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篇“ 教师职业枯竭“的相关文章
-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2021年
- 为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2811名中小学教师,使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施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较低,社会支持较高;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及是否为班主任的教师在职业枯竭感和社会支持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而个人成就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较低,社会支持较高,且两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 郑晓玲朱勇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
-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职业枯竭成因与对策被引量:1
- 2019年
- 职业枯竭会影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职业枯竭,既有学校与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的原因。避免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职业枯竭,需要为其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自身也需要学会关注自身成长。
- 王琪
- 关键词:心理咨询教师
- 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原因和后果
- 2018年
- 行业凶险与身心健康如影随形,教书也是高风险职业。老师需直面应接不暇的紧张,包括纷繁复杂的负担,朝令夕改的指示,动辄得咎的评价,缺乏社会认可的工作环境,班级管理的难度……紧张是一种个人资源受到威胁或丧失,相当长时间内从事证明是徒劳无益的活动的生理体验。教书是高度紧张的职业,从业者容易罹患职业枯竭。职业枯竭是持续过度紧张而引起的情绪、神经和身体的枯竭,损害身心健康状态,是对紧张的消极应对。它是构成千上万教师效率大打折扣的心理因素,当感觉精疲力竭,不能满足日常需求时就会发生。
- 蒋传珍
- 关键词:教师职业枯竭身心健康工作环境社会认可班级管理
- 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心理教师职业枯竭的应对策略被引量:1
- 2017年
- 高校心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除了履行心理咨询本职工作外,往往同时承担教学、科研、行政等多重工作角色,常常承担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心理疏导功能的角度,探讨在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心理教师职业倦怠和情感耗竭的应对之道,以期为高校心理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提供参考。
- 孙丽岩阳晓艳高英举吴春祥吴心灵
-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教师
-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7年
- 教师职业枯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和所教学生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了解中小学教师在职业枯竭中的性别、教龄、年龄等人口学因素的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并且对社会支持等相关因素的研究能够为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提出有效对策。
- 生继媛范会勇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
-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的元分析
-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对其心理健康、工作和所教学生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社会支持可能对职业枯竭有着缓冲作用。2005到2015年间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关系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分歧很大,相关系...
- 生继媛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
- 文献传递
- 高校计算机教师职业枯竭与应对策略研究
- 2014年
- 高校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高校计算机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从"职业枯竭"的定义入手,对高校计算机教师职业枯竭的特征、产生职业枯竭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 宿钦静
- 关键词:高校教师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IT教师职业枯竭预警研究
- 2014年
- 研究IT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建立预警BP模型。参考《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设计问卷,收集来自6所高校IT教师的98份问卷调查数据,使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将"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认知枯竭"和"个人成就感"四个变量进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建模。模型预测结果的识别率为100%,均方误差为0.0001。IT教师职业枯竭预警BP模型能够动态预测枯竭状态,为尽早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 周苏娟孟江蒋世忠杨润涛
- 关键词:预警BP神经网络
- 从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探究我国教师职业开发与管理
- 2013年
- 中小学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将影响青少年的正常成熟,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日渐深化,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问题也愈显突出。本文就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问题的成因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其应对措施,以促进教师职业的更加成熟和健康发展。
- 汪小凤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职业枯竭成因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为探讨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42名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原因及可能的改善方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工作中存在职业倦怠,其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工作负荷过重、学校不重视、校园心理突发事件处理及发展空间不足。高校应根据心理咨询教师工作的特点予以相应的政策以更好的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
- 郑亚楠胡雯
- 关键词:职业倦怠
相关作者
- 王鹏

- 作品数:520被引量:1,16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羞怯 中介作用 高中生 工作倦怠 工作压力
- 高峰强

- 作品数:270被引量:1,40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羞怯 中介作用 工作压力 工作倦怠 大学生
- 韩磊

- 作品数:110被引量:55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羞怯 中介作用 大学生 安全感 中介
- 姜能志

- 作品数:44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医生职业倦怠 医生 社会支持 职业倦怠
- 刘在花

- 作品数:85被引量:849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中学生 职业承诺 中介作用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