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9 篇“ 数字人 “的相关文章
从“智人 ”到“数字 人 ”:数字 生命的概念嬗变与表征形态 被引量:3 2024年 近年来,AI技术、元宇宙的迅速发展让“数字 生命”议题在不同场合被广泛讨论,并带来多个相关的含混概念。因此,在关注技术发展的同时,亟需厘清数字 生命议题相关概念的理论渊源与问题域。从技术实践角度来说,数字 生命主要包含了人 工智能程序、虚拟数字 人 、数字 永生等三类技术实践,这三类技术实践在形式上一脉相承,但分别指向不同的“生命想象”——具有自主意识的人 工智能生命体、保留肉身并以意识形式存在于元宇宙中的赛博人 和记忆上传后重新组成的意识永生。而数字 死亡和数字 生命政治研究对数字 生命的异化现象给予了批判性的社会和人 文反思。 曾一果 昂振虚拟数字 人 技术在数字 化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策略研究 2024年 数字 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数字 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教师数字 胜任能力以及教育公平性方面的应用带来了挑战。虚拟数字 人 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新的策略,包括教学辅助与互动学习、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提高教师在线教学资料的质量以及虚拟实验室与模拟场景的应用等方面,反映了虚拟数字 人 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前景。实践案例表明,虚拟数字 人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然而,其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兼容性、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技术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善、教育资源的整合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江婷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教学应用 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 数字 人 技术在电影与数字 内容领域的创新应用2024年 为探讨数字 人 技术在电影、数字 内容领域的创新应用,本文通过对数字 人 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利用涵盖多学科领域技术的数字 人 技术以及人 工智能(AI)为数字 人 创作提供的解决方案,提出未来数字 人 技术在电影产业及数字 内容领域的发展方向。数字 人 技术将基于原有技术底座,逐步接轨人 工智能赋能各细分技术领域,通过大量混合路径尝试和多方位技术实践完成“数字 ”到“数智”的创新之旅。本文还对数字 人 与大模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数字 人 的独特性对大模型提出了创新性需求,未来数字 人 技术与大模型能力高度融合,将真正完成在虚拟世界实现复刻的终极目标。 刘笑微 肖婧澜 宋震关键词:数字人 电影 虚拟数字 人 赋能数字 电视传媒的路径探析——以华数传媒虚拟数字 人 为例 2024年 数字 化和智能化发展环境下,虚拟数字 人 在视听传媒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成功应用。对于面临发展困境的传统数字 电视传媒来说,迫切需要抓住虚拟数字 人 这一发展机遇,实现数字 化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以华数传媒虚拟数字 人 为例,研究虚拟数字 人 赋能数字 电视传媒的路径。首先分析虚拟数字 人 发展趋势、特征及分类;其次阐述华数传媒数字 化转型的可行性;最后从品牌、技术、服务和商务四个角度提出虚拟数字 人 赋能数字 电视传媒的路径,以期为广电传媒领域的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钟惠珠关键词:广电行业 虚拟数字 人 :模因论的新“锚点” --模因论视域下的虚拟数字 人 :概念、特征和应用 被引量:3 2024年 20世纪70年代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后,模因理论发展先后经历了“生物学隐喻阶段”“文化研究阶段”和2020年以来在AI技术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多模态智能化阶段”,具备人 的特征、可交互的新媒介“虚拟数字 人 ”成为第三阶段的新锚点。本研究在模因论视域下,对虚拟数字 人 进行了概念和特征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流行的虚拟偶像、数字 员工、虚拟主播等应用实践,论述模因是如何通过“虚拟数字 人 ”改变我们的信息加工方式、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为分析虚拟数字 人 的价值、应用、进化提供一个新视角。 张丽锦 吕欣关键词:模因论 一种应用数字 人 码链的统一接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数字 人 码链的统一接入方法,获取对应于第一主体的信息,通过异类接入途径获取到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主体的信息;识别物格编码介质获取对应于第一主体的信息:与产业码服务器对应的合伙人 的数字 人 标识信息;与产业码服务... 徐蔚教育虚拟数字 人 标准体系设计及其路径规划 2024年 虚拟数字 人 已成为教育数字 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亟需构建标准体系,以有效保障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此,文章厘清了虚拟数字 人 的概念,分析了其教育应用的独特之处,并从多个需求用例中提炼出教育虚拟数字 人 的标准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虚拟数字 人 标准化现状的调查,设计了教育虚拟数字 人 标准体系,并从顶层设计、面向未来、应用驱动、产学协同、跨学科整合、国际合作六个方面对教育虚拟数字 人 标准体系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规划。文章设计的教育虚拟数字 人 标准体系可为教育虚拟数字 人 系列标准的研制提供参考,而其路径规划可为虚拟数字 人 教育应用和创新提供指导,故推动了教育数字 化转型升级。 李青 刘勇关键词:数字教育 当至亲成为数字 人 :亲人 数字 化永生接受意愿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人 类一直在探索抵御死亡的方式。随着数字 永生概念的提出,生命延续的形式变得具象化。逝者AI等数字 亲人 技术作为数字 永生的形式,具有伦理问题与满足公众希冀的多重矛盾。本文基于分层回归分析,引入家庭代际关系作为调节变量,对公众对亲人 数字 永生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分析,情感价值和交互价值对数字 亲人 接受意愿起正向作用,且数字 亲人 的数字 化成长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风险之一。同时,家庭代际关系在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数字 亲人 技术接受意愿中起调节作用。 陈彦杉关键词:人机交互 AI数字 人 赋能电商直播 2024年 近年来,中国的 AI 数字 人 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字 人 直播确实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方式,为商家和创作者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创新。本文通过 AI 数字 人 技术、AI 数字 人 在电商直播的现状与应用领域、AI 数字 人 如何在直播展示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赋能,从 AI 数字 人 技术的发展到 AI 数字 人 如何赋能电商直播的全过程、全流程的研究。 刘记关键词:AI 数字人 虚拟数字 人 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高职教育是提升国家职业技能人 才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如教师资源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对于培养技能人 才至关重要。虚拟数字 人 技术是一项前沿技术,融合了人 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在高职教育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虚拟数字 人 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机,减轻教师负担,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黄国荣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 人工智能 高职教育 职业技能人才 课堂教学
相关作者
毕思文 作品数:180 被引量:439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字人体 地球系统科学 量子人体 数字人体微观研究 青藏高原 钟世镇 作品数:1,183 被引量:9,483 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解剖学 生物力学 应用解剖学 三维重建 临床解剖学 唐雷 作品数:118 被引量:1,188 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三维重建 数字化 虚拟中国人 中国数字人 数字化虚拟人体 原林 作品数:357 被引量:2,198 H指数:28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筋膜学 解剖学 经络 生物力学 虚拟中国人 王秀利 作品数:9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字人体 SARS疫情 研究方法 方法论 还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