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断蒂时间“的相关文章
- 不同断蒂时间下肌皮瓣的血运重建情况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以前期建立的兔背阔肌肌皮瓣带蒂移植模型,探索肌皮瓣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运重建情况,确定肌皮瓣移植后最佳断蒂时间。方法:采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一期复制背阔肌肌皮瓣带蒂移植模型,二期行断蒂术并按断蒂时间不同分为2w组、3w组、4w组和5w组,每组5只。术后7d进行取材,观察各组肌皮瓣的大体存活情况、肌纤维及微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各组间皮瓣平均存活率5w>4w>3w>2w,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纤维的形态及微血管计数结果与肌皮瓣存活率相符。结论:肌皮瓣带蒂移植血运重建直至完全建立可能需要5w,推断其最佳断蒂时间是移植术后5w。
- 张娟张栋梁裴蛟淼陈琳余州宋保强
-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带蒂移植血运重建断蒂时间存活率
- 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不同断蒂时间的疗效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在实施带蒂皮瓣手术治疗手外伤受损时不同断蒂时间对于患者疾病康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入该院治疗的需进行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断蒂时间为3周,观察组断蒂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断蒂时间对于手部软组织损伤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皮瓣存活率为96.43%,对照组56例患者皮瓣存活率为94.64%,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32,P>0.05)。两组患者皮瓣色泽、毛细血管反应以及针刺出血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蒂部皮瓣移植术不同的断蒂时间对于疾病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但是断蒂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 姚烈辉
- 关键词:断蒂时间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不同断蒂时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不同断蒂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给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根据术后断蒂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将术后2周断蒂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3周断蒂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和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2.50%、97.50%,与对照组的78.57%、97.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术后色泽、毛细血管反应以及针刺皮瓣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但在术后2周断蒂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有临床推广价值。
- 柯淼黄粹业
-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腹部带蒂皮瓣
- 蒂部分期分段夹持法对皮瓣断蒂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蒂部分期分段夹持法对皮瓣断蒂时间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腹部随意带蒂皮瓣,采用蒂部分期分段夹持法逐步减少蒂部血流,分别在7、8、9、10、11、12 d完全断蒂,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血管密度。结果各组断蒂皮瓣外观、存活率及血管密度均存在差异(P<0.01),随着断蒂时间延长,皮瓣血管密度增高、存活率提高,而10 d与11 d、12 d组间皮瓣存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蒂部分期分段夹持法10 d为最佳断蒂时机。
- 杨春燕钟春强许逢明黄靓吴泽勇
- 关键词:带蒂皮瓣血管密度
- 舒血宁缩短腹部皮瓣断蒂时间及改善皮瓣血运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应用舒血宁静脉滴注改善皮瓣血运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外伤后四肢创面行腹部皮瓣创面修复的64例患者,伤前均无明显的全身疾患及血管病变等.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比较.观察两组皮瓣成活率,毛细血管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检测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体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后2周断蒂,对照组术后3.7周断蒂;断蒂后治疗组3d内皮瓣毛细血管反应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6.25%、术后1周皮瓣边缘坏死率3.13%均低于对照组(40.63%、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6.8%,71.8%,治疗组好于对照组(x2=7.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体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4.31±0.72)、(10.11±1.25)、(1.21±0.13) mPa.s、(2.14±0.16) g/L、(22.64±5.34) mm/1 h]低于对照组[(5.87±1.16)、(12.37±1.82)、(3.14±0.37) mPa.s、(3.13±0.24) g/L、(39.27±5.46) mm/1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6、5.79、27.83、19.41、12.32,P均<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改善皮瓣血运,缩短腹部皮瓣断蒂时间.
- 李芳张俊华吕建民孙雪生王朝亮
- 关键词:舒血宁创面修复腹部皮瓣皮瓣血运
