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20篇“ 文学传统“的相关文章
- “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历程
- 2025年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正合中国现代文学回顾其曾走过的75年研究历程。历经一代代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艰辛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展现出丰富而多维的面向。而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或许体现在对“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对现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研究范式和话语形态的凝练。本文试图围绕研究界对“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与阐释,聚焦若干具体相关议题,借此管窥75年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吴晓东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
- 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对于先锋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哥特与先锋文学二者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缘性,是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创作理念的文学流派,它们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形式改变和时代变迁的必然。作为有着鲜明个性风格的另类文学,哥特与先锋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绕哥特文学对先锋文学的影响,在神秘性、阴郁色彩、流浪主题等方面的书写风格展开研究,在阐述了二者的形成背景以及分析了先锋文学接受哥特文学影响的天然条件与契机的基础上,探讨了它们对神秘、阴郁、流浪等元素的文学性提炼与表现方式,论述了哥特与先锋另类化、个性化、陌生化的创作风格与特色。
- 马慧
- 关键词:哥特文学先锋文学文学传统
- 湖风书局“文学丛书”与左翼文学传统
- 2025年
- 湖风书局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出版阵地。在创办过程中,宣侠父是关键人物,阳翰笙是重要的联络人,鲁迅则在认真推荐书稿、精心编校书稿方面给予了具体支持和精神鼓励。面对国民党近似疯狂的书刊查禁制度,湖风书局会同左翼阵营采用多种策略灵活应对,在资金、人才及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凝聚左翼革命力量,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出版了《文艺创作丛书》、《世界文学名著译丛》、《湖风创作集》和《青年自修文学丛书》等多套丛书。湖风书局出版的文学书籍,多数为“左联”成员的著译,通过出版这些文学书籍,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左翼文学传统的建构。
- 付建舟
- “中国蒙古学与语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5年
- 2024年10月5日至6日召开的“中国蒙古学与语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围绕蒙古学领域中的语文学传统,深入探讨了这一传统在蒙古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会议分四个小组进行,学者们借助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对涵盖多种语言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会议内容不仅包含了对蒙古学中语文学传统的系统梳理和总结,还展示了如何运用语文学的方法在蒙古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突破。与会学者认为,这些研究为未来蒙古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苏日利格李语
- 俄罗斯渔猎文学传统中的阿斯塔菲耶夫创作
- 2025年
- 在俄罗斯渔猎文学传统中,始终回荡着“猎枪”与“颂歌”的两重乐音。苏联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文学创作承继这一传统,在《鱼王》《熊血》《世界末日》等作品中描写人类的渔猎活动,表达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在渔猎立场上,他要求猎人秉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动物生命抱有平等、尊重的态度;在狩猎伦理观念上,他以自然为中心,主张为了自身生存、认识自然而去狩猎,抵制业余狩猎和罔顾伦理观念的猎杀。阿斯塔菲耶夫在创作中展现进步、文明的狩猎观,并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动物其乐融融的理想渔猎图景,回应了渔猎文学狩猎活动与热爱自然并存的传统。
- 陈志成
- 关键词:阿斯塔菲耶夫动物
- 从《大言赋》《小言赋》看先唐诙谐文学传统
- 2025年
- 《古文苑》卷二所收《大言赋》《小言赋》,开创了中国先唐诙谐文学传统。先唐诙谐文学在古代文体分类上归属于“杂文”或“杂赋”,诙谐文学又可以具体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表达自己难言的隐忧,如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等;二是通过文字宣泄表现文学的娱乐功能,如《大言赋》《小言赋》等。魏晋时期的《头责子羽文》便以诙谐语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而北朝时期的诙谐文学则主要是文字游戏。这种娱乐文学是否全无价值,也不可一概而论。从这类作品看,中国文学除了言志、缘情、叙事传统外,还有一种娱乐功能,为历代文人所喜好。充分挖掘这些文学特质,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意蕴和独特风貌。
- 刘跃进
- “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历程
- 202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对“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对现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研究范式和话语形态的凝练,构成了一代代研究者的叙事主轴。在构建“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过程中,研究界对“五四”的重估,对“现代民族国家文学”的语言形式和审美范式的重塑,以及对中国革命光辉历程的再现等构成了主要的面向,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可管窥75年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吴晓东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 “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历程
- 2024年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也带给了中国现代文学回顾其曾走过的75年研究历程的一个时间节点。历经一代代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艰辛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展现出丰富而多维的面向。而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或许体现在对“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对现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研究范式和话语形态的凝练。本文试图围绕研究界对“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与阐释,聚焦若干具体相关议题,借此管窥75年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吴晓东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形态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进程
- 茅盾文学传统与茅盾文学奖简议
- 2024年
- 茅盾文学奖是茅盾文学传统最持续最重要的当代传承方式。该奖项因茅盾打上特殊的个人化文学烙印,茅盾的文学英名和茅盾文学传统借此更加发扬光大。从茅奖评审过程和结果看,基本上存在着主流现实主义优先、批判现实主义隐匿、现代主义缺席的现象。既家国天下,又个人本位,是更准确更丰富更全面的茅盾文学传统。优化和改进茅盾文学奖评选,可以尝试虚化茅盾文学的实体内容,淡化对其宏大叙事、史诗风格的刻板审美,把茅奖作为一种文体高峰、符号化荣誉,使其更开放、更多元、更权威。
- 刘川鄂
-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现实主义史诗风格
- 中国“文学传统”与“文论系统”之兼解俱通
- 2024年
- 在如何梳理总结中国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的“文学传统”问题上,我们曾采取中国自有的一套古朴的“考镜源流”认知方法,也曾借鉴西方已上升到某种理论高度的“论传统”评判经验,提出了各种看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而今,我们不仅要回到中国文学文本原生态,而且还要致力于结合本土相关文论术语,通过“文学传统”与“文论系统”的兼解俱通,实现该领域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 李桂奎
- 关键词:考镜源流文学文本原生态
相关作者
- 姚文放

- 作品数:225被引量:84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当代审美文化 文学理论 审美文化 文学传统
- 邵燕君

- 作品数:108被引量:88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网络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 长篇小说 小说 文学
- 吴晓东

- 作品数:162被引量:9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桥》 诗学 中国现代文学 废名 文学
- 朱寿桐

- 作品数:245被引量:63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
- 研究主题:汉语新文学 新人文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 汉语文学 新文学
- 陈思和

- 作品数:278被引量:2,022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文学 知识分子 比较文学 小说 现代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