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62篇“ 数字教育“的相关文章
数字教育论纲:内涵、样态与图景
2025年
数字技术变革新趋势、数字中国建设新使命、教育创新变革新需求,为数字教育的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数字教育聚焦于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形塑新质教育生产力,优化教育环境、资源与工具,聚焦教、学、管、评、研等业务场景,推动教育教学向着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旨在打造优质均衡、开放共享、个性终身、高效灵活、智慧创新、绿色安全的数字教育新生态。数字教育的实践落地需要加强政策驱动、理论牵引、技术赋能、伦理保障等方面的现实基础,打造数字教育发展的“新引擎”;重视数字教育环境、工具、内容、资源、数据等要素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打造数字教育变革的“新要素”;推动学习、教学、管理、评价、研究等业务场景的转型升级,打造数字教育实践的“新业态”。未来,数字教育的推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数字教育背景下新质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加强学科数字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描绘新兴数字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整合的典型样态,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数字教育协同创新机制。
郑永和王一岩
关键词:数字教育
经合组织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策略框架与核心议题
2025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全球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近年来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策略框架,包括目标层(迈向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先决条件层(物理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层(数字工具、数字资源、数字素养和数字应用)和保障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协同、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资金投入和公共采购、教师的激励与专业支持、监测和评估);此外,还分析和探讨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三大核心议题:弥合数字鸿沟、聚焦数字治理和关注人工智能。关照OECD已有经验,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可以从制定国家数字教育战略规划、深化学习/教学和评价场景的数字应用创新及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梁林梅
关键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字鸿沟
数字教育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2025年
数字教育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全方位变革的新型教育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丰富了传统教育教育载体与表现形式,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变革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字教育的特点及优势特点。一是资源数字化。
关文瑾
关键词:资源数字化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技术教育理念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困境与路径
2025年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指通过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空间,利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系统地阐述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并梳理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现存的问题,即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欠缺、优质资源投入不足、组织管理和协调性不足。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涵盖提升教师应用能力、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提升数字教育理念等对策建议。
姜永志宋佳琪
关键词: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模式构建——基于供需耦合的分析视角被引量:2
2025年
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从供需耦合角度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服务还存在资源供需不适配,更新速度与需求变化不同步,服务差异化、个性化程度不足,需求识别与预测能力不佳,以及智能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跨模态生成、自适应学习、深度理解与智能交互等强大功能,为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供需适配、使用与满足和用户体验理论,研究构建了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模式,阐释了供需双侧联动的资源服务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耦合”的路径:基于数据驱动的用户需求识别与预测;通过精准推荐增强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的适配度;借助智能交互提升用户参与感和体验感;利用反馈信息实现数字资源的持续进化;以及引入智能评估改进资源服务的质量,以此促进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诉求。
杨文正李小雨陈选超杨俊锋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时代的公民数字素养培养
2025年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公民数字素养成为衡量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公民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教育强国建设新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新需求和数字社会新挑战等新形势,呈现出认知能力从单一化的理性认知转向多元化的理性认知、情感认知与社会认知兼顾,专业技能从单维度的数字技能转向多维度的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信息批判能力,价值取向从单一经济人转向全面社会人的演化发展逻辑。基于公民数字素养培养实践上存在目标定位不清、内容框架分类不准、方式路径不明确、政策缺乏协同等问题,需要在树立公民数字素养培养新理念、分类把握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培养新路径等方面综合施策。
胡剑光梁传杰李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经济公民素养
基于在线评论意见挖掘的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评价研究——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例
2025年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数字教育资源质量以促进其优化建设和有效供给,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采集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中音乐艺术、文史哲法、教育教学、医学保健、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资源学习者的在线评论数据,采用主题聚类方法确定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评价维度,然后应用融合主题特征向量的意见挖掘模型得到各维度的质量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最重要的维度是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达,其次分别是知识讲解、教学材料、学习评价、资源适配、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交互、扩展资源、学习体验、学习成效、资源更新和教师特质;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中,音乐艺术类资源质量评价最好,计算机类和经济管理类资源质量评价整体较低。本研究为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提供有效方法。
张琳姜强赵蔚赵艳
关键词:数字教育
教育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和:构建数字教育与智能教育新范式
2025年
AI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应加深对AI应用的研究,让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何曼吴永和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智能教育
数字教育资源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5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求,探索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教育资源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效果。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促进个性化学习等策略,助力数字教育资源有效融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满足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终为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尹冬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数字教育资源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2025年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加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来赋能青少年科技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还能有效拓展教育渠道、提升教育质量,并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提出数字教育资源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以有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李禄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青少年科技教育

相关作者

柯清超
作品数:81被引量:99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数字教育资源 教育数字化 教育信息化 教育 数字教育
杨宗凯
作品数:763被引量:3,478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信息化 教育数据 教师 知识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张玉伟
作品数:40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
研究主题:新媒体 校企合作 数字教育资源 传统媒体 高职院校
周琴
作品数:72被引量:428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教育 师范生免费教育 CITESPACE 智慧教育 知识图谱
杨俊锋
作品数:42被引量:2,185H指数:1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 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