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0篇“ 断层系统“的相关文章
- 一种走滑断层系统模拟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走滑断层系统模拟装置,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撑台面、并列设置在支撑台面上的若干有机玻璃棒,所述机玻璃棒前后两侧设置有纵向约束组件,所述有机玻璃棒前后测设置有横向约束组件,纵向约束组件...
- 梁瀚冉崎张本健易海永张宇生雷程张晨张旋
-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系统的高精密测量技术研究
- 吕肖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被引量:1
- 2023年
- 川滇地区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运动影响地震频发,是开展地震研究的理想实验场。为实现基于几何模型的三维断层系统有限元模型快速构建,本文以川滇地区断层系统的主要断层几何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①改进了推进波前法,使其能够基于几何模型生成三维曲面的三角形网格,并自动识别需要局部加密的区域以及进行网格加密。②提出了交叉断层的交叉线识别算法,根据非参数曲面间的空间几何关系识别不同面(包括断层面与研究区域边界)之间的相交线。③完善了三维断层系统有限元计算网格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对原始断层几何模型进行延长、连接等操作,使其能在几何上代表断层真实形状;将研究区域外边界与内部断层面整合,并识别它们之间的交叉线;以交叉线为约束,使用改进的推进波前法对断层面进行网格重划分,修复网格拓扑关系和提高网格质量;最后,以断层面新生成的三角形面网格为约束,自动生成含断层的四面体计算网格模型。(4)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构建了川滇地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该区域地震动力学过程奠定了计算网格模型基础。
- 张熔鑫邢会林舒涛刘骏标郭志伟郭志伟谭玉阳
- 关键词:断层系统有限元网格生成推进波前法
- 基于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银川盆地下方正断层系统三维壳幔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2
- 2023年
- 贺兰山-银川盆地构造带分布有一系列平行的正断层,历史上发生过8.0级强震,这种在大陆内部具备8级以上发震能力的正断层系统是非常罕见的.为深刻认识这一构造系统的精细结构特征,在该构造系统附近布设了104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同时收集周边固定台站和其他流动台站资料,通过对206个台站的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研究,获得了构造区下方高精度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银川盆地内部以四条断裂为界呈现典型的“堑中堑”盆地特征;通过对正断层系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在盆地南侧发现一个沉积层厚度变化显著、地震分布集中的条带,推测为正断层系统的南部边界.贺兰山与银川盆地交界两侧,存在地壳厚度差异和壳内速度结构分异现象,而交界处在上地幔呈现低速带,这可能与构造带位于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之间有关.银川-平罗8.0级主震发生在银川盆地下方四条断裂交汇部位,位于盆山交界高低速分异部位偏高速区一侧,盆山交界下方的上地幔低速异常体可能促进了地震成核.综合地质钻探证据、微震活动性、区域应力场和本文速度模型,推测贺兰山东麓断裂带是1739年银川-平罗8.0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
- 王未来蔡光耀来贵娟曾宪伟包晶晶张龙宿君陈明飞
- 关键词:银川盆地接收函数面波层析成像
- 西太平洋俯冲板块正断层系统与动力学特征
- 2023年
- 俯冲带是地球上最大地震的发源地。俯冲板块正断层为海水进入上地幔,引起蛇纹石化提供通道,其地震可能引发大海啸。研究其动力学机制,对推动俯冲带动力学过程研究及保护人类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西太平洋汤加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和日本海沟俯冲板块外缘隆起带到海沟附近的正断层分布与变形特征,定量化阐明了地球动力学模拟方法揭示的西太平洋俯冲板块正断层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汤加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的正断层平均断距最大;俯冲板片有效弹性厚度变化直接影响正断层形成区域,而有效弹性厚度与板块年龄相关性较大。本文系统性回顾了西太平洋俯冲动力学研究并且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启示。
- 王悠昆周志远林间张帆
- 关键词:俯冲带正断层地球动力学西太平洋
