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3篇“ 新闻社“的相关文章
- 新闻社交化传播路径研究
- 2025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已经呈现出显著的社交化特征。新闻社交化传播不仅改变了信息的流动方式,还重塑了公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参与模式。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的特性,可以识别出新闻社交化传播的主要路径,包括内容个性化推荐、用户互动参与以及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 上官鹏
- 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社交化生产与传播策略
- 2025年
-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的民生新闻节目遭遇新闻选题流量化、新闻采编低质化、新闻采访社交化、新闻内容同质化等诸多挑战。本文以全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前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社交化的特点,并对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流媒体若要实现民生新闻的突围,就要在构建分众传播体系、创新社群运营模式、打造精品短视频账号、提高民生新闻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 张文浩
- 关键词:全媒体主流媒体民生新闻
-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读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邱江波“新闻三部曲”有感
- 2024年
- 2023年,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邱江波出版了他作为新闻人的“三部曲”——《远去的年代》《且寄浮生》《媒介迭代研究》。第一部是他从业30多年的新闻报道作品自选集,第二部是他从业生涯中的散文随笔,第三部是他对媒介迭代发展的学理思考。有职业作品,有业余副产品,还有学术思考,可谓全面开花、硕果累累。邱先生1991年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入职中国新闻社,先后被派驻福建、海南、华盛顿、安徽、山东等地,后来担任中新社山东分社社长。在30多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中,邱先生多次参与全国两会等战役性报道,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活动报道。驻美期间,他出色完成了中国领导人访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次贷危机、校园枪击案、美国大选等重大事件报道。
- 王立纲
- 关键词:中国新闻社战役性报道重大事件报道美国大选校园枪击案
- 制度变革与关系重塑:团体动力学视野下的国际新闻社研究
- 2024年
- 抗战时期的国际新闻社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而领导、创立的民间通讯社。国新社以“生产合作社”的原则进行组织构建是对传统新闻生产组织形态的突破,在民国新闻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国新社的成员秉持共同的价值信念,围绕组织目标,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以范长江为核心的国新社负责人坚持民主的领导风格,团结进步记者,营造了平等、和谐的团体氛围,保障了新闻工作的开展;国新社作为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出色战斗力的新闻团体,为战时中国培养了众多出色的新闻宣传人才。
- 周浒
- 关键词:国际新闻社团体动力学生产合作社
- 文明互鉴理性对话:中国新闻社“东西问”的对外传播实践探索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新闻社推出大型学理性专栏“东西问”,该专栏以“文明互鉴,理性对话”为宗旨,意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良性互动。专栏通过独家访谈、深度时评、高端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中西文明交流中涉及的重大、突发和热点问题,为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索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开拓了独特的实践进路。
- 杜国东张帅
- 关键词:中国新闻社
- 如何面向“Z世代”做好国际传播——以中国新闻社成都大运会报道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以中国新闻社成都大运会报道为案例,分析如何有效面向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Z世代”进行国际传播。提出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内容质量,增强内容趣味性、故事性和情感价值,以及强化文化交流传播等策略,并通过对这些策略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探讨在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挑战时,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和影响年轻一代。
- 邹辉
- 关键词:社交媒体情感价值文化交流
- 以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际传播力——以中国新闻社“东西问”专栏为例
- 2024年
- 中国新闻社“东西问”专栏,挖掘展现中华文化内在基因,聚焦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比较研究为方法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潜力,以学理型深度报道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以对话形式推动国际舆论形成多元复调,致力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 文龙杰
- 关键词:中华文化
- 新闻社会学视域下OGC的建设性新闻实践研究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传播影响着公众对于社会风险的认知,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正值我国媒体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新媒体技术的创新性相结合,使得媒介格局和行业生态焕然一新,UGC、PGC、PUG...
- 郭世娇
- 关键词:OGC
- 视觉互动:新闻社交价值的增量密码
- 2024年
-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产品要想在社交网络中流通快、传播广,必须提升新闻在社交中的价值。视觉互动产品凭借其创意性、趣味性、参与性等优势,成为提升新闻价值的增量密码。本文阐述了视觉互动产品的内涵及特点,并结合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近年来在视觉互动产品方面的探索实践,论述视觉互动产品如何提升新闻社交价值,并总结归纳出实现途径。
- 邹银惺
- 关键词:媒体融合
- 效果·机理·路径:数据新闻社交平台传播热度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本研究以32个社交平台数据新闻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探讨在具体平台情境下数据新闻内容传播热度的致效因素及生成过程。既往研究以数据新闻内容考察为主,内容接触的前置阶段被忽略和遮蔽。本研究通过着眼平台受众信息接触的时序性路径,搭建出“议题触及”和“内容感知”的主分析框架,从议题和内容两个层面分析数据新闻在社交平台传播的致效因素及组合路径。研究发现,社交平台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二层级引入模式,其中,标题取径是触发用户流量涌入,驱动数据新闻内容实现高热度传播的关键因素,“复合型”和“挖掘型”两种数据组合构型更具潜在传播优势,静态信息图更契合平台语境及用户偏好。同时,从微观层面梳理数据新闻实现高热度传播的具体稳定路径,对于破除当前数据新闻社交平台传播乏力的困境、提高整体内容的传播热度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 翟红蕾李茂国刘金波
相关作者
- 崔保国

- 作品数:153被引量:6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传媒产业 中国传媒 传媒 中国传媒产业 网络空间
- 胡正强

- 作品数:116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媒介批评 论略 新闻 媒介 新闻学
- 刘保全

- 作品数:444被引量:22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
- 廖攀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
- 研究主题:中国新闻社 传媒论坛 滨海城市 CCTV 选手
- 张明瑞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刻板印象 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