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73篇“ 新生儿脐带血“的相关文章
- 新生儿脐带血中氯化石蜡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中氯化石蜡(CPs)浓度水平,并分析胎儿期CPs暴露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嘉兴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50例入院分娩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孕妇均为单胎妊娠,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营养代谢性疾病、HIV等病毒感染和不良药物史。收集新生儿脐带血样本,通过萃取-蒸发浓缩-净化,最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检测脐带血中短链、中链8种CPs(以SCCPs及MCCPs为主,分别为SCCPs-C10、SCCPs-C11、SCCPs-C12、SCCPs-C13、MCCPs-C14、MCCPs-C15、MCCPs-16、MCCPs-17)的浓度,计算SCCPs及MCCPs总浓度(∑8CPs),并进一步分析脐带血中CPs浓度水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身长为(50.14±0.74)cm,体质量为(3.48±0.41)kg,胸围为(34.75±1.50)cm,头围为(35.02±1.39)cm,体质量指数为(13.75±1.35)kg/m^(2)。新生儿脐带血中∑8CPs中位数浓度(范围)为13.56(0.98~363.68)ng/ml。SCCPs-C10、SCCPs-C11、SCCPs-C12、SCCPs-C13、MCCPs-C14、MCCPs-C15、MCCPs-16、MCCPs-17检出率分别为96%、24%、24%、70%、44%、72%、14%、16%。各同族体中位数浓度(范围)分别为:SCCPs-C10为<检测限(LOD)(25%)两组,SCCPs-C10在低身长组(≤50 cm)和高身长组(<50 cm)的几何均数分别为10.58 ng/ml和3.59 n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3)。结论该院新生儿脐带血普遍存在CPs,孕期CPs暴露可能影响新生儿出生结局。
- 毛书辉马蔷周文文
- 关键词:氯化石蜡脐带血
- 40157例新生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 2024年
- 目的 研究温州地区新生儿脐带血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旨在了解温州地区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发病率及脐带血染色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40 157例新生儿肝素钠抗凝脐带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0 157例新生儿脐带血样本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46例(8.62‰)。染色体数目异常有106例,发生率为2.64‰,其中21-三体综合征22例,发生率为0.55‰;18-三体综合征2例,发生率为0.05‰;含有标记染色体核型16例,发生率为0.40‰,其中含双随体小染色体核型2例,发生率为0.05‰;克氏综合征27例,发生率为0.67‰;超雄综合征19例,发生率为0.47‰;X-三体综合征10例,发生率为0.25‰;特纳综合征10例(含嵌合体),发生率为0.25‰。染色体结构异常240例,发生率为5.98‰,其中染色体倒位63例,发生率为1.57‰;染色体相互易位99例,发生率为2.47‰,其中平衡易位75例,发生率1.87‰,罗伯逊易位24例,发生率为0.60‰;衍生染色体核型27例,发生率0.67‰;染色体重复2例,发生率为0.05‰;染色体插入9例,发生率为0.22‰;染色体缺失6例,发生率为0.15‰;嵌合染色体核型33例,发生率为0.82‰;环状染色体1例,发生率为0.03‰。结论 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新生儿染色体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早诊断、早发现、早干预及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是新生儿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有益补充。
- 陈璐蔡晓晓金一帮施建有童郁吴晓鸥陈亥许锴
-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
- 新生儿脐带血G6PD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研究新生儿脐带血G6PD的筛查结果,对后续临床相关诊断、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新生儿265例,起始时间2023.1,结束时间2023.12,共计1年,筛查其脐带血G6PD水平,结果包括正常(n=165,G6PD检测正常组)和缺乏(n=100,G6PD检测缺乏组),对具体筛查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在更高概率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组别是G6PD检测缺乏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G6PD测定结果方面,重度组、中度组数据均比轻度组低,且这两组TBIL水平比轻度组高,(P<0.05);具有更高概率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群体是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现情况展开临床评估时,对其脐带血中的G6PD水平进行检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随着该水平的下降,新生儿具有更高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G6PD水平越低提示高胆红素血症病情越严重。
- 粟桥
-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血高胆红素血症
- 陕西省安康市1058例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安康市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麻疹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方法于2023年1—12月,选取安康市10所县级综合医院孕产妇1058名,采集新生儿脐带血,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抗体阳性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9.22%(944/1058),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570.26 mIU/ml。≤20、21~25、26~30、31~35、≥36岁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7%(51/56)、90.27%(232/257)、89.54%(351/392)、88.12%(230/261)、86.96%(80/92)(χ^(2)=1.355,P=0.8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胎龄≥37周的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37周孕产妇[OR(95%CI):0.403(0.262~0.622)],出生体重为3.0~3.5 kg的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3 kg、>3.5 kg新生儿[OR(95%CI):0.868(0.462~1.629)、1.765(1.087~2.865)]。结论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C随孕产妇年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
