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方言差异“的相关文章
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隐性壁垒:非正式制度距离、方言差异与企业创新
2025年
供应链“断点”“堵点”是造成经济循环梗阻的重要因素,亟须明晰深层原因以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非正式制度距离视角,以中国独特的方言地理格局为切入点,探讨了上下游企业所在区域间的方言差异如何成为诱发供应链“断点”“堵点”的潜在因素,进而系统分析这一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及其客户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企业与其客户所在区域间的方言差异对企业创新具有负向影响,该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阻碍合作深化和加剧供需失调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客户议价能力较强、企业为非国有性质、企业与其客户归属不同省份以及双方高管间方言差异较大时,企业与其客户所在区域间方言差异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阻碍供应链合作与创新的隐性因素,为促进微观层面供应链稳定畅通与宏观层面经济顺畅循环提供了重要借鉴。
吴亮郭元源贺易宁
关键词:方言差异供应链关系
方言差异与企业地理边界扩张
2024年
本文使用2003-2015年工商注册企业新建分公司的数据,探讨同一地级市不同县之间的方言差异如何影响企业地理边界扩张。本文使用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的回归方法,结果发现,方言差异会阻碍企业地理边界扩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方言差异主要通过信任效应而非交流效应抑制企业地理边界扩张。更为重要的是,方言差异会更加抑制更依赖地区间相互信任的垂直型扩张、向高技能行业扩张以及向绩效异质程度更大行业的扩张,这进一步证实了信任机制的可靠性。本文还发现方言差异对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地理边界扩张经验欠缺的企业影响更大。本文基于单一国家内部的方言文化差异,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丰富了企业地理边界扩张的相关研究。
陈勇兵程垦
关键词:方言差异社会信任
方言差异、文化认同与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兼论语言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影响
2024年
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个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条件与主要路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域间的方言差异会导致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文化认同感下降,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可有效克服方言差异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障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流动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张卫国程实
关键词:幸福感方言文化认同
方言差异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本文基于方言数据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方言差异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方言差异会使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降低4.59%。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更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测度方式、控制个体流动经历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身份歧视和子女留守是方言差异抑制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方言差异对不同维度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方言差异会使身份、行为和心理市民化意愿分别降低5.7%、7.8%、1.8%。方言差异对从非官话区流入官话区样本的影响最小,对在非官话区间流动样本的影响最大。个体受教育程度、户籍地与普通话的相似程度可以有效削弱方言差异的负面影响。
楚鹏飞谢观霞
关键词:方言差异身份歧视
从《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看敦煌藏汉对音的方言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对音现象特殊。通过梳理其音变现象,并与其他敦煌藏汉对音文献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该材料的8条创新特征与4条滞后特征。以这些特征衡量其他文献,可以看出不同文献间音系差异不能用时代先后来解释,无法总结出一条演变链,说明其中存在不同的方言变体。
倪博洋
方言差异与语言转型趋势——以普米语南北方言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通过普米语南北方言动词的人称、数、体、式以及助词差异的比较,揭示普米语的语言转型趋势,认为“北快南慢”的演变速度、“北简南繁”的规则系统,说明普米语正处于由屈折手段丰富转向分析性特点逐渐增多的发展过程之中。
蒋颖
关键词:普米语方言差异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再探析——基于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和决策者方言差异的三重视角被引量:3
2022年
股利政策迄今仍是一个学术谜题。与此同时,随着文化财务(Cultural Finance)研究的兴起,区域或企业文化是否影响企业的股利政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研究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是否影响股利政策的基础上,基于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理论,探讨决策者语言文化差异对企业股利支付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持有水平、负债水平、成长性这四大财务要素显著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但其中出现了“高盈利、高分配意愿但低分红比例”的异象;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这三大治理要素对企业的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在控制公司财务与治理两大要素的基础上,决策者语言差异这一文化因素对企业的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四,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决策者语言文化差异通过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股利支付行为;第五,从企业融资模式的角度,发现在投机型融资公司中,决策者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对公司的股利支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六,剔除了语言沟通上的“交流效应”,识别并验证出是决策者语言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效应”在影响企业的股利支付行为。
吴世农丁钺轩陈韫妍
关键词:公司治理语言文化差异股利支付
双言双语背景下的西班牙语塞音感知习得研究——方言差异性与习得普遍性
2022年
本研究针对以汉语普通话和吴方言为母语、英语为二语的中国学习者开展了三语西班牙语词首塞音感知习得实验,并分析了双言双语背景对三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三语清塞音的感知与语音刺激的VOT值区间相关,语言间的塞音音位对立的声学特征相似性会造成学习者在认知层面假定跨语言的相似性,从而引起三语清塞音感知混淆;由于吴方言的浊塞音与西班牙语的浊塞音在声学特征上存在实际相似性,因此吴方言背景学习者更易于感知三语浊塞音。本研究揭示了双言双语背景下第三语言习得的复杂性,学习者和教学者应当厘清各语言及方言间存在的差异性与习得普遍性,充分整合并最大化利用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资源。
鹿秀川刘佳琦郑咏滟
关键词:跨语言影响语音感知
幸福的隐形障碍:方言差异与社会融合
幸福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人们群众对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向往。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追求高质量幸福生活而自发迁移的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不同于本地文化的外地口音和行为习惯,流...
杨丽丽
关键词:文化差异方言差异社会融合
文献传递
方言差异、社会融合与流动人口幸福感被引量:5
2019年
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流动,在为城市带来新经济增长动力的同时,以语言为代表的群体间文化差异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区别于以往研究中将语言视为个体人力资本,本文将语言作为个体文化背景差异的代表。基于中国汉语方言地理分布信息,构建了表征方言差异的语言差异变量,运用OLS回归方法,探究方言差异对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流动到与原籍相同方言区的群体,流动到与原籍不同方言区的群体更不幸福,其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合难度也更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方言通过增加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合难度进而降低其幸福感。本文的研究对解决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和社会融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杨丽丽张旭
关键词:方言差异文化差异社会融合

相关作者

向亮
作品数:22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家语 方言差异 汉语 土家 语法功能
沙玉伟
作品数:24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春晚小品 春节联欢晚会 程恩泽 《现代汉语词典》 方言差异
江海燕
作品数:22被引量:49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语调 维吾尔语 疑问语气 语气词 音高
甘于恩
作品数:82被引量:334H指数:1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粤语 粤方言 方言 地理语言学 语音特点
刘岩
作品数:40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德昂语 语调 维吾尔语 韵律 疑问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