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 篇“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的相关文章
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鉴定及其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调查 2025年 为了解阿克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携带SFGR情况,共采集硬蜱192只,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不同种类硬蜱携带SFGR情况。在硬蜱核酸中检测到SFGR的阳性率为38.54%,共检出3种SFGR,分别是在图兰扇头蜱中检测到的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 、马赛立克次体 以及在亚洲璃眼蜱中检测到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在小亚璃眼蜱中未检测到SFGR。说明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带硬蜱普遍携带SFGR,应该加强对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治工作。 李佳 段真真 俞进 马爱军 巴音查汗·盖力克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一种检测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的S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检测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的S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所述SLAMP引物组为针对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的保守区片段扩增的引物组,引物对R‑SF/R‑SR;R‑S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李祥 毛瑞 虞桦新疆蜱类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的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新疆蜱类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情况进行调查,为新疆地区蜱媒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使用家畜体 表法和布旗法采集蜱类,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立克次体 外膜蛋白A(ompA)基因片段。结果使用家畜体 表采集法和布旗法共采集7105只成年蜱样本,经形态学鉴定共7属12种。其中,3650只(51.4%)进行外膜蛋白A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立克次体 核酸,共检测出8种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从和硕、尉犁、玛纳斯和霍城地区采集的扇头蜱Rhipicephalus、璃眼蜱Hyalomma和血蜱Haemaphysalis中均检测出Candidatus R.barbariae立克次体 、从和硕、尉犁、玛纳斯地区采集的扇头蜱Rhipicephalus和璃眼蜱Hyalomma中均检测出康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conorii;从玛纳斯地区采集的图兰扇头蜱R.turanicus中检测出马赛立克次体 R.massiliae;从各地区采集的革蜱中均检测出饶氏立克次体 R.raoultii,其在新疆范围内分布较广;从哈巴河地区采集的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中检测出斯洛伐克立克次体 R.slovaca;从乌鲁木齐地区采集的亚洲璃眼蜱Hy.asiaticum中检测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蒙古株R.sibirica mongolotimonae;从哈巴河地区采集的嗜群 血蜱Hae.concinna中检测出黑龙江立克次体 R.heilongjiangensis;从博乐地区采集的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中检测出Candidatus R.tarasevichiae立克次体 。结论新疆地区广泛分布多种蜱类,携带多种蜱传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可能对人群 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孙响 施雪伟 张桂林 郑重 李海龙 董路宁 罗钰洋光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 广西凤山县野鼠感染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野鼠感染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的状况,了解其在当地流行的种类。方法用鼠笼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捕捉野鼠,根据形态学特征与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鼠种鉴定。解剖动物后取其脾脏组织提取总DNA样本,采用半巢氏PCR从样本中扩增立克次体 外膜蛋白A(ompA),检测野鼠携带的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对扩得DNA片段测序,并对获得的DNA序列进行同源性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捕获7种105只野鼠,除青毛鼠之外,从板齿鼠、小泡巨鼠、卡氏小鼠、锡金小鼠、黑缘齿鼠和罗赛鼠中检测到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总阳性率为23.8%。基于ompA基因序列分析,检测到的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为敬信立克次体 、饶氏立克次体 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的野鼠携带3种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为斑点 热 的自然疫源地。因此应加强当地的蜱传立克次体 病的监测与防控。 陈斯斯 王芳妮 徐泽云 菅蕊 薛晶 郭文平关键词:啮齿动物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牛羊体 表蜱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调查 2024年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牛羊体 表蜱携带斑点 热 群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立克次体 情况进行调查。[方法]从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n=344)、温宿县(n=93)、沙雅县(n=98)、乌什县(n=39)随机采集牛羊体 表蜱574只,以立克次体 外膜蛋白B基因(ompB)和细胞表面抗原1基因(sca1)为靶基因,运用PCR方法检测立克次体 携带情况,确定所属的SFGR基因型。选择2个基因的强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录的相关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4个县(市)蜱的立克次体 感染率差异。[结果]对牛羊体 表蜱携带的立克次体 进行检测,发现存在3种SFGR基因型,分别为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 (Candidatus Rickettisa barbariae)、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Rickettisa sibirica)、马赛立克次体 (Rickettisa massiliae)。蜱样本中立克次体 的总体 阳性率为15.16%(87/574),温宿县的立克次体 阳性率最高,为23.66%(22/93)。