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40篇“ 新医学“的相关文章
医学被引量:1
2019年
目前,尽管人类拥有了历史上最高明的诊疗手段,但是在面对复杂疾病时现有医学(老医学)依旧显得力不从心。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看清和解决疾病深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启动了伟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带来了海量的基因组数据和信息。而遗传检测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复杂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了福音;在遗传检测转向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遗传咨询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遗传咨询是联合人类基因组技术和人类遗传学知识,为患者开展遗传咨询、基因诊断、遗传病治疗等相关医学服务。遗传咨询师在医学遗传学与咨询方面进行过专业培训,能够对向其咨询有关遗传疾病和环境如何影响自己或家人等信息的患者提供指导和支持,并解读遗传检测结果。美国、加拿大等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遗传咨询体系,北美的遗传病发病率或出生缺陷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几年前这在我国还是“空白一片”。之前我提出了“医学”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等式:医学=老医学+(基因)组学+遗传咨询。这是带有革命性的一场医学理念的变换,对它的正确认识将会加速人类掌握使用解决健康问题的真正钥匙。
贺林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新医学
医学视角下边疆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2025年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公众对医疗从业人员提升医德和医风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医学背景下,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医患沟通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对医务人才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提出构建医科教育体系,强调医学与其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医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域性、民族性和文化差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践的现状,探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满足边疆地区特殊需求方面的作用与策略,旨在为边疆民族地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张立东王星孟永亮王丹冯晓莉李志军
关键词:新医学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践
医学》稿约
2025年
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69年,月刊,中文语种。本刊以各级医务人员及医学院校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设立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前沿探索、论著、综述等栏目,刊登内容立足医学前沿·智能医学·交叉融合,涵盖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理论、知识、诊疗为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所有文章均要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中英文摘要
病理性炎症的医学治疗
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与5‑ASA剂组合用于治疗由病理性炎症引起的疾病。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与5‑ASA剂的组合,以及此类组合的用途。包含此类组合的多组件药盒和药物组合物。...
G·赫德隆A·比约克
医学》稿约
2024年
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设立“述评”“综述”“研究论著”“综合病例研究”“医学技术”5个栏目,刊登内容涵盖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理论、知识、诊疗为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所有文章均要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研究论著中英文摘要
医学背景下医学形态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构想与实践
2024年
瞄准健康中国战略和医学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立了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形态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医学形态学课程描述性语言相对较多,相关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为弥补理论教学不足,实验教学不容忽视。形势下,医学形态学教学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构想与建设,显然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建设初期设想和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断教学反思,结合虚拟和现实资源,通过多资源融合、课程内容融合、信息化手段等措施,为努力打造内外兼修的医学形态学教学实验室开展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
刘晓庆胡媛萍计永胜焦轶张安莉
关键词:新医学医学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
基于医学模式中医气功在社区医疗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案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气功在现代社区医疗模式构建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构建中医气功社区医疗模式,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落到实处,从而为全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本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世界医学模式的演进梳理,表明“生...
赵张旸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中国更需要传统中医核心理念指引下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医学——关于中西医结合构建医学体系的理论思考与初步实践
2024年
多年来,在我国中医西医并重,合作共存,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政策层面,都已经是一个基本事实,当前党和国家更是在大力提倡并弘扬传统中医.既然中西医结合已经是事实,那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中西医结合.现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思考,提出中国更需要的是以中医为体的"拿来主义",是传统中医学核心理念指引下的中西医结合,或许也可以表述为传统中医核心理念指引下的中医现代化和中医的与时俱进——是经过扬弃的医学.中西医拥有各自的行医逻辑与技术特点,应理解其长短,争取优势互补.中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但同时也必须要实现现代化和与时俱进.实现中西医结合是分阶段、分层次的长期过程,同时需要国家扶持和制度保障.作为医生个体可从自己临床出发开始认识与实践中西医结合.就医学整体发展而言,则建议通过中西医结合实现所谓"中医现代化",包括用中医核心理念指导各种现代医疗手段的应用,更应包括行医制度、传承方式、交流方式、疗效评价方式、科研方式、公共卫生等医疗社会责任履行方式,以及医疗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融合.未来中医与西医的真正融合必然也同时是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乃至科学的涅槃重生.
王强秦宇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传统中医公共卫生
医学背景下耳科医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24年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学等也得到了快速和全面的发展,并迎来了智能医学时代;现代医学模式也实现了从传统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的跨越式发展与转变。在耳科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分科也越来越细化,首先是耳内科由耳科学细分出来,随后,耳外科也进一步细化,在一些大的三甲医院细分为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前庭外科等亚学科,这就要求耳科医师在掌握全面的耳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又要有一定的专科特长;同时,技术、发现层出不穷并不断应用于临床,以人工耳蜗和听觉脑干植入等为代表的一代耳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术机器人、影像导航精准诊疗体系、人工智能诊断体系的研发和应用,使得医学时代背景下耳科疾病的诊疗模式也随之转变,这也要求耳科医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三基”功底,又要掌握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且树立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并重的观念。由此,面对快速发展的医学时代,如何培养临床功底扎实、全面而又有专科特长的耳科医师,也逐渐成为一个的临床课题。
张秋静王秋菊韩东一
关键词:耳神经外科耳科疾病影像导航耳科学亚学科
中国更需要传统中医核心理念指引下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医学——关于中西医结合构建医学体系的理论思考与初步实践
多年来,在我国中医西医并重,合作共存,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政策层面,都已经是一个基本事实,当前党和国家更是在大力提倡弘扬传统中医。既然中西医结合已经是事实,那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中西医结合。本文从临床医师的角度...
王强秦宇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中医西化

相关作者

周立华
作品数:127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艾滋病 腹泻 经络实质 中医 高血压病
王桂茹
作品数:65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公务员 代谢综合征 省直机关 老年人 小学生
刘谦
作品数:20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 标记物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靶点 制剂
王秋菊
作品数:512被引量:2,433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听神经病 基因 突变 耳聋患者 SLC26A4
贺林
作品数:164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试剂盒 基因 药物基因组学 电缆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