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篇“ 新型政府“的相关文章
- 打通新型政府数据治理经脉
- 2024年
- 传统电子政务主要关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行政效率,而数字政府则更加注重对数据要素本身的系统化治理与利用。数字政府建设强调数据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敏捷化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等手段,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服务对象创造更大价值,推动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
- 关键词:数据共享数据价值服务型政府数据融合
- 加快构建协同高效的新型政府数据治理体系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政府数据治理面临着复杂性局面,数字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急剧上升。为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和隐私保护,在合规的前提下,亟须基于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数据治理,依托新兴技术,打通新型政府数据治理经脉,提高政府治理的精准性、有效性和责任性。
- 尹艳红
- 关键词:新兴技术有效性
- 新型政府服务中心用自助一体机
- 新型政府服务中心用自助一体机,包括具有主显示屏、副显示屏、盖章打印机、二维码扫描仪、社保读卡器、凭条打印机、指纹仪、身份证感应设备、高拍仪、电子签名板、文件存储抽屉、文具存放盒、双目摄像头、控制系统、电话机、外壳体的自助...
- 彭亚莉张洪梁海洋
- 创新型政府:中美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理论上,政府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损失,但实践中却充满争议。由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具有不同特征。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是通过衍生的“副产品”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则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充分实施产业政策,存在明确的商业目的。此外,美国政府较为注重创新制度建设,创新主体分工明确,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国政府则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且各部门分工较为模糊。当前,美国处于后领先阶段,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而中国处于后追赶阶段,创新政策处于由“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型的阶段,有许多关键技术被美方“卡脖子”。对比之下,中国仍需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从追赶阶段到领先阶段的跨越。
- 宋敏
- 关键词:政府企业经济发展
- “多轨制”新型政府会计体系的重构与耦合--基于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视角
- 2021年
- 政府会计体系是国家制度体系中重要的治理子系统,合适的制度安排和制度供给对深化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政府会计体系优化问题,提出过渡型社会需要构建由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生成的"多轨制"新型政府会计体系。在剖析政府会计体系演化形态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多轨制"新型政府会计体系运行机理,并试图探寻顶层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政府会计体系整合与优化提供分析框架。文章认为"多轨制"新型政府会计体系紧密契合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运用柔性的递进方式可以克服改革阻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三轨协调融合。
- 潘松剑谢佳倩苏钰岚曾雪玲
- 关键词:多轨制
- 新型政府-市场关系与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机制被引量:70
- 2021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形成了契合本土化特征的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其内涵包括强调党-政府-市场的三位一体框架、强调政府和市场两者的相互增强、强调政府内部和市场内部的结构特征。这种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区别于已有认识中的政府-市场两分框架和板块结合。作为中国经济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关键作用,新型政府-市场关系是通过理念引领、制度支撑、经济增长、分配调节等四重机制而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正是依靠这四重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有了很大进展。新时代我国要促使全体居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此就必须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府-市场关系,结合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对政府-市场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在夯实增长内生动力和提高成果分享程度的过程中促使共同富裕取得新成就。
- 高帆
-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科学与决策的协同:新型政府循证决策模式构建与逻辑延伸被引量:4
- 2021年
- 循证决策指的是遵循证据的决策,但循证决策已出现困境,为此,需构建科学与决策相协同的新型循证决策模式,促进科学证据与决策情境的有机结合。大数据既属于科学的一部分,又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情境,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政府循证决策即为一种新型模式。新型政府循证决策模式遵循着“数据—证据—政策”的基本逻辑。从数据到证据环节,政府要主动关注特定数据,以数据收集、收据分析、数据检验等过程生成有效证据;从证据到政策环节,政府要将科学证据与价值偏好、社会知识相融合,建立有效证据传导至公共决策的情境化过程,构建公共政策循证决策制度,促进有效证据嵌入公共政策监督,保障公共政策科学性。
- 高鹏飞高鹏飞
- 关键词:政府循证决策大数据
- 思政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新型政府公务员为目标被引量:1
- 2020年
- 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即新型政府建设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努力方向,新型政府建设需要合格的公务员。因具有主观优势、品质优势和学科背景优势等优势条件,思政专业培养新型政府公务员是可行的。新型政府公务员应具备共性素养和特性素养,共性素养包括共性基础素养和共性专业素养,特性素养包括法治素养和服务素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引,以新型政府公务员培养为目标,思政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通识教育打基础,学科交叉拓口径,专业分向塑特性,教习结合练能力",即"四位一体"模式。
- 王迎朝
- 关键词:思政专业新型政府公务员应用型人才
- 创新型政府建设中的体制改革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2018年
-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设创新型政府的根本,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围绕创新型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鼓励各区先行先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政府治理理念、政府履职方式、政府工作机制、政府管理方法和政府监督机制五个方面不断创新,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服务的创新型政府。
- 何良
- 关键词:创新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府建构的三重逻辑被引量:5
- 2018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建设的历史经验、当前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及现实任务,内含着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府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行动逻辑。厘清新时代我国政府建设的基本逻辑关系,一要深入解析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府的根本保障、历史使命、根本动力和现实任务;二要全面分析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府的价值遵循、价值要求、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路径;三要系统把握新时代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要求和关键点位。如果对上述三重逻辑缺少系统化理论思考,只是将政府建设视为一个操作层面的技术命题加以处之,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就难以得到长效发展。
- 陶立业刘桂芝
- 关键词:政府建设
相关作者
- 王洪增

- 作品数:8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新型政府 责任政府 执政能力 和谐社会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 周庆行

- 作品数:165被引量:643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残疾人 服务型政府 实证分析 社会保障 可持续发展
- 王锐

- 作品数:142被引量:1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 和谐社会
- 唐亚林

- 作品数:173被引量:1,769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政党 人民民主 全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
- 石曙光

-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企业型政府 依法行政 《行政许可法》 现代法治 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