- 断层系统摩擦动力学行为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绝大多数大地震发生在先存断层构造上,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断层摩擦失稳行为.研究断层上的摩擦动力学行为对地震数值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地震断层动力学行为,首先回顾了断层摩擦动力学有限元模拟相关的进展,尤其是有限元模拟过程中断层摩擦行为的处理方法,重点分析比较了不同时间积分方案在有限元模拟计算中的差异,探讨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模拟断层摩擦失稳非线性的收敛性等难题.考虑到相关差异及问题,本文主要简明介绍了基于R-minimum策略自适应地控制时间步长方案及其有限元计算算法和相关软件,其兼顾了静态隐式与动态显式的优点,将不稳定的隐式迭代计算转变为显式计算;同时利用库仑摩擦定律及速率和状态相关的摩擦本构方程,通过节点-点任意接触单元模拟变形体之间的三维非线性接触摩擦动力学行为,并小结了相关的成功应用实例.此外,为了构建刻画复杂断层形态的有限元网格模型,本文在总结了相关有限元网格生成算法基础上,举例说明了我们最近发展的基于图像的复杂断层约束下非连续四边形和六面体网格的生成方法.最后以此为例,对生成的复杂断层系统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邢会林郭志伟郭志伟张熔鑫刘骏标姚琪
- 关键词:断层系统网格生成地震动力学
- 一种多子断层系统多尺度失稳过程的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子断层系统多尺度失稳过程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加载系统、横板、断层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加载系统模拟断层系统外的围岩以及断层系统外的弹性储能环境;横板将加载系统施加的力传递给断层系统;断层...
- 郝圣旺田冀锋王立伟
- 文献传递
- 计算机断层系统的造影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算机断层系统的造影方法,包括:控制计算机断层系统接受描述操作以设定描述数据;于分别对应不同的模板数据的多个造影参数集中选择符合的造影参数集,其中各造影参数集用于最大化符合各模板数据的3D造影数据的对比信噪...
- 陈思妤李致贤杨文傑李芳菁
- 文献传递
- 川滇试验场断层系统三维计算用网格模型构建
- 地震预测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的世界性难题。地震被广泛认为是断层系统的一种摩擦失稳行为。利用摩擦接触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是研究地震动力学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的川滇地区经历了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构造活动,是研究断...
- 张熔鑫
- 关键词:断层系统网格模型
- 弯折断层系统上超剪切破裂传播的产生条件被引量:2
- 2021年
- 断层的破裂速度是描述地震震源过程的重要物理量.如果震源破裂的传播速度超过剪切波速,将会对地震波场产生影响,造成更大的破坏性.超剪切破裂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断层的几何形状是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弯折断层的情况,采用三维空间非结构化网格的边界积分方法计算参数空间中的破裂相图,从中分析超剪切破裂的产生条件.以15°、25°和40°为例,得到了不同断层弯折角度的破裂相图.在本文的初始应力设置下,通过对不同的无量纲化临界滑动弱化位移Dc和初始剪应力Te参数组合的结果进行交叉对比发现,对于弯折面处于压缩区的断层模型,不可持续传播的自发停止破裂的发生条件与弯折角无关.而对于可持续传播破裂,其在平面断层的传播速度也不受弯折角影响;在弯折部分,随弯折角度增大,破裂传播速度越小,正应力越大,破裂强度越大,破裂越难以越过弯折交界线继续传播(如40°).对比三个不同弯折角的相图,弯折角越小,越容易发生超剪切破裂,即发生超剪切的参数空间越大.同时,随着初始剪应力的增大,超剪切不仅可以发生在弯折面上,甚至在平面部分就可以发生.总体而言,Dc较小、Te较大时,破裂传播速度更大,更容易形成超剪切破裂.另外,因克服弯折交界处的正应力而产生的错位延迟效应也与弯折角度正相关.
- 郑玲珑钱峰张海明
- 关键词:边界积分方程相图
相关作者
- 王学滨

- 作品数:284被引量:1,107H指数:21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剪切带 应变局部化 岩样 梯度塑性理论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 查明

- 作品数:331被引量:3,787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东营凹陷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烃源岩
- 马冰

- 作品数:38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应变率 数值模拟 巷道围岩 应变率场 断层
- 何书

- 作品数:49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稳定性 下向进路 原地浸矿 边坡 地质工程专业
- 薛革

-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活动 地震危险区 断层系统 波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