- 万春阁戴小强罗延琪向琳陈磊付妍妍
- 关键词:麻疹抗体水平影响因素新生儿脐带血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新生儿脐带血血气检测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研究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新生儿脐带血血气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3年6月~2024年6月出生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脐带血pH值、氧分压(PO_(2))、碳酸氢根(HCO_(3))、剩余碱(BE)、总二氧化碳(TCO_(2))、葡萄糖(Glu)、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参数,并汇总分析。结果:对比性别差异,男婴儿pH、HCO_(3)、BE、TCO_(2)检测参数低于女婴儿(P<0.05),男婴儿Glu、Hb检测参数高于女婴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差异,剖宫产分娩婴儿脐带血pH值、HCO_(3)、BE、TCO_(2)、Hb、HCT等血气检测结果均低于顺产婴儿(P<0.05);剖宫产分娩婴儿Glu检测结果高于顺产婴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到新生儿脐带血血气检测中,应用效果较好。
- 丁玥媛
- 关键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脐带血产科
- 孕期膳食叶酸及相关维生素摄入与新生儿脐带血叶酸代谢水平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孕期膳食叶酸及相关维生素摄入对新生儿脐带血叶酸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基于“母子营养与健康队列”,纳入北京、山东妇幼保健机构妊娠23~29 w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进行孕期膳食调查,计算膳食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摄入量,随访至分娩,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检测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和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 Hcy)水平。结果 共139对孕妇和新生儿纳入本研究,新生儿脐带血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中位数分别为925.86(P_(25)~P_(75):854.77~1040.09)ng/ml、49.60(P_(25)~P_(75):37.57~53.48)nmol/L和5.32(P_(25)~P_(75):3.67~6.47)μmol/L。母亲膳食叶酸摄入不足者其新生儿脐带血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水平较低,而t Hcy水平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膳食维生素B6摄入不足者其新生儿脐带血t Hcy水平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50)(P_(25)~P_(75)):5.38(3.74~6.62)vs4.23(2.75~6.15),P=0.0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脐带血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和t Hcy水平与孕期膳食相关维生素摄入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孕期膳食叶酸及相关维生素摄入与新生儿脐带血叶酸代谢水平无明显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 胡蕊鹿璐潘丽娜曾小玲蒋伟朱文丽
- 关键词:孕期膳食叶酸新生儿脐带血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肥胖孕妇新生儿脐带血LPS、TLR4和m6A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2024年
-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肥胖孕妇新生儿脐带血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及N6-甲基腺苷(m6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其孕前BMI,分为对照组(BMI 18.5~24 kg/m 2)、观察组(BMI≥28 kg/m 2)。收集孕妇及新生儿临床信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新生儿脐带血LPS、TLR4与m6A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脐带血血清LPS、TLR4与血浆m6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孕前BMI、分娩时BMI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脐带血血清LPS、TLR4和血浆m6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脐带血血清LPS、TLR4与血浆m6A均呈正相关(r=0.562,0.555,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肥胖孕妇新生儿脐带血血清LPS、TLR4与血浆m6A水平均升高,且呈正相关,提示炎症可能通过调控甲基化水平参与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发生。
- 陈秋玲李铁平
- 关键词:脂多糖TOLL样受体4
- 宫内高血糖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炎症因子水平及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宫内高血糖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对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方法:1.以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产妇及所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产妇纳入标准:1.年龄...
