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0篇“ 施药时间“的相关文章
- 不同药剂及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的影响
- 2025年
- 以扬麦24为供试材料,对2020、2021和2024年的田间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展开调查,分析气候因子对其的影响,探究生育期节点(扬花初期和盛期)、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等药剂及施药频次(1次和2次)对其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持续阴雨天气且日均气温在15℃以上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2020年处于轻发状态,2021年偏重发生,2024年处于大流行状态;施用的药剂对小麦生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对小麦的感官性状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综合田间防效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对赤霉病的防控效果相对突出,2020年扬花初期偏晚施用1次的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1.33%、86.05%、0.33和86.05%;在扬花初期施用1次,2021年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6.41%、85.33%、1.68和90.45%,2024年分别为11.04%、85.20%、3.22和89.93%。综上,赤霉病轻发年份总体防控窗口期较长,扬花初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期,把握该时期1次施用合适药剂即能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实际生产中,在小麦扬花初期,推荐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900 mL/hm2,以防治小麦赤霉病。
- 叶徐豪曾宇浩倪明陈红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窗口期田间防效
- 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研究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以雪川农业种植园区选育的雪育1号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药的对照组和早疫病发病前(7月18日)开始施药的常规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早疫病发病初期(7月25日)开始施药的优化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等3种处理,测定马铃薯早疫病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块茎数和块茎质量及干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方案和优化方案的马铃薯早疫病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显著降低;优化方案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达到(21.00±0.39)%,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21%,满足薯条和薯片的加工标准(干物质含量≥20.0%).
- 李清张雪艳郦海龙于梦瀛宋惠敏牛丽娟马欣
-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干物质
- 害虫活动时间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施药时间的确定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害虫活动时间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施药时间的确定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持续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其中,持续获取的图像中至少部分图像存在害虫;确定图像中害虫的数量;依据数量确定害虫的活动时间段。...
- 刘波何俊毅
- 文献传递
- 不同施药时间对黑腹果蝇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分别于7月18日树莓结果初期和8月1日树莓结果盛期喷施1500倍60g/L乙基多杀菌素,结果表明,在结果初期喷施该生物农药,可大大减少黑腹果蝇的数量;截至8月下旬,田间果蝇的防控效果维持在60%~69%,防控效果优于结果盛期喷施该农药。
- 陈哲张群英杨鼎元沈玺龙官纪元
- 关键词:乙基多杀菌素黑腹果蝇防控效果
- 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DON毒素控制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防治效果及对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的控制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不同处理小麦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喷雾1次,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最佳施药时间是小麦扬花30%~50%时,此时施药对小麦籽粒中DON毒素控制效果达97.48%。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 缪康吴佳文王晓芸吴琴燕周华飞杨红福
- 关键词:施药时间赤霉病防效
- 4种杀菌剂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被引量:9
- 2020年
- 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评价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 g·hm^-2、30%丙硫菌唑油分散制剂675 mL·h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4个药剂处理在扬花初期、扬花盛期,以及1次和2次用药对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675 mL·hm^-22次用药防效可达92%;70%甲基硫菌灵1800 g·hm^-22次用药防效可达88%。由此可知,在小麦赤霉病高发生地区选择合适药剂,2次用药预防小麦赤霉病是有效的。
- 张舟娜李阿根
- 关键词:杀菌剂小麦赤霉病防效
- 两种除草剂在不同封闭处理、不同施药时间下对千金子和水苋菜的防除效果
- 2020年
- 为降低杂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减少家庭农场的生产成本,特进行了19%氟酮磺草胺SC、80%丙炔噁草酮WP在不同封闭处理、不同施药时间下,对千金子和水苋菜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5d,在双封处理条件下,施用19%氟酮磺草胺SC+80%丙炔噁草酮WP对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低于施用常规药剂69%苄嘧·苯噻酰WG,但该药剂组合各处理对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9%以上,防效尚可;施用19%氟酮磺草胺SC+80%丙炔噁草酮WP干封处理的防除效果要优于双封处理,说明该药剂组合在适期用药有可能实现替代69%苄嘧·苯噻酰WG和减少用药次数的目的。
- 周成王艳秋田小青吴三妹计天岑单鑫蓓
- 关键词:除草剂千金子防效
- 害虫活动时间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施药时间的确定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害虫活动时间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施药时间的确定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持续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其中,持续获取的图像中至少部分图像存在害虫;确定图像中害虫的数量;依据数量确定害虫的活动时间段。...
- 刘波何俊毅
- 文献传递
- 小麦病虫害防治中“一喷三防”施药时间研讨
- 2019年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也在提高。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来源,然而病虫害严重威胁到了其产量。防止病虫害,需要严格控制“一喷三防”的施药时间。本文对于“一喷三防”施药时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期望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 马海英
-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
- 关于小麦病虫害防治中“一喷三防”施药时间的探究
- 2018年
- “一喷三防”技术对小麦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其施药时间对整个防治工作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小麦病虫害防治中“一喷三防”施药时间进行探究,以期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 高攀王涛
- 关键词:施药时间病虫害
相关作者
- 石鸿文

- 作品数:100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信阳市农业局
- 研究主题:油菜 越冬 施肥 水稻 大棚蔬菜
- 张夕林

- 作品数:238被引量:4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农药市场信息》编辑部
- 研究主题:油菜菌核病 菌核病 油菜 防除 锐劲特
- 杨玉洁

- 作品数:44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如皋市植保站
- 研究主题:豇豆 豇豆根腐病 菜田斜纹夜蛾 药剂防治 根腐病
- 何金祥

- 作品数:146被引量:49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培养基 种苗 百香果 铁皮石斛 无菌播种
- 何宁祖

-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氟虫双酰胺 抗性测定 斜纹夜蛾 柑橘全爪螨 悬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