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8篇“ 新时期小说“的相关文章
- 论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文化融合与诗化审美创造
- 自1940年代起,汪曾祺学习接受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审美资源,最终于新时期选择了一条既能适应本民族审美习惯、又能涵盖世界性文化因素的小说诗化道路。如今探索汪曾祺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关键,在于建立起深厚的历史感,还原汪曾祺的...
- 刘盛男
- 关键词:现当代小说汪曾祺文化融合
- 论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横空出世”,呈现出主流文学之外的独特魅力。读者和批评家大多被其闲适美好、和谐诗意的文学风格深深吸引,往往忽视了其背后的悲剧色彩。直面悲剧、思考悲剧并非绝望的悲叹...
- 胡丽萍
- 关键词:汪曾祺新时期小说悲剧意蕴
- 新时期小说“现代性”的两种面相(1979-1989)
- 2024年
- “现代性”是新时期1979至1989年间的小说重要主题,小说中的火车、公交车等意象,既是人们对必然通达充盈的物质现代性的重要载体和信心的显现,也是小说家对“诗意远方”召唤的热烈回应,而对现代社会中“骨感现实”生活的描绘,则体现出小说家们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性”叙事的主要内容。新时期小说与时代社会构成互为镜像关系,时代生活中的浪漫理想与理性务实充分文本化,而小说作品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也成为形塑历史性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则是文本时代生活化的彰显,小说与现实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循环。
- 甘林全
-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
- 听觉叙事下新时期小说的人物塑造研究
- 2024年
- “视觉霸权”和“听觉钝化”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重新审视听觉的独特价值尤为必要。文章以新时期小说中的听觉叙事为考察对象,对音景、人物声音、叙述声音在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听觉叙事以其丰富的声音转换,赋予小说人物立体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意蕴,在视听失衡语境中,有利于重新唤醒人们的倾听意识,实现视听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 邢馨月
-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
- 自我与他者的嗅觉焦虑——以新时期小说为例
- 2024年
- 在新时期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下,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复苏与过渡特征,通过力求“仿真式”的描绘,深刻映射出现实生活中个体所面临的生存挑战与心理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作家以嗅觉书写的方式揭示了自我气味的独特性所带来的强烈心理焦虑、差异感引发个体对归属与认同的深刻反思。与此同时,文学向内转的风气使个体更加注重自我气味的归属感,他者气味侵入所引发的焦虑加剧了个体在差异认知上的敏锐度,确保自我与他者界限的清晰界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成为加剧差异焦虑的关键因素,面对快速变化的现代化生活,个体陷入心理调适的困境,而嗅觉上的不适感则成为这种心理焦虑的具象化表达。
- 王思佳张堂会
- 关键词:嗅觉焦虑新时期小说
- 历史记忆叙事研究的新收获——论《印痕与记忆:新时期小说论稿》的学术价值
- 2024年
- 《印痕与记忆:新时期小说论稿》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记忆切入新时期小说,不仅突出了历史记忆叙事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还为解读新时期小说提供了全新的面向与维度。本书从发生学和变迁史的角度,整体爬梳了新时期40余年来小说中的历史记忆,从文化视域考察中国当代作家历史记忆叙事的特点和价值,也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下洞见了中国作家历史记忆叙事的特征与缺憾。本文从“历史记忆书写的重要性”、“解读历史记忆小说的多重维度”和“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中国历史记忆叙事”三方面展开,论析了本书在历史记忆叙事研究领域中的新收获。
- 周彦杉
- 关键词:历史记忆新时期小说世界文学
- 告别崇高:论新时期小说文学中的皮肤病书写
- 2024年
- 皮肤病是西方现代派经常利用的创作资源,新时期小说作家将其吸收进文本创作中。在文学视域上,新时期小说文学通过“造物性”书写,利用皮肤病的病理机制深化了写实力度,摆脱了对崇高思维的局限。在哲学视域上,作家在皮肤病书写中构造了“自欺欺人”的患者形象,揭示出“癞头僧”般的心境,才能解决病患的认知危机。在伦理视域上,作家巧用皮肤病以进行道德审判。部分作家还利用皮肤病书写,控告世间对皮肤病患者的歧视与诬陷,其作品呈现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 高家鹏
- 关键词:宗教
- 威廉·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发生
- 2023年
- 新时期以来,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作家们的普遍关注,引发了“福克纳热”。从新时期作家对福克纳作品的接受来看,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与《我弥留之际》阅读面和接受度最高,其次是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文学中影响尤其深远。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对中国新时期“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发生起了催化作用。一方面,它激发了新时期作家的现代民族意识和寻根情结,对新时期“寻根小说”在本土经验的表达、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反思以及文化根性的揭示等层面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以“世界文学”的视镜激发了新时期作家的现代民族意识和寻根情结,使其认识到文学惟有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并对其优劣进行现代性的审视和反思才能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意识流表现手法以及多角度叙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福克纳文体风格,这对新时期小说的“文体革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内化为新时期小说多声部叙事结构范式,深化了新时期文学的主旨意蕴。基于中国文化和语境的视野和经验,中国新时期作家的主体性选择使其在对福克纳作品借鉴中存在着接受变异,创作出了兼具“中国气派”和“世界性元素”的文学佳作。
- 李萌羽张悦
-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中国新时期小说
- 权力凝视视域下新时期小说的“看”
- “看”既是一种行为动作,也是一种复杂的视觉关系,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看”这种行为高度评价和强烈认同。古希腊先贤们认为,视觉是在五官中最能够明显辨别事物之间差别的感官,视觉具有认知功能,是人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侯梦菲
-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
- 新时期小说苦难书写的人民性研究
- 苦难是文学重要的母题,由于特殊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新时期小说苦难叙事资源丰富,苦难书写成为热潮,并呈现出丰富、深刻、多重的特点,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在研究者们纷纷关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时,忽视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因...
- 江珊珊
- 关键词:当代小说人民性
相关作者
- 刘智跃

- 作品数:63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生命 精神分析学说 新时期小说 文艺理论 小说
- 张蓓

-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新时期小说 疯癫形象 疯癫 存在论视域 存在论
- 曾利君

- 作品数:44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时期小说 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 散文化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 易东生

-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
- 研究主题:新时期小说 死亡叙事 大学语文 思辨美 老年教育
- 王源

- 作品数:18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新时期小说 具象化 媒介融合 视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