46,XX卵巢性腺母细胞瘤伴无性细胞瘤扭转1例
- 2025年
- 性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常与无性细胞瘤同时发生,以46,XY或46,X/46,XY嵌合体染色体核型为主,46,XX较为少见。现报道染色体核型46,XX性腺母细胞瘤伴无性细胞瘤扭转1例。1 病例介绍患者女,11岁,因“间断右下腹绞痛2d”于2022-04-18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 董惠敏李晓庆武晓彬张玉虹
- 关键词:性腺母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卵巢肿瘤
- 超声诊断卵巢无性细胞瘤2例
-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超声资料,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使用GE Voluson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式超声容积探头,频率4~9 MHz。判断附件区肿物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
- 刘锦平项宇识刘金凤赵秀娜
- 关键词:卵巢无性细胞瘤病理诊断声像图表现低回声
- 巨大卵巢无性细胞瘤伴血清β-hCG升高1例报道
- 2024年
- 卵巢无性细胞瘤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少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呈低中度恶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早期不易发现,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首选手术,术后辅以化疗,经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良好。本文总结1例巨大卵巢无性细胞瘤伴血清β-hCG升高患者的诊治经,现报道如下。
- 陈小兰黄德旭刘春桃毛毳
- 关键词:卵巢无性细胞瘤生育期妇女预后良好卵巢生殖细胞肿瘤HCG
- 卵巢性母细胞瘤伴无性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 2024年
- 患者女,17岁,因初潮未至于外院就诊,超声检查于右侧卵巢见一大小约31 mm×24 mm异常团状回声,考虑畸胎瘤。两次实验室检查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别为9699.08 U/ml、6911.37 U/ml。临床诊断:不排除恶性可能,建议上级医院就诊。遂于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外阴正常,宫体体积小,其他无特殊。
- 蒋顺娜符小艳罗才顺景香香
- 关键词:无性细胞瘤右侧卵巢超声表现畸胎瘤初潮
- 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双侧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
- 2024年
-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0岁,主因发现腹盆包块1周于2023年6月24日入院。患者1周前因腹胀行腹部CT示:下腹、盆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最大断面约10.6 cm×6.7 cm,腹盆腔积液(图1)。本院妇科超声示:右附件多结节实性低回声肿物18.5 cm×10.1 cm×7.0 cm,包膜不完整,考虑右卵巢实性肿物。糖类抗原125(CA125)66.5 U/mL,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70.6 ng/mL,乳酸脱氢酶(LDH)970 U/L,碱性磷酸酶(ALP)132 U/L。患者12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无性生活史。外婆62岁患上皮性卵巢癌,经规范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疗后于76岁因卵巢癌复发去世,余家族史无特殊。
- 卢静静李艺
- 关键词:无性细胞瘤病例摘要肿瘤细胞减灭术月经规律占位性病变
- PIK3CD基因突变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患儿,女,7岁。自2019年10月始2年间反复因肺炎、腹痛、腹泻、湿疹入院,检查CRP显著升高,白蛋白低,血常规三系减低,骨髓可见噬血现象,诊断重症肺炎、噬血细胞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腹部超声示脾内弥漫分布多发小灶状低回声...
- 耿婷婷熊晓苓王晓曼
- 关键词:卵巢无性细胞瘤基因突变文献复习
- 晚期卵巢无性细胞瘤合并卵黄囊瘤自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
- 202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18岁,因发现盆腔包块首次就诊于我院妇产科,妇科彩超:盆腹腔巨大囊实性混合包块,考虑左附件来源。遂入院行相关术前准备,入院1周后因月经来潮出院,出院后1周再次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否认性生活史,半个月前自觉腹围增加,有腹胀不适,检查发现盆腔巨大包块,后无法平卧,偶有便秘和心悸。既往无特殊病史。
- 冯贝
- 关键词: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肿瘤溶解综合征卵巢
- Swyer综合征合并性腺非无性细胞瘤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5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Swyer综合征合并性腺非无性细胞瘤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NDG)的发生率、治疗和生存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例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共收治MGCT-NDG患者307例,其中发现Swyer综合征15例,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的发生率为4.9%(15/307);确诊MGCT-NDG和Swyer综合征的年龄分别为(16.8±6.7)和(16.7±6.6)岁。初次手术方式:术前确诊Swyer综合征6例,其中4例行双侧性腺切除±子宫切除术、2例分别行性腺肿瘤剔除术及单侧性腺切除+子宫切除术;初次手术后确诊Swyer综合征9例,其中6例初次手术行单侧性腺切除术、2例行性腺肿瘤剔除术、1例行单侧性腺切除+子宫切除术。病理类型:混合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10例、卵黄囊瘤4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期6例、Ⅱ期3例、Ⅲ期5例和Ⅳ期1例。11例患者在延迟(7.9±6.2)个月后再次接受残存性腺切除术,其中MGCT-NDG 8例,性腺母细胞瘤1例,另2例残存性腺未见肿瘤累及。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复发或疾病进展,其中2例在初始治疗时仅接受了手术治疗,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为9个月(5,30个月),所有复发或疾病进展的患者均接受了再次手术并联合术后化疗。1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5,42个月);随访期内10例无病生存、3例死于本肿瘤、1例死于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并发症、1例带病生存。结论: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的发生率为4.9%,应强调及时诊断并行双侧性腺切除术,以降低再次手术和第二次癌变的风险。
- 梁欢黎思健杨佳欣吴鸣曹冬焱王瑾晖王涛张馨月
- 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诊疗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总结并分析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及术后生育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96例无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寻找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20岁(6~44岁),91.7%的患者(88/96)发病年龄≤30岁,其中26例患者诊断为性发育异常。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占80.2%、5.2%、12.5%和2.1%。所有患者均接受初始手术治疗,其中55例(57.3%)患者接受了全面分期手术;37例(38.5%)患者术中切除淋巴结,其中7例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69例患者诊断为单纯性卵巢无性细胞瘤,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6~233个月),随访期间4例(5.8%)患者复发,无患者死亡,5年无病生存率为93.0%。4例复发患者中位复发时间间隔为24个月(9~37个月),复发患者通过化疗(1例)或手术联合化疗(3例)成功挽救。年龄、FIGO分期、初始手术是否保留生育功能、是否切除淋巴结均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0.05)。58例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中54例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3例患者发生卵巢早衰,7例患者成功妊娠。结论 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预后良好,复发患者可通过手术联合化疗成功挽救,初始手术是否切除淋巴结和大网膜均与复发无关。
- 张可珍宗璇李舒杨佳欣曹冬焱向阳潘凌亚吴鸣田秦杰
- 关键词:无性细胞瘤复发预后保留生育功能
相关作者
- 吴政光

- 作品数:75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CT表现 CT PACS 影像学表现 影像诊断
- 杨佳欣

- 作品数:242被引量:1,80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 宫颈癌 卵巢肿瘤 预后 卵巢癌
- 林肖玉

- 作品数:40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宫颈癌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子宫颈肿瘤 生存率
- 陈秀萍

- 作品数:16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单纯型 无性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PACS 磁共振成像
- 向阳

- 作品数:624被引量:3,958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 预后 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