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2篇“ 文明价值“的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价值研究
2025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含着深厚的生态理念,具有的重要生态文明价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认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坚持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生态难题,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王海霞王艳萍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掘农耕文明价值 讲好文化振兴故事
2025年
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中,农民日报坚持全过程策划、全平台发力、全报社协同,以理论言论彰显思想力,以深度报道凸显引领力,以融煤创新提升传播力,有力提升乡村文化报道的分量和质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舆论支撑,为赓续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毛晓雅
关键词:农耕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价值与世界意义被引量:3
2024年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的现代政党政治文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文明本体之间存在互促互进的深层次关系,展现了丰富的文明本体价值。它不仅塑造了人类政治制度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政治制度基础,并传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路向、主体结构及其文明特质,建构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精神和社会秩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破解人类文明悖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方式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政党制度支撑,促进消除了中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走向全面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从消除现代文明危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作出了独特贡献,为破解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及文明形态内部的系统性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不仅提供了消除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政党的智慧和方案。
刘志礼魏梓桐
关键词:文明价值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价值
2024年
近代以来,现代化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定。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意义也具有文明价值。从文明价值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符合并诠释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当前人类文明发展变革的现实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价值主要表现为:增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理念、引领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变革、破解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难题。
李成李成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与文明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要动力源泉和价值导向,以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有效借鉴,构成了中国...
赵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文明价值
生态文明价值观视角下长治市农业生态效率研究
2024年
基于生态文明价值观视角,以长治市2012—2021年间各县区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DEA法中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长治市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并使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此十年间长治市农业生态效率均值处于较低水平,随时间变化有所改善;存在各县区间效率值差异明显,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政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投入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调整财政政策等建议,以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陈凯钰王闰平
关键词:非期望产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古滇文明价值探析
2024年
云南古滇国文化是西南地区的重要早期文明之一,其从先秦至秦汉的演进过程反映了其与周边及中原内地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实。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古滇国文明史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规律,揭示了统一多民族中国史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同构性规律,展现了大一统政治秩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和思想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凝聚效应等历史启示,是新时代讲好西南边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故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逻辑由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的区域性史证案例。
薛昊陶佳娜贾莉莉
关键词:古滇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生态文明价值体系中开展大学生“双碳”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4年
现阶段,党和国家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党和国家的全力推动下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双碳”目标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是我国坚定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表现,也是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步。本文立足“双碳”视角,通过引入国内外能源研究进展,立足于低碳能源、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探索对大学生“双碳”教育的新思路,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其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理解,深刻理解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为“双碳”目标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
李洋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实践及其中国立场的文明价值观观照被引量:1
2024年
“文化现代性”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直面的理论境遇、必须认真对待的知识论意义上重要而直接的文化资源。文化现代性以强制的方式进入中国精神文化内里,中国文化在被动、不情愿中经历了现代性的深刻规制和全面洗礼,但在一定程度也获得了“现代性”的新品质,获得了在观照世界、自我反省中建构自主性的无限可能。在此意义上“现代性”因素无疑是民族文化自我丰富的肯定性成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要不自外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对此有充分性觉识。受启蒙现代性理念和西方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外在性规制,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程中,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文化主体性遭遇多重冲击,陷入非自信、非自主、被挫败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对自身历史传统、文化、文明、制度以及价值观等产生怀疑,文化主体性被边缘化了。立足文化现代性辩证重建的视野和文明价值本位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文化实践新类型、文明辩证法新逻辑、人类精神生活的典范性创制和超越性智慧。身处“世界中国化”以及“中国世界化”复杂交错融通的场域中,“文化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形象”塑造的这一更为根本、更具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其所遭遇的文化现代性挑战和价值难题,既有全球性的普遍特质,更有中国现实的典型表征。
袁祖社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研究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青年力量、先锋力量,培育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安宁片区的几所职业院校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让其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汇聚青春力量。
李旺秀章宗阳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高职学生

相关作者

沈望舒
作品数:176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文化 首都文化 文化经济 中国文化产业
赵峥
作品数:58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城市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更新 共同富裕 疫情防控
刘利珍
作品数:41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社区教育 法律 质证权 互联网 食品安全
张长林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档案局
研究主题:文明价值 社会发展史 档案完整 档案寿命 档案工作者
辛鸣
作品数:173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