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3 篇“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的相关文章
基于DTMB技术的融合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地面数字 多媒体广播(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DTMB)技术的融合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是利用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技术、数字电视 组播传输 、高清编码以及时分复用等技术开发的先进电视 传输 系统 。介绍了其系统 构成和功能,分析了该系统 的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要求。 李永红关键词: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 广播原理分析和DTMB融合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2023年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数字电视 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数字 化技术应用中,融合数字电视 广播技术基础和中国地面数字电视 DTMB标准这两者技术特点的DTMB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应运而生。该系统 集成了数字电视 的多种传输 及其他技术,为数字电视 发展提供了一体化集成化复合型的方案。本文探讨数字电视 广播原理和DTMB技术标准,研究DTMB融合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并分析其为数字 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武鹏华关键词:数字电视 DTMB 传输系统 基于DTMB-A的8K超高清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被引量:6 2022年 本文提出一种8K超高清地面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该系统 基于国际上现行的地面数字电视 多媒体广播演进标准(DTMB‑A),采用双天线极化、信道绑定等技术来提高数据传输 率,可支持8K超高清视频传输 灵活高效的业务需求。经过硬件实现和测试,本系统 在实验室测试和外场试验中均取得了理想效果:双天线极化方案的正交极化隔离度可达到约22 dB,系统 最高可支持100Mbps的有效数据率;进一步,采用4路信道绑定方案的传输 速率最高可达到200 Mbps,该方案在深圳进行的外场试验中实现了国内首次基于地面数字电视 无线广播的8K超高清视频直播。上述分析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黄云川 张超 潘长勇 李思远 李熏春基于DTMB技术的融合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数字电视 组播传输 、高清编码、时分复用等技术与DTMB相结合的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该系统 将卫星接收系统 、网络传输 系统 、数字 编码系统 、数字电视 复用系统 、DTMB调制系统 、分配网系统 和机房系统 进行集成建设,不仅解决了业务发展需求,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徐文 李涛 王晓宁关键词:DTMB 组播 复用 基于DTMB技术的融合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被引量:2 2021年 以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TMB)传输 技术为基础组建DTMB融合数字电视 系统 ,将卫星接收系统 、网络传输 系统 、数字 编码系统 、数字电视 复用系统 、DTMB调制系统 、分配网系统 以及机房系统 进行集成建设,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技术手段在业务层面的融合创新。 郝铮关键词:DTMB 组播 复用 河北广电网络IP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的现状,结合河北广电网络的特点,规划和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电视 综合传输 系统 。该系统 在省干DWDM网和数据网的基础上,采用IP技术,实现了主备两路同时传输 。结合现有的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充分考虑IP系统 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克服了传统系统 的缺点但保持了它的稳定可靠性。 宋立芳 蒋磊关键词:数字电视 IP技术 浅谈病态码测试在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中的重要性 2014年 介绍了SDI数字 视频和病态码测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数字电视 系统 在极端条件下出现信号劣化的原因,阐述了在高标清传输 系统 中使用病态码信号进行增强测试对于预防系统 崩溃、保证安全播出和播出质量的重要意义,以供同行参考。 崔志明MMDS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在空间传输 部分存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给出了有效解决MMDS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在空间传输 部分关于天线架设、同频干扰、信号安全和信号衰落等问题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系统 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及用户的收视质量。文章研究结果也可作为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处理空间传输 部分所遇类似问题提供方法借鉴。 李飚关键词:数字电视 天线架设 同频干扰 信号衰落 MMDS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在农村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中的应用 2011年 文章介绍了利用土右旗微波站MMDS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进行覆盖的情况。 吴杰 李荣关键词:村村通工程 数字电视 传输 系统 中LDPC编码器及实现被引量:3 2010年 数字电视 地面广播传输 系统 标准中的前向纠错编码(FEC),是由BCH码和LPDC码级联组成,其中BCH为外码,LDPC码为内码。以0.4、0.6、0.8这三种码率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LDPC编码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标准中的LDPC码是一种准循环LDPC码。LDPC码的生产矩阵是通过子矩阵的循环移位得到的,为了便于存储把循环移位得到的矩阵存储到ROM中。然后通过Virtex-4芯片,利用ISE仿真平台进行了测试、综合、仿真并得到综合报告,通过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设计正确性。 李兴旺 周亮关键词:数字电视 前向纠错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相关作者
朱维乐 作品数:196 被引量:460 H指数:9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小波变换 OFDM系统 正交频分复用 图像编码 图像处理 邹志永 作品数:60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数字电视传输 调制方式 数字信号传输 广播传输 交织器 杨庆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广播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数字影院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技术 数字电视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王匡 作品数:205 被引量:358 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高清晰度电视 数字电视 HDTV 数字电视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 门爱东 作品数:226 被引量:223 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数字电视 码率控制 视频编码 MPEG 数字电视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