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篇“ 文化消费主义“的相关文章
数字时代文化消费主义的实践样态、现实危害与应对策略
2025年
文化消费主义是资本运作下消费主义侵入文化领域的产物,并且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变化。作为体现和维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数字时代的文化消费主义在数字资本驱使和数字技术支撑下,经由数字平台承载、数据算法投放和数字劳动助推,实现了更加隐蔽、精准的渗透与传播。与此同时,文化消费主义在数字时代表现出话语叙事伪善化、传播方式娱乐化与精神内核浅表化的实践样态。人们对精神文化的真正需要,被替换为对文化载体和形式的追捧以及沉溺于感官享受,由此造成文化属性功能扭曲、人的主体性丧失以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受阻等现实危害。要合理利用和有效规制资本,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建设,坚持文化生产的人民导向和强化文化消费的价值引领,为有效应对数字时代文化消费主义提供可能路径。
李伟黄天罡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数字技术文化生活
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少年文化消费观的价值异化及治理矫正
2025年
网络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在互联网中的新样态。在数字技术和资本逻辑的影响下,网络文化消费主义逐渐呈现出功利化、奢侈化、畸形化和庸俗化的特征。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少年文化消费价值观念影响较大,具有制约文化消费价值观形成、削弱文化消费价值观认同、干扰文化消费价值观判断、扭曲文化消费价值观选择、误导文化消费行为的负面作用。对此,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网络思政隐性教育、夯实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强化政策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大数字平台监管力度等五个方面,有效消解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少年文化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
初金哲刘传雷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异化
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塑
2024年
资本控制下的文化消费主义,不仅显现出文化消费产业商业化、内容符号化、观念娱乐化等特点,还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限制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弱化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动摇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受文化消费主义影响的背景下,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迫在眉睫。只有从政府监督、媒体引导、高校育人、学生作为等多方入手,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重塑。
晋静赵平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消费主义
文化消费主义的衍生机制、样态演变与纠治路径被引量:5
2024年
文化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文化领域的无序扩张,是由多种心理因素驱动、网络媒体技术裹挟、精神生活虚无主义等因素共同作用衍生发展的新思潮,并呈现出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文化消费话语潜隐化、文化消费内容娱乐化、文化消费精神虚无化等样态。因此,要实现对文化消费主义的整体解蔽与实践纠治,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张龙丽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资本逻辑文化自信
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内在逻辑、运行机理与作用方式
2024年
文化消费主义本质上是受资本驱动、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内核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与我国主流文化内驱动力相异、价值目标背离、功能作用背反。两者的天然张力构成了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内在逻辑。从运行机理看,文化消费主义文化资本操控冲击主流文化的价值理性,以个性话语叙事削弱主流文化的自觉认同,以算法权力介入销蚀主流文化的主体坚守。生产内容速朽化遮蔽主流文化的价值意蕴,叙事表达虚无化消弭主流文化的守正创新,文化信息碎片化侵蚀主流文化的脉系根基,是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作用方式。
曹洪军雷宜静
关键词: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主流文化
文化消费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理性审思
2024年
作为消费主义思潮的新形态,文化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某些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世俗化、审美情趣庸俗化以及社会交往功利化。文化消费主义主要是通过资本逻辑的宰割、大众媒体的助推以及消费心理的操控等方式,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施以影响。我们可以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丰富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监管以及形塑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文化消费观四个方面着手,有效消解文化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重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冯璐赵平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消费主义视域下青年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消弭路径
2024年
文化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同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错误社会思潮,其推崇和宣扬过度消费的价值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青年的精神生活,致使部分青年逐渐在文化消费狂欢、过度消费娱乐和追求标新立异中消解“求真”生活,弱化“向善”生活,并逐渐误导“尚美”生活。当前,文化消费主义之所以能够如此大行其道,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逻辑的裹挟渗透、科技与媒介“共谋”以及其对青年心理的迎合趋附。对此,必须要以强化政府有形之手引导文化健康发展、以加强媒介传播监管净化网络文化生态、以积极理性社会心态塑造青年消费素养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青年精神生活等方面,有效抵制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实现青年精神生活复归本真。
吴莉君叶荣国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青年
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年红色记忆的消解及其应对
2024年
青年红色记忆是关于红色记忆的记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既是推动青年自我认同的心智印象,又是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心理路径,更是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图式。然而,文化消费主义凸显功利娱乐,追求新奇快感,隐秘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正从消费主义文化“生产—传播—效用”上消解青年红色记忆,破坏青年红色记忆的“记忆本体—记忆能力—记忆效用”的整体记忆机制。面对这一现实危机,必须坚持纠偏导正、活记情忆、固本清源的原则,重塑青年红色记忆“激活—建构—赓续”的完整记忆链条。
鄢梦瑶邓琼云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青年红色记忆意识形态
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的表征、本质及治理
2024年
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呈现功利化、符号化、娱乐化、虚无化等表现样态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资本逻辑渗入文化领域引发的功利价值导向、身份认同与消费水平挂钩引发的自我认知误判、休闲娱乐与消费过程捆绑引发的娱乐主义滥觞、信息技术与文化认同的交融引发的虚无价值泛化。任其发展将不利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为此,我们需要从政府、主体、供应、传播等层面着手,夯实主流意识阵地,厚植主流文化认同,满足人们消费需要,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高红梅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认同
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实审视与纠治路径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深度访谈法调查网络文化消费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探究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精神层面产生的消极影响,认为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消解其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甚至引发道德行为失范。面对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给大学生精神生活带来的冲击,提出纠治网络文化消费主义消极影响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强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加强校园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增强高校美育德育协同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念。
李秋艳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生活主流意识形态

相关作者

毛崇杰
作品数:82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美学 后现代 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美学 后现代主义
李康化
作品数:42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文化 唐诗宋词 人文解读
成良斌
作品数:67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科技奖励制度 文化传统 默顿 社会资本
樊浩
作品数:221被引量:1,80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伦理 伦理道德 伦理精神 道德 道德发展
纪超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视觉技术 金字塔结构 漂浮物 ML 序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