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49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相关文章
浅谈低剂量数字血管造影(DSA)X射线成像系统的辐射安全检测方法被引量:3
2023年
近年来,随着数字血管造影设备的技术不断进步,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化,已成为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像设备。介入放射治疗的主要辐射危害来源于数字血管造影机的透视和摄,但辐射剂量的大小也会受到血管造影机的类型、诊治方案的选择因素的响。文章就低剂量数字血管造影X射线成像系统的辐射安全几项重要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孟昭阳刘鹏尤寅初王越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低剂量
数字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2023年
数字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80例患者均采用DSA诊断,完成诊断后分别应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重度闭塞占比25.00%,中度闭塞占比31.25%,轻度闭塞占比43.75%;介入治疗有效率、mRS评分、NIHSS评分优于药物治疗(P<0.05)。结论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可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治中起到积极作用。
姜海波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缺血性脑卒中
浅析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血管造影(DSA)在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分析CT血管造影(CTA)、数字血管造影(DSA)诊断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置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04~2021.04,随机选取脑梗死患者102例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为老年,全部患者均行CTA、DSA诊断,并将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A、DSA诊断结果。结果 CTA颈动脉狭窄总诊断符合率为82.93%;CTA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78%、91.26%、86.27%、90.72%、87.04%,CTA与DS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一致性较高。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中CTA与DSA诊断结果相似,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邵占功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老年颈动脉狭窄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数字血管造影(DSA)技术的效果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索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DSA诊断,并行介入治疗,观察运用该技术诊断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析病症诊断情况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80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病理诊断为阳性78例,阴性2例;DSA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77例,阴性患者3例,假阴性(漏诊)2例,假阳性(误诊)1例,DSA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25%、97.44%、50.00%,相比病理诊断无显著差异(P>0.05)。DSA诊断出血管完全闭塞25例,狭窄程度70%~<100%23例,狭窄程度50%~<70%16例,狭窄程度<50%12例,相比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面积狭窄程度(40.68±1.26)cm2、直径狭窄程度(37.15±1.33)cm、病变长度(7.32±0.66)cm、最小直径(0.64±0.09)cm均可作为患者病症诊断参考指标。结论:数字血管造影(DS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对患者病症开展诊断,检出率较高,降低各种因素对诊断的响,为患者各项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徐卓辉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数字血管造影 (DSA) 诊断价值及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
2022年
研究数字血管造影(DSA)对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诊断 价值,以及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2020 年 1 月 -2022 年 1 月于我院 接受诊疗的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患者 31 例,均予以 DSA 及动脉栓塞治疗,对其临 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DSA 在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动 脉栓塞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共行 40 次 DSA 动脉栓塞,35 次明确发现造影剂外 渗,提示直接出血征象;5 次间接出血征象,显示胰十二指肠局部变粗,存在局限 性狭窄且走形迂曲。②一次性栓塞后止血成功者 21 例(67.74%),5 例(16.13%) 动脉栓塞后建立侧支循环时发现二次出血,行二次介入栓塞后止血成功。有 2 例 (6.45%)腹腔感染伴出血患者在栓塞后二次出血,止血无效后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3 例(9.68%)老年病患在成功止血后因自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③有 19 例在栓 塞术后出现一过性肝损伤,对症治疗后恢复,院外 6 个月随访未发生胃肠消化道缺 血性梗死、栓塞异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患者行 DSA 诊断, 能较准确、全面地发现出血点,诊断价值可靠;在 DSA 辅助下行动脉栓塞的疗效确切, 需关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问题。
盛春花黄亚红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动脉栓塞疗效
数字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中价值分析
2022年
研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中,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名原发性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管的病人作为受试者,纳入试验周期为2020年1-2022年1-2022年1个月,所有病人都接受了肝脏内肝动脉-门静脉瘘管的介入,在此过程中应用 DSA进行 DSA,比较了治疗前后血清中的 GMT水平、 AFP水平、分型、病理类型、栓塞成功率和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 ALT和 AF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癌以大块型居多,其次是结节型和弥漫型。中央型占优势,周围型次之,混合型;中央型肿瘤的成功栓塞率与周围型相比,中央型与周围型的成功率差异不显著;中心型肿瘤经瘘后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周边型(P0.05);60名病人中,有效率为96.67%,有效率为50.00%,有效率为46.67%,无效为3.33%。结论 在肝动脉-门静脉瘘管病人的介入手术中, DSA可以确定病人的病理分型,提高栓塞的成功率,提高病人的临床疗效;这样才能提高药效,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王维慧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
数字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年
为了探究椎体成形术通过数字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的干预价值。通过选择我院收治的椎管成形术治疗患者,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在DSA下引导及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引导,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前,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30d及90d疼痛评分对比对照组疼痛程度轻,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OD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术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穿刺成功率及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对比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导向下椎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廖海涛
关键词:DSA椎体成形术
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患采用数字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效果
2022年
探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案,明确数字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效果。方法:筛选6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1年1月至12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和对照组(单纯静脉溶栓),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3.33%)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96.67%)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后观察组Rv、ZCV、Ww水平均低于对照组,Qm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且观察组(3.33%)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93.33%)TIMI血流≥2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小(P>0.05),两组24h颅内出血率、病变残余狭窄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疗效显著。
包瑛李思琪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比较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与传统数字血管造影(DSA)诊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022年
分析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效果。方法 筛选70例疑似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进行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70例患者经DSA检出71条肾动脉狭窄,通过CT结合MRI诊断,检出肾动脉狭窄69条,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CT结合MRI诊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99.1%,准确度为98.3%,与DSA相比差异不显著(X22.029、1.005、3.025,P0.154、0.316、0.082)。结论 CT联合MRI诊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效果显著。
杨秀祥龙家全汪朝廷吴丙生
关键词:高血压肾动脉狭窄高血压CT
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血管造影术(3D-CTA)与数字血管造影(DSA)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血管造影术(3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m,DSA)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给予DSA辅助检查、治疗,观察组采用3D-CTA辅助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均达到图像精确融合,高于对照组24例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对照组5例患者由于无法配合操作放弃治疗。观察组造影剂剂量(68.94±4.61)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910.98±32.69)mGy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9、94.605,P<0.05)。观察组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A用于神经介入手术中能在将射线的辐射量降低的同时造影剂的使用量,降低手术风险,提供可靠的像依据和参考。
孙超郁兆勇赵艳梅孙迎迎仝永红戚谦孔波徐文慧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关作者

鄢铃
作品数:2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体模 骨矿密度 骨矿含量 DXA 骨矿
刘振丽
作品数:5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增强扫描 64排螺旋 肺动脉栓塞 临床价值比较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任晓飞
作品数:6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增强扫描 64排螺旋 肺动脉栓塞 临床价值比较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孙晶星
作品数:13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研究主题:心血管介入手术 职业照射 热释光剂量计 受照剂量 不确定度
白玫
作品数:156被引量:728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图像质量 多排螺旋CT CT 介入放射学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