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族群建构“的相关文章
- 生态理论视角下我国出版品牌族群建构优化研究
- 2025年
- 出版品牌族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类似于生物种群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借助生态学的视角,可以系统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出版品牌族群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一是基于“地理隔离+行政权力因子”的聚合模式;二是基于“市场权力因子+技术权力因子”的裂变模式;三是基于“生态位+资本权力因子”的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出版品牌族群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构的主要原则,最后结合出版品牌生命周期的特点和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出版品牌族群建构的优化策略。
- 杨扬
- 关键词:生态位
- 生活在哈尔滨的湖北人:文化互动下的族群建构
- 韩超
- 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Hindu族群建构与印度历史书写被引量:4
- 2022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界围绕如何界定印度教徒身份、印度教徒身份是古已有之还是殖民知识体系的现代建构等问题的争论不断。尝试在长时段历史视野下,探讨对Hindu身份的不同理解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这包括殖民前的印度波斯语史书、梵语和地方语言的历史书写以及殖民史学、民族主义史学,以及印度独立后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达利特史学。印度在殖民前已经形成了将族群身份与历史挂钩的书写模式以及一种由上层知识精英界定的“印度教徒”身份。殖民史学和民族主义史学进一步确立了“印度教徒民族”身份和以印度教徒共同体为重要主体的民族史书写模式,但也因为推崇种姓制度而引发低种姓思想家的批判,形成了与印度教徒民族身份和民族史对立的达利特大众身份和达利特史学。
- 张忞煜
- 关键词:族群身份历史书写印度教徒
- 殖民主义情境下的族群建构及其困境 ——以印缅边境的佐人群体为例
- 本文阐述了印缅边境地区的佐人在英国殖民主义话语叙述下如何被构建成为缅甸的钦人和印度的路沙依人以及库奇人,通过对殖民时期的文本梳理,将其被建构的过程分为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对山地不求甚解的英国人简单地将佐人看作山地原始部...
- 李美瑶
- 关键词:殖民主义族群建构佐人
- 网络族群建构、表达与拓展实证研究——基于X公益协会的考察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以X公益协会为个案,剖析网络族群的建构、表达与拓展。从建构来看,以强关系为核心的人际网络,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族群成员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强化边界等是主要因素。以表达路径而言,网络中基于集体情感的社会动员,以及依托弱关系的传播渠道达成了现实行动;成功的现实行动作为仪式化的集体行动,反过来强化网络族群的“我者”与“他者”。就拓展而论,要实是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铺陈从区域到国家的宏大叙事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王明东刘沫含
- 关键词:文化建构人际网络虚拟社区强关系
- 成为阿马齐格人--论非洲马格里布地区原住民族称变迁中的族群建构
- 2020年
- 阿马齐格人是非洲马格里布地区的原住民。历史上,外族对阿马齐格人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柏柏尔人”,即“未开化的蛮族”。自20世纪中叶起,在马格里布地区的反殖民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中,源自母语、意为“自由人”的族称“阿马齐格人”逐渐取代了“柏柏尔人”一词,开始成为原住民的统一族称。在这一族称变迁过程中,马格里布原住民产生了强烈的族群意识,构建起统一的阿马齐格族群认同,逐渐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族群。本文以在马格里布国家突尼斯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马格里布原住民的族称变迁,探讨阿马齐格人的族群建构。
- 朱文珊
- 关键词:柏柏尔人
- 历史心性与族群建构——以丽江龙蟠人为例
- 2018年
- 族群认同建构模式对研究人们共同体的认同抉择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本文以丽江龙蟠人为个案,阐释了龙蟠人认同建构的具体社会情境,分析了关于藏彝走廊和茶马古道的历史记忆对龙蟠人身份表述上的影响,认为族群内心情感与人们对族体身份的理性选择是共存的,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不仅可以从固定的文化特征去探讨,也能够从认同主体主观能动的建构方面来考虑。
- 和虎
- 关键词:社会情境历史记忆族群认同
- 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
- 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
- 郑伟斌
-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历史变迁族群建构
- 族群建构与国家治理:试论尼泊尔的政治权力再分配改革被引量:1
- 2018年
- 从1990年到2015年,尼泊尔经历过多次严峻的国内危机,如尼共(毛主义)武装斗争、族群问题以及政治不稳定等。本文认为,高度的政治权力收束与族群建构问题的交织,是尼泊尔频繁爆发危机与冲突的根源。换而言之,高度收束的政治权力是尼泊尔国内政治文化与治理结构的直接产物,它将政治权力过多地交由精英势力控制,进而导致治理失效与国家失序。本文的结论是,政治权力的适当下放,稳定的包容性政策以及有效的问责机制建设,可能更有利于尼泊尔的族群建构与国家稳定。
- 张敦伟
- 关键词:族群建构
- 试论族群建构与文化认同被引量:4
- 2017年
- 通过论述"原生论""工具论"和"建构论"三种模式下族群性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人类学视域下的族群建构与文化认同,认为群体认同实践整合过程突显行动者的能动行为抉择,指涉理性选择基础之上认同行为的动态、流变特征,从一般的情况来看,文化认同与族群建构之间呈现多样性的因果互构。
- 和虎
- 关键词:族群性文化认同人类学族群建构
相关作者
- 何林

- 作品数:19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怒族 丙中洛 宗教信仰 多元宗教 藏族人
- 和虎

-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纳西族 族群认同 人类学 族群性 族群建构
- 汪鲸

- 作品数:19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 研究主题:身份认同 宗教 回族 华人族群 社区建设
- 谭志满

- 作品数:47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
- 研究主题:土家语 土家族 民间信仰 鄂西南 语言
- 权新宇

- 作品数:34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白马藏族 白马人 藏彝走廊 白马 面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