- 蒂部分段结扎法对缩短皮瓣断蒂时间的动物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蒂部分段结扎法缩短皮瓣断蒂时间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带蒂皮瓣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采用蒂部分段结扎法逐步减少蒂部血流,分别在3天、6天、9天、12天完全断蒂,观察皮瓣的存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并作统计分析。结果:3天、6天、9天断蒂的大鼠皮瓣,其皮瓣外观、存活率及血管密度均存在差异(P<0.05),即随着断蒂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密度增高,皮瓣存活率提高,而9天组与12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蒂部分段结扎法能缩短皮瓣断蒂时间,9天为该方法断蒂的较好时机,既有利于皮瓣血流循环的充分建立,又能保证皮瓣存活。
- 李小芳郑楚发邓婷婷吴泽勇
- 关键词:断蒂时间提前断蒂
- 应用bFGF结合早期皮瓣夹压训练对断蒂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在临床工作时常有一些损伤、畸形等需要用带蒂皮瓣修复,以往断蒂时间多在3周左右。2005年开始,我们对9例带蒂皮瓣术中应用bFGF,术后早期皮瓣夹压训练提早了断蒂时间,皮瓣全部成活良好。
- 李红卫冯世海赵永健谢宇钢刘群
- 关键词:带蒂皮瓣修复断蒂时间BFGF术后早期
- 补阳还五汤促进带蒂皮瓣血供建立及断蒂时间的研究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带蒂皮瓣血流量的影响及断蒂时间的机制和方法。方法:取新西兰家兔20只,雌雄不限,体重2.0-3.0kg,动物随机分组。皮瓣形成手术方法家兔俯卧位固定,常规消毒,在1%盐酸利多卡因局麻下,于背部中三分...
- 任宝邵新中李建峰王清涛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血流量断蒂时间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皮瓣断蒂时间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任意皮瓣断蒂时间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SD大鼠背部3cm×7.5cm单蒂任意皮瓣为模型,皮下局部注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后,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断蒂时间皮瓣成活率的测定、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组织学检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手段来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皮瓣断蒂时间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结果:局部应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后,皮瓣断蒂时间由7d缩短为5d;组织学检查发现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皮瓣毛细血管新生;生理盐水组微血管密度中1/3段为(26.83±1.96)个/cm2,远1/3段为(26.96±2.11)个/cm2,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30.99±1.93)个/cm2,远1/3段为(36.11±2.32)个/cm2,表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加皮瓣中远段微血管密度。生理盐水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中1/3段为(22.2±3.5)个,远1/3段为(18.4±4.5)个,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30.8±3.2)个,远1/3段为(33.2±5.1)个,表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加皮瓣中远段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大鼠任意皮瓣早期断蒂,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再生及通过增强另一血管生成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间接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 刘英鲁继增张松林梁建平郭万厚赵辉郭尚琴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内皮生长因子外科皮瓣
- 热应激预处理缩短皮管断蒂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皮管的保护作用以及缩短皮管断蒂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Labrador犬为实验对象建立动物模型,行双侧下腹部皮管成形术,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进行自身对照,术后用红外线热疗仪对实验侧皮管局部加温进行热应激预处理,再分别延迟0 h、24 h、48 h、72 h、1周、2周皮管断蒂,对照侧皮管未经热应激预处理直接断蒂,每一时间段组各4只动物,断蒂7 d后观测比较两侧皮管存活情况,并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两侧皮管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protein 70,HSP70)的相应动态变化。结果:实验侧皮管组织内HSP70表达阳性,以热应激预处理后延迟24 h及48 h断蒂皮管的表达最强,对照侧则均呈阴性;24 h、48 h、72 h、1周和2周各时段,热应激预处理侧(实验侧)的皮管存活率大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对皮管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皮管断蒂以后的存活率,缩短皮管断蒂时间,其机制可能与热应激预处理后皮管HSP70的诱导合成有关。
- 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江华袁湘斌赵耀忠朱晓海
- 关键词:热应激预处理热休克蛋白70
相关作者
- 刘群

- 作品数:225被引量:6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吸入性损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皮瓣修复 烧伤创面
- 郭树忠

- 作品数:663被引量:3,359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 瘢痕 整形外科 成纤维细胞 增生性瘢痕
- 郑少萍

- 作品数:4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 断蒂时间 整形外科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硫糖铝
- 李红卫

- 作品数:32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大鼠肠黏膜 严重烧伤 二裂菌属 烧伤
- 赵永健

- 作品数:81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皮瓣修复 烧伤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