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37篇“ 文化负载“的相关文章
江苏文化强省视域下城市对外宣传片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2025年
该文在江苏文化强省视域下,以常州市政府出品的城市对外宣传片《This Is常州》为研究语料来源,结合操纵学派提出的文化翻译理论和尤金·奈达的文化负载词分类,从社会文化、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和生态文化等4个维度,对宣传片中的典型城市文化负载词译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经研究发现,江苏文化强省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高地”,译者需要具备文化强省的标杆意识,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的,尤其是在处理城市文化负载词时,需要精准把握其包含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通过异化翻译的英译方式让海外观众感受中国现代城市的文化魅力。
王钊东
关键词:文化强省文化翻译理论文化负载词英译城市形象
大模型辅助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抽取与知识图谱构建
2025年
文化负载词能够反映民族文化和风俗,是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的纽带,广泛应用于跨文化交流、教育等领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负载词的翻译和教学,缺乏对词汇本身的规范化定义和描述。知识图谱具有整合信息和语义关联的优势,应用于文化负载词领域可推动其规范化组织,促进其在翻译、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因此,综合现有对文化负载词分类的研究,设计可扩展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本体模型,并从文献、教材以及权威网站收集相关的中文语料,利用UIE模型进行知识抽取。为描述各负载词之间的关联,使用大语言模型,根据上下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进行层次分类以及关系补全。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层次化可扩展本体模型构建的知识图谱,能够系统整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相关属性,映射词汇间的文化关联,解决了传统知识图谱在处理多义词和动态表达时存在的问题,为翻译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提供准确的语义支持,从而提高文化知识的解释性和实际应用效果。
张为肖巧玲刘海江任好蔡子妍苏鹏鹍顾进广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知识抽取文本分类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商洛花鼓戏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2025年
立足助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基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提出英译商洛花鼓戏文化负载词时,应在他者优先、内容优先的翻译原则指导下,灵活选择各种翻译策略,如文化移入、文化适应、文化间性和文化调停等,以期为商洛花鼓戏译介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廉洁孙雪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花鼓戏文化负载词翻译
《四十一炮》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生态特色
2025年
《四十一炮》是中国作家莫言所著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小说在山东高密民俗背景下展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语言特色。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在三维转换的基础上,对葛浩文《四十一炮》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探究,并发现其中采取的借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对于实现双语间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多维转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四十一炮》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究,有助于为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外译工作提供经验,促进优秀中华文化作品对外传播。
张捷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负载词《四十一炮》文化传播
《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2025年
《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对于全球玩家的游戏体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选取《黑神话:悟空》中的翻译实例,探讨游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分析这些翻译策略如何影响文化意义的传递和玩家的接受度。基于对《黑神话:悟空》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本文认为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兼顾原文的忠实度和目标文化的适应性,以确保文化负载词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恰当的表达,以期为未来国产3A游戏国际化提供参考。
卢峰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文化适应性
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葬花吟》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025年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某一种文化的内涵,译好文化负载词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传播。《葬花吟》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时间类文化负载词、空间类文化负载词、意象类文化负载词和颜色类文化负载词。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直译、意译、增译、改译。
张佳薇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文化负载词《葬花吟》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西厢记》文化负载词英译赏析
2025年
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是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根据生态翻译学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翻译方法论,结合中国古典戏剧代表《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内涵,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视角,探讨了许渊冲英译本使用直译、意译、省译、修辞以及寻找相对空缺词等系列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中国文化内涵最大可能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蔡春林范丽群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西厢记》文化负载词
中国文化负载物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跨文化价值
2025年
自19世纪以来,以英美文人为代表的文化力量一直持续关注中国这个东方大国。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我们有必要梳理和审视国外文人解读中国文化负载物的观点。这样的探讨需要在中国的文化基因基础上扩展文化自信维度,以巩固我们文化建设的基础。深入了解叶芝、史耐德、柯尔律治和艾略特等诗人对中国典型的文化负载物的书写,有助于展现文展部门在展览中所传递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借助英语诗人解读相关中国文化负载物的视角,可以在契合目标观众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拉近中外文化的距离,铭记历史和增强文化自信。
陈浩然
关键词:展览文化自信英文诗歌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概念整合模式研究——以《我不是潘金莲》葛氏译文为例
2025年
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英译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以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文化负载词英译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型概念整合模式,研究发现,《我不是潘金莲》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动态且完整地示例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也解释了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和风格差异:葛氏根据“源语输入空间”的权重大小采用多种策略对原文中特定文化元素进行文化补偿或文化过滤,可较好地再现了原作的文化精神;依据概念整合网络,通过缩译、直译、意译或重建语境,能达成语篇的交际功能;以读者为中心,注重可接受性翻译策略,翻译风格偏归化,能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因此,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化负载词概念整合模式,以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吕雯霞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风格
译者行为批评视角下《聊斋志异》三种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翟理斯、闵福德、宋贤德译本为例
2025年
本文以周领顺的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基础,以翟理斯、闵福德、宋贤德的《聊斋志异》英译本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闵译本兼顾求真与务实,既照顾了读者接受习惯,又有效地将中国文化传递给英语读者;翟译本和宋译本总体上以务实为主,译文虽流畅、简洁,却牺牲了中华文化内涵真实、全面传播。鉴于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三位译者或多或少都以脚注或尾注的方式对部分文化负载词进行补充性说明,以弥补翻译的不足,从而尽力在求真和务实之间取得平衡。
赵亮曾绿丹赖丽珊
关键词:《聊斋志异》文化负载词

相关作者

汪文珍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文化负载 语言翻译 意译法 归化法 直译法
赵佳荟
作品数:11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课堂 系统功能语言学 文化负载 翻译 ARCS动机模型
许雪飞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词汇 汉语言 汉语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
王萌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藏族 服饰文化 翻译 养老服务 阿尔茨海默病
孟祥春
作品数:34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利维 英译 译者 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