在检出的3种SFGR基因型中,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 为优势种(Dr=44.83%,39/87)。4个县(市)蜱的立克次体 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χ2=15.834)。[结论]阿克苏地区是蜱及立克次体 流行区,建议加强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 马爱军 李佳 金敏 金依璇 刘诗语 刘凯强 刘燕 甘露 巴音查汗·盖力克关键词:立克次体 斑点热群 基因型 四川省雷波县山羊和绵羊体 表寄生蜱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与无形体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024年 旨在了解四川省雷波县山羊和绵羊源寄生蜱种类及其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和无形体 (Anaplasmataceae)的流行情况。采集山羊和绵羊源寄生蜱,先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然后提取蜱总DNA,分别扩增蜱ITS-2、立克次体 gltA和ompA与无形体 16S rRNA和rpoB的部分基因片段,并对所有PCR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并构建遗传进化树,以确定蜱种类及其感染SFGR和无形体 的情况。共采集到353只山羊和绵羊体 表寄生蜱,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SFGR总感染率为22.66%(80/353),仅检出1个种类R.raoultii,与西藏报道的银盾革蜱上分离的R.raoultii(JQ792163)亲缘关系最近。无形体 总感染率为87.82%(310/353),共检出6种无形体 和2种埃立克 体 ,分别为A.bovis、A.capra、A.marginale、Anaplasma cf.marginale、Candidatus A.mediterraneum、Anaplasma sp.、Ehrichia chaffeensis和Ehrichia sp。部分长角血蜱存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7.37%(26/353)。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可能是当地的优势蜱种,SFGR和无形体 的感染率较高,今后应加强上述蜱传病原的监测。 吉克日洪 向阳 陈虹汐 袁东波 尹念春 郝力力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无形体 分子检测 我国西部地区蜱类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现状 被引量:1 2023年 近几十年来,蜱传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SFGR)被认为是重要的蜱传病原体 。伴随着全球一体 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多次 发现蜱传新发再发病原体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地区蜱虫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蜱传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信息。 叶晓磊 谭伟龙 石清明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四种蜱传斑点 热 组立克次体 的分布预测 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贸易的蓬勃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加,蜱传疾病将扩大其地理范围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其中斑点 热 组立克次体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媒介蜱中,... 李昕四川省炉霍县牦牛源蜱传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和无形体 分子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炉霍县牦牛体 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和无形体 的感染情况。【方法】在炉霍县6个乡采集牦牛体 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蜱ITS⁃2、SFGR OmpB和无形体 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及构建进化树,从而确定蜱的种类及其SFGR和无形体 的感染情况。【结果】在820份蜱样本中,只包含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us,29/820)和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791/820)。总共有408份蜱样本被检出SFGR,只检出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 1种SFGR,总感染率为49.8%(408/820)。本次 调查的6个乡均检出SFGR,不同乡之间SFGR感染率的差异极显著(χ^(2)=111.524,P=0.000<0.01)。青海血蜱和微小扇头蜱的SFGR感染率分别为44.8%(13/29)和49.9%(395/791),差异不显著(χ^(2)=0.292,P=0.589>0.5)。有5个乡检出无形体 ,共检出Anaplasma bovis、A.marginale、A.platys和A.phagocytophilum 4种无形体 ,总感染率为30.9%(253/820),不同乡之间蜱样本无形体 感染率差异极显著(χ^(2)=139.825,P=0.000<0.01)。青海血蜱和微小扇头蜱的无形体 感染率分别为6.9%(2/29)和31.7%(251/791),差异极显著(χ^(2)=8.087,P=0.004<0.01)。SFGR与无形体 混合感染率为18.8%(154/820)。【结论】炉霍县存在青海血蜱和微小扇头蜱,还携带SFGR和多种无形体 ,应做好当地蜱传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和无形体 的防治工作。 刘鑫 向阳 央金措 秦保亮 肖晨冬 潘瑶 袁东波 郝力力关键词:牦牛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无形体 贵州省部分地区蜱和宿主动物携带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和伯氏疏螺旋体 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鉴定,对贵州山区蜱及携带病原体 情况展开研究,了解贵州蜱传斑点 热 群 立克次体 和伯氏疏螺旋体 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掌握媒介蜱和宿主动物蜱传病原体 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布,为当地蜱传疾病防治提供科... 孟娇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伯氏疏螺旋体 宿主动物
相关作者
张健之 作品数:51 被引量:99 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 斑点热 流行病学 立克次体病 范明远 作品数:75 被引量:279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立克次体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斑点热 立克次体病 斑点热群 毕德增 作品数:46 被引量:103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 斑点热 斑点热群 流行病学 陈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45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斑点热 立克次体 斑点热群 分子流行病学 黄海楠 作品数:79 被引量:216 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伯氏疏螺旋体 NA-1 林区 鹅副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