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43篇“ 新农民“的相关文章
- 聚焦短板:培育“新农民”还需多方发力
- 2024年
- 培育高素质农民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又是广大农民朋友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云南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在云岭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然而,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还存在投入与需求有差距、培训内容有待扩容等问题,尚需多方发力解决。
- 刘宇(文/图)
- 关键词:短板
- 新农村的新农民
- 2024年
- 杨瑞庆(词/曲)
- 数字视域下新农民培养策略研究
- 2024年
-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数字化带来新局面、新机遇和新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农村新农民培养还比较滞后,普遍存在数字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通过数字赋能提高基层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培养新时代农业农村新农民,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和加速农业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作勇
-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新农民
-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中“新农民”形象建构研究
-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 姜浩冉
- 关键词:新农民
- 《啊,拓荒者!》中的新农民书写与国族共同体构建
- 2024年
- 美国作家薇拉·凯瑟立足美国农业革命和第三次移民浪潮的社会历史语境,在《啊,拓荒者!》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兼具商人和移民双重身份的新农民形象亚历山德拉,表现出她通过新农民书写积极参与构建国族共同体的创作取向。一方面,凯瑟对亚历山德拉商人农民身份的描摹顺应了美国政府借助农业改革重划国家疆域、重构国族身份的政治意图;另一方面,作家对亚历山德拉移民农民身份的精心刻画透露出她消解移民浪潮引发认同危机的文化图谋。本文对凯瑟新农民书写的探讨丰富了亚历山德拉作为经典拓荒者的政治、文化内涵,否定了那些认为凯瑟“远离工业文明”的传统论调,强调了该作品是凯瑟以“古老的农村方式”参与构建国族政治、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文学实践。
- 聂庆娟
- 从兔场走出的新农民
- 2024年
- 2023年,综艺节目《种地吧》的爆火,让年轻人对农民在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有了直观感受。看着一群90后、00后少年在田间忙碌,从种植、养殖农业“小白”成为独当一面的农技能手,很多人在感慨少年成长之迅速的同时,也从中学到不少农业知识。
- 杜奕彤
- 关键词:农业知识综艺节目90后农民农技
- 科技引领新农民现代农业创业路
- 2024年
- 王喜奎,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第22期培训班学员。王喜奎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经营多年,有多年的农业生产种植及管理经验。现任沈阳市喜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阳市喜奎红枫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沈阳喜奎农产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
- 关键词:农业创业农业种植业培训班学员种植专业合作社
- 乡土中国的文化审视与命运忧思——评张丽军《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
- 2024年
-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最发达的一个题材创作类型,乡土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这些研究来看,大致也显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乡村生活经验--这和乡土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有些类似;第二,这些研究多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出发,采用的也多是比较传统的社会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第三,这些研究一般都渗透着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张丽军的《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同样也是如此。
- 李勇席新蕾
-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文化审视悲悯情怀乡土中国
- 新农民教育与技能培训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2024年
- 针对新农民在经济领域开展教育与培训,不仅提高了新农民农业生产及管理流程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平衡,而且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层面上,这些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了性别平等,增强了青年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进而推动了乡村社区的和谐与稳定。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提升农民的环保观念并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 何丽娟周华
-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农村可持续发展环保观念乡村社区社会层面
-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农民形象建构的统战价值
- 2023年
- 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农民是巩固政权、维护统一战线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构了新农民形象,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旧农民”向“新农民”的转变。新农民形象的建构,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为依托,以《人民日报》等媒介为载体,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农民对社会主义新政权的认同,极大地促进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农民形象的建构对新时代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何燕青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形象统一战线
相关作者
- 张子睿

- 作品数:42被引量:9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 研究主题:新农村 农林院校 新农民 青年中心 选修课
- 刘东杰

- 作品数:208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安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政策 公共 多中心治理 公共性 社会管理
- 张华

- 作品数:112被引量:3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年 共青团 青少年 中国青年 城市青年
- 程漱兰

- 作品数:65被引量:4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合作医疗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 世界发展报告 政府
- 陈爱玉

- 作品数:23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列宁 新农民 农村文化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国家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