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9篇“ 文体形态“的相关文章
《彷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形态的奠定
2024年
本文以作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过渡期的《呐喊》集为起点,重点论述《彷徨》集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形成的奠基作用。通过鲁迅小说前后期的比较可以见出,《彷徨》集不仅逐步弱化或消失了戏剧化、叙事者介入、反复、反语、文白杂语、散文小品倾向等过渡性文体特征,在现代叙事上更见视角、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文体成熟;而且形成了自传体小说、意识流小说、乡土叙事小说等三大“五四小说”文体形态,对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发展起到奠定之功。
吴德利
关键词:《彷徨》短篇小说文体形态
从“谶言”到“神作”——“梦中作”的文体形态与特色
2024年
梦中作是古代诗歌创作中的特殊形态,由卜筮文化和史传预叙手法演变为日常的文人化创作方式。宋人为代表的附会之说,加速其经典化的同时,也解构了题意的真实性,特殊时局下滋生出带有依托性质的变体。李德裕《述梦诗》以降,逐渐形成梦中得句、续句成篇、诗意成图、唱酬次韵的群体创作形态。围绕作品属性问题,出现诗作与呓语两派分歧:前者主张续改锤炼,殝于完善;后者则不避重复,不尚格调。宋代开始,梦中作的艺术价值逐渐取代谶言意义,神助和奇、清等概念成为其典型特征。究其原因:梦中作极大程度超脱日常审美经验,且为幻境中的即兴创作;又充分发挥无意识对于创作的意义,超越作家常规写作模式;同时契合妙悟一派的创作理想及绝句与摘句的品评标准。
冯浩
关键词:文人化无意识
汉歌的文体形态分析
2023年
汉代的歌是独立的文体,在原初文献中有明确的“歌”字作为区别。汉歌仍然依附于本事,延续了先秦古歌叙事的特征,又因为文人多用歌体描写个体生活,增强了文人歌的抒情性。汉代歌由杂言向齐言发展,宫廷盛行楚歌,句式集中在三兮二、三兮三、四兮三三种类型,前者与西汉哀辞有关,后两者对七言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民间以四言、三言歌为主,三言七言相杂与四言七言相杂的歌反映了七言成熟的轨迹。汉代有少量五言、七言歌诞生,但不占主流。汉代的歌一般短句歌押偶句韵,长句歌句句押韵。歌一般一韵到底,两句一转韵的歌集中在楚歌中。
唐碧红
关键词:汉代文体形态
记言传统、试策制度与《盐铁论》的文体形态
2023年
《盐铁论》之文体形态,与其文本来源及创作背景紧密相关。一方面,先秦以来的记言传统使“盐铁会议”的议对内容作为文本被记载下来流传于后世,使其文体形态呈现出典型的记言体特征;另一方面,“盐铁会议”是贤良文学“试策”制度的衍生物,《盐铁论》中所记载文学贤良一方论辩内容的文本,在文体形态上呈现出典型的制策体特征;又因与会双方论辩激烈,因而使《盐铁论》文本呈现出记言体、制策体与论辩体相结合的文体形态
王婉婷
关键词:《盐铁论》文体形态
清代八股文的文体形态研究
本书首先对《清代朱卷集成》会试八股文进行句读和简注,并在大量阅读八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始语境的剖析入手,逐章分析在此语境影响下的清代八股文体制建构与发展变化、修辞特征、文体法则、美学风范等。
张建华
关键词:八股文
唐代汉文景教文献的文体形态
2022年
唐代汉语景教文献的文体,在依照本教文献体式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中国的世俗和宗教文体形式而形成。《序听迷诗所经》反映了景教布道的内容和情境,又参照中国序体文进行了整理。《一神论》体现了三种布道文结构,使用了布道文常见的比喻修辞,同时借鉴模仿了中国论说文体。《大秦景教宣元本经》体裁脱胎于福音书,但用途受到佛教抄经传统的影响。《志玄安乐经》是一篇标题式讲道文,糅合了佛、道二教经典的文体结构形式。《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融赞美诗以及佛、道偈颂形式于一体,其换韵反映了景教赞美诗的唱念形式。
陈恩维
关键词:景教文体形态
两汉魏晋诫子书的文体形态与文化意蕴管窥被引量:1
2022年
家训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诫子书”作为家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子女教育及家风培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汉魏晋时期是中华诫子书发展的关键期,文体形态多样,文化意蕴丰富,“诫”“书”二体为主要应用文体。比较而言,“诫”体内容较为单一,重点围绕诫子展开,体制简洁。“书”体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文章亲切自然。具体到汉与魏晋两个阶段,诫子书的文化意蕴及文学表现各有不同。两汉诫子书重实用,以教化为先,诫子内容与经学相契合;魏晋诫子书内容与时代主流相疏离,文章兼求情致理趣。
杨允赵女女
关键词:家训两汉魏晋文体形态文化意蕴
似论非论,浑涵众体:庄子《齐物论》文体形态初探
2022年
《庄子》文体形态丰富多样,浑涵众体。就内七篇之《齐物论》而言,该篇以“论”为名却似论非论,文风奇崛。在论说文的大前提下,庄子既虚构历史,形象说理,改造传统文体创作风格,又敏锐捕捉诗歌、赋、寓言、小说等他类文体特质,使全文呈现出孳乳诗体、赋体滥觞、小说肇端的“浑沌”形态,在文体学上可视为一种打破常体、参杂众体的新颖尝试。
张媚东刘生良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文体形态
“影话”批评:试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的文体形态及其演进被引量:1
2022年
“话体”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文体,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影话”作为一类批评电影的“话体”文章,自本土电影放映初始,就在报纸杂志中出现并逐渐繁荣。早期电影从业者、报纸杂志编辑、鸳鸯蝴蝶派文人等写作了大量的“影话”文章,成为早期电影批评的重要现象。历史视野下,“影话”批评从“散”的批评文章到本土电影理论表述的演进之路,彰显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发展轨迹与本土电影理论的赓续脉络。
刘凯
关键词:文体电影批评
清代八股文的文体形态研究—以《清代硃卷集成》会试文为中心
《清代硃卷集成》是清代进士、举人和贡生们创作的八股文合集,本文在整理其影印文献的基础上,对文本语境、体制、语体、体法、风格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以原始文本为依据,深入探究清代八股文的原始语境、体制模式、语体特点、文法运...
张建华
关键词:语体特征

相关作者

张海鸥
作品数:63被引量:2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宋代 文体形态 演唱 文体 诗词
王珂
作品数:337被引量:2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新诗 诗体 现代汉诗 新诗革命 文体
刘晓军
作品数:37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小说 小说文体 章回小说 文体形态 文体研究
郭英德
作品数:159被引量:687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随感 传奇 明清 文学教育 《水浒传》
徐海容
作品数:50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碑志文 碑志 唐代 文学 文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