- 陈晓玲
- 关键词:脐带血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 妊娠期合并症与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探究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合并症对新生儿脐带血气值的影响及新生儿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有妊娠期合并症的孕妇3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A组为分娩高危新生儿的孕妇127例和B组为分娩健康新生儿的孕妇189例;另选取同期C组为无妊娠期合并症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中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乳酸、剩余碱(BE)和新生儿Apgar评分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三组孕妇的年龄和分娩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患者年龄最大、分娩孕周最小。三组新生儿脐带血中PO2、乳酸、BE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数值是最低的,B组的表达水平大于A组,C组的血气值最高;A组孕妇的新生儿Apgar最低,三组孕妇新生儿Apgar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乳酸和Apgar评分在不同妊娠期并发症中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PO2值最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红蛋白和PCO2表达最高,BE表达值最低;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的PO2值表达降低,乳酸的含量最低;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表达最低。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出现合并症会对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有影响,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会导致孕妇身体代谢异常,胎盘的物质交换作用受阻,代谢物质堆积或减少,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 韦淑丽苏焯然钟丽云蓝家富李宁
- 关键词:孕妇妊娠期合并症高危新生儿
- 江苏射阳小型出生队列新生儿脐带血清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背景]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污染物,对人体具有多器官毒性作用。评估脐带血清中PFAS的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可为研究PFAS暴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目的]评估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暴露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09年建立的射阳小型出生队列中的母婴数据库和脐带血样本库,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孕期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检测1097份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的质量浓度(后称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脐带血清中PFAS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脐带血清中共检出38种PFAS,包括20种全氟羧酸类(PFCA)、14种全氟磺酸类(PFSA)和4种其他类型PFAS。有14种PFAS检出率在50%以上,其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壬酸(PFNA)、全氟辛酸(PFOA)、全氟癸酸(PFDA)和全氟十一烷酸(PFUdA)的检出率为99.18%~100.00%,PFOA和6∶2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6∶2 CI-PFESA)的中位浓度高于其他化合物,分别为3.76μg·L^(-1)和2.61μg·L^(-1)。脐带血清PFAS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r=0.0911~0.8429,P<0.05),其中PFHxS与全氟庚烷磺酸(PFHpS)(r=0.8429,P<0.05)、PFOS与PFHpS(r=0.7012,P<0.05)、PFUdA与全氟十二烷酸(PFDoA)(r=0.7875,P<0.05)之间呈强相关。PFCA类和PFSA类化合物在脐带血清中的占比分别为60.1%和38.4%。PFOA和6∶2 Cl-PFESA是脐血清中最主要的2种化合物,占比分别为37.8%和19.3%。脐血清中不同类型的PFAS浓度与孕期母亲的年龄、产次、受教育水平、孕周、职业等人口学信息的关联不尽相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脐带血清中8种PFAS(PFHxS、PFHpS、PFNA、PFOS、PFDA、PFUdA、PFDoA和6∶2 CI-PFESA)的浓度在年龄≥25岁的孕妇中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与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孕妇相比,
- 谭若男王铮张济明戴一鸣郭剑秋齐小娟齐小娟卢大胜常秀丽邬春华
- 关键词:脐带血清
相关作者
- 陈同辛

- 作品数:208被引量:90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儿童 患儿 脐带血 婴幼儿
- 孙兴国

- 作品数:187被引量:887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 个体化 取血 心力衰竭
- 李浩

- 作品数:44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心肺运动试验 取血 动脉血气 新生儿脐带血 功率
- 霍霞

- 作品数:213被引量:75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电子垃圾拆解 电子垃圾 细胞凋亡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新生儿
- 谭晓越

- 作品数:83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动脉血气 取血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