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篇“ 文人园“的相关文章
- 唐代文人园林中的夜间活动与园林空间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在繁盛的经济背景和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唐代文人的夜间活动愈发丰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宅园的营建和园林内夜间活动的发生。文章从唐时文人园林中主要的夜间活动与园林空间之关系入手,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辅助以复原图等图像研究,探究二者间的具体影响和互动关系。希望透过夜间这个特殊的视角,探究园景的设计营造,为古典园林史的研究从微观角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当代园林夜游活动提供启示。
- 孙婧王晓晖
- 关键词:唐代文人园林园林空间
- 政治场域变迁下传统文人园林中的权力体现
- 2023年
- 长期以来关于园林的研究往往将其置于权力的对立面,学者们将它视为文人逃避政治权力的一方净土。该文从现代权力视角重新审视了文人园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从园林的物质性、实践性和空间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文人园林的权力体现,发现园林的发展历程与文人社会阶层的变动及政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探究文人园林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与权力象征为当代园林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新视角与思路。对重新梳理遗存古典园林在当代社会中的权力关系,重新寻找古典园林的集体认同和社会记忆有基础的研究意义。
- 张卫彭雯琳
- 关键词:文人园林文化资本
- 移画入园,因画理水——山水画论影响下的晚明江南文人园理水手法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受同期山水画论影响,晚明江南文人园水景营造与文人山水情趣相承,在实现居游功能的同时,融入了浓厚的诗情画意色彩。文章基于“移画入园,因画理水”视角,探讨在晚明画水论的影响下,江南文人园理水美学思想的转型发展;通过日涉园、许秘书园、归园田居诗文分析与平面复原,从整体格局、水景形态、空间组景、活动组织等方面对园林理水特征作进一步探讨,旨在传承中国传统山水审美,在当代人居环境建设中得到借鉴和延续。
- 宋昊洋王敏
- 关键词:文人园山水画论水景营造
- 文人园林中的“隐逸”空间研究
- 中国古代文人因其清贵气质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尚的气节活跃在历史舞台,但受限于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绝对统治,文人注定无法在政治官场上获得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自隐逸思想萌芽以来,大量的文人选择隐居山林,随着隐逸思想内涵的...
- 季嘉颖
- 关键词:文人士大夫隐逸思想文人园林设计手法
- 文人园林中的如画空间研究——从《林泉高致》和《园冶》说起
- 最近几十年,文化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学术领域对各类文化不断深入挖掘,经济市场则在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作为各自本国的特色,作为一种软实力被重视,面对如今,新话题也出现:如何对待...
- 欧阳薷青
- 关键词:文人园林景观营造
- 文人园林中的书斋空间研究
- 文人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的群体自觉,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却引起了文化领域的异常活跃。古代江南地区诞生了许多名士,随着文人在园林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清朝时期,颠覆了从秦汉时期开始的皇家园林影响私家园林的...
- 袁媛
- 关键词:文人园林书斋建筑
- 吴亮止园诗文所反映的明代江南文人园居生活情态
- 2021年
- 明代万历年间吴亮辞官归隐,在常州城外营造止园,景致不凡,其中种种栖居游乐活动以古人为楷模,具有典故式的特点,并与一些特定的造景措施相关联。本文通过对相关诗文的梳理考证,对其具体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探析,以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明代江南文人园林的园居模式作一管之窥。
- 贾珺
- 关键词:栖居游乐
- 文人园林中的市隐思想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隐逸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隐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影响着历朝历代士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发展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隐逸文化的发展与封建王朝的更替相伴相随,并在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发生着...
- 张威
- 关键词:文人园林
- 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探析被引量:3
- 2020年
- 雪意象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意象。探析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有利于了解古代文士阶层的造园美学思想,为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园居的生活美学和造园思想进行探究,从中考察文人精神和生活方式与造园的关系。
- 张晶晶唐晓岚周铭杰邵凡
- 关键词:意象
- 管窥文人园的兴起——草堂历史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草堂与文人园相伴而生,以其为切入点,更便于深刻理解文人园。本文在历史文献及诗文、绘画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佛寺、隐居之所、园林等不同时期的草堂节点,将草堂的历史分为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从诗文描述看,草堂总是与自然片段相伴,中唐以来,二者呈现为一种紧密的围合关系。与隐士文化的结合使草堂具有了象征意义,当隐士进城,草堂及其环境也被整体迁移,于是有了以堂为中心的文人园。草屋+堂室、非正式+正式、临时+恒久,与文人的身份地位及心理追求相适应,草堂具有的多功能性也与文人园相契合,草堂与文人园因此存在同构关系。
- 鞠培泉黄一如
- 关键词:草堂文人园同构
相关作者
- 周向频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23被引量:6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园林 晚明 遗产 公园
- 王书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6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唐诗 唐代 园林 意象 文人园林
- 韦秀玉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8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文人园林 明中期 文徵明 士人画 古雅
- 胡运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3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园林 古典园林 六朝 历史地理
- 杨晓东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景点 题名 植物文化 文人园林 私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