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06篇“ 文化符号“的相关文章
- 论俄罗斯文化符号学的“文化认知”特性
- 2025年
- 如何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俄罗斯文化符号学的学科性质,是国内外学界研究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理论学说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研究表明,该学派是从结构主义走向文化认知主义的。从路径看,其文化认知发轫于对“文化”属性的新发现,完形于对“文化基本原理”的学科式建构,昌盛于对“历史”现实化的系统发掘,彰显出同时集“文化中介”“元文化认知”“文化价值”三重方式于一身的新范式,成为世界符号学研究“三巨头”中继美国逻辑符号学、法国符号语言学之后的第三代符号学——文化认知符号学的典型代表。
- 赵爱国李洁
- 关键词:文化符号学文化认知文化中介文化价值
- 中原文化符号在黄河博物馆更新设计中的应用
- 2025年
- 中原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对其传承和创新十分必要。在黄河博物馆的更新设计中,系统梳理中原文化符号基因谱系,并采用符号学的语义、语构、语用逻辑,建立应用于黄河博物馆空间更新设计的中原文化符号构建模型,对中原文化符号进行符号演变、内涵挖掘、色彩提取,并尝试通过形状文法进行符号创新,应用于博物馆空间要素上,以营造主题空间氛围,提升空间体验感,实现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用。
- 闫嘉钰徐鑫周纹汐牟彪
- 关键词:符号学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 数字媒介与传统文化符号的跨文化传播——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 2025年
- 在数字技术与全球化背景交融的当下,传统文化符号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数字游戏因其互动性与沉浸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型载体。《黑神话:悟空》凭借高精度建模、动态捕捉和多维叙事手段,赋予“孙悟空”“筋斗云”等传统符号全新的现代表现形式,实现了从静态展示到深度体验的跃升。本文通过分析该游戏在视觉呈现、叙事设计与跨文化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实践,总结其在面临文化折扣与文化溢价时的应对方式,并探讨数字媒介对传统文化符号全球影响力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精准的本地化翻译、多渠道的社群互动及兼顾本土深度与国际审美的设计思路,可有效提升传统文化符号的跨文化接受度,为未来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传播提供借鉴思路。
- 陈华
- 关键词:数字媒介传统文化符号跨文化传播
- 从烟花绽放看体育赛事的文化符号构建
- 2025年
- 烟花作为一种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文化象征内涵的艺术形式,其在体育赛事的开幕式、闭幕式及特别庆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烟花通过色彩、形状及爆炸效果,体现了体育文化的热情与活力,映射了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激情与活力,成为赛事精神和情感表达的具象符号。基于此,论述了烟花的文化渊源与象征意义,探讨了烟花文化与体育赛事的融合,提出了基于烟花绽放的体育赛事文化符号的构建策略。
- 高丹高攀
- 关键词:体育赛事文化符号文化延续文化认同
- “以鹿寻路”: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 2025年
- 鹿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动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被赋予了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鹿文化在中国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鹿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点,以当地经济文化调查结果加以史料分析,探究中华民族中“鹿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鹿文化”对各民族的积极影响,从而阐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何以做到各民族共享,从中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共有感情依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推广中华文化符号促进当代民族的想象力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国民的中华文化自信心,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中华民族良好形象。
- 贺卫光强力源
-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
- 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文化馆设计策略研究
- 2025年
- 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就变得愈发关键,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则更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聚焦于地域文化符号在文化馆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明确其在提升空间品质、强化文化认同及促进文化共鸣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并且致力于为老旧文化馆的更新改造提供一个既富有创新性又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
- 孙雨涵张莹
-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文化传承
- 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务川仡佬族服饰纹样研究
- 2025年
- 为挖掘务川仡佬族服饰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基于文化符号学下的五元符号模型,追溯服饰纹样的历史发展,深入分析纹样的题材、构图、布局、色彩、工艺等符号构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务川仡佬族服饰纹样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影响下,形成亲近自然、崇拜神灵、多元融合的文化符号,体现了务川仡佬族人民自主自觉的族群态度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其纹样同时也是一种多重文化认同建构下的文化再造。
- 王红梅夏帆刘小强
- 关键词:服饰纹样文化符号学文化认同
-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场域、属性及要素
- 2025年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内生意识类的文化符号,是我国新时代场域下各民族交流交融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承载着作为文化符号“互动共生”的鲜明特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判断和行为方向。我们应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各种差异中,通过分析时代场域和本质属性,找到其中蕴含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的核心要素,使中华文化符号在中国建设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延续,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深刻的价值导向。
- 李闻娇于红艳
- 关键词:文化符号场域
- 让中华文化符号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璀璨
- 2025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今年春节,寓意美好的“吉祥蛇”灯组在多个国家展出;当地市民和游客专程来到俄罗斯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参加以“欢乐春节”为主题的新春庙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象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美食、中国古建艺术等中华文化符号是传播中华文化、增进国际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
- 于运全袁林刘灵清
- 关键词:以文化人世界舞台
- 统编教材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呈现与教育意蕴
- 2025年
- 中华文化符号形塑中华民族整体心理结构,产生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呈现的中华文化符号包含物质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行为文化符号3大类目和9个次类目。统编教材以政治象征符号体现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以传统美德标识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内核、以共有节日和通用语言文字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等。为充分发挥统编教材中的中华文化符号立德铸魂育人功能,教师应深入阐释教材中的身份认同符号,强化对教材国家事权的领悟与教学实践;深度挖掘教材中红色文化符号的象征叙事,关注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中华共享文化符号凝聚力和辐射功能,提升自身的教材开发能力等。
- 郑雪松高敏
-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化符号小学语文中华文化认同
相关作者
- 徐维群

- 作品数:32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龙岩学院
- 研究主题:客家 客家文化 文化符号 社会资本 伦理管理
- 孙德朝

- 作品数:62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符号 彝族 传统体育 文化分层
- 冯月季

- 作品数:57被引量:286H指数:8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符号学 文化符号 共同体意识 文本 米德
- 邓伍英

- 作品数:41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沙学院
- 研究主题:影视 文化符号 服饰文化 服饰 视觉表现
- 汤强

- 作品数:8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家具板材 家具 文化符号 覆膜 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