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篇“ 教养态度“的相关文章
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影响:基于父母教养态度的异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提出青少年创造力与师生关系和父母教养态度紧密关联,父母教养态度调节上述影响过程。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社会与情感能力项目(SSES)中国苏州的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数据为分析样本,研究发现:(1)在控制学生的个人、家庭、教师和学校因素后,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创造力自我概念水平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当父母的教养态度越趋向理解型时,师生关系对学生创造力自我概念水平的积极效应越强,而惩罚型父母教养态度不产生上述影响。基于此,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高水平互动,父母以理解的教养态度对待青少年,同时从整合的视角探索家校沟通的必要性,为个体创造力的发展构筑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邓丽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养态度家校沟通创造力
不同家庭性别模式下社会适应的代际传递:性别角色教养态度的中介作用
2024年
目的:考察不同家庭性别模式下,父辈社会适应对子辈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适应量表、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量表对1749名初一至高三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所有性别模式家庭的父母的社会适应水平均高于子女,而双亲共同养育家庭父辈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量表得分最高;(2)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在父辈社会适应与子辈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单亲异性家庭父辈社会适应对其性别角色教养态度的预测作用大于同性与双亲家庭,单亲同性家庭父辈社会适应对子辈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大于双亲家庭。结论: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在父辈社会适应与子辈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中介模型在不同家庭性别模式中存在差异。
陈羿君程心怡
关键词:社会适应代际传递
父母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对学生学习状况最直接的反映,同时也是父母、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探讨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父母的教育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父母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是影响中...
朱姚穆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RASCH模型
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023年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是个人成长、成人、成才的基础,也是家庭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结构等变量,较少关注家庭性别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为切入点,探讨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开展良好的家庭性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邹欣茹谢晴谭睿灵岳畅
关键词:性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
教养态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代际共同养育关系的中介作用
代际联合抚养已成为我国日渐主流的家庭抚养形式,近80%的城市家庭祖辈参与儿童的教养。由于成长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祖辈与父辈在共同养育儿童时容易在教养态度和对儿童的感知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基于共同养育生态模型,从多报告者的视角...
陈若浠蔺秀云
关键词:教养态度
幼儿绘本中父亲角色的教养态度及亲子关系特点——基于Nvivo11.0的编码分析
2023年
为了认识幼儿绘本中父亲角色的教养态度及亲子关系特点,采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对41本具有明显父亲角色特点的绘本内容进行编码,编码分为教养态度与亲子关系两大节点,进一步将树状节点中带有明显正负倾向节点分别列出积极和消极的父亲角色特点两个次节点。结果发现:幼儿绘本中积极的父亲角色呵护幼儿身体较多,而心理安慰较少;积极的父亲角色既能以成人身份与幼儿互动,也能以同伴身份与幼儿互动;而消极父亲角色控制幼儿行为较多,亲子关系紧张且缺少陪伴。因此,建议家庭选择积极父亲角色绘本,注重对幼儿心理呵护及情绪情感表达;托幼机构应多种措施并举,加强父亲育儿参与及增强父亲育儿信心;同时,绘本创作应设立多元化父亲形象,注重与幼儿平等对话并呈现良好亲子关系。
余丽丽郭慧雪
关键词:幼儿绘本父亲角色教养态度亲子关系
农村高中新生家庭教养态度与生涯准备度相关研究
2022年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杭州市某地区农村高中新生的家庭教养态度与生涯准备度进行了研究,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C)》《生涯发展准备度量表》对477名高中一年级新生进行实测,结果显示:农村地区高中新生的生涯准备度水平在生涯抱负这一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而在生涯资讯维度上得分相对较低;农村地区的家庭教养态度普遍存在问题;干涉型教养态度与生涯准备度呈显著正相关;干涉型、矛盾型、不一致型、期待型父母教养态度与生涯抱负呈显著负相关。
田华
关键词:高中学生亲子关系
父母的消极教养态度对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 自尊的中介作用 ——以韩国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本研究试图从父母的消极教养态度对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审视自尊的中介作用。为此,利用韩国儿童与青少年(KCYPS 2018)的调查资料,对2607名小学生的资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拒绝、强迫、非一致教养等消极教养态度程度越高,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包括攻击性、注意力等外显性问题行为和身体症状、抑郁、社交退缩等内隐性问题行为)越多;(2)父母消极教养态度既直接正向影响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也通过负向影响自尊间接地影响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3)自尊在父母消极教养态度和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基于这些结果,从预防和治疗因父母消极教养态度而产生的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儿童自尊的实践方案,以期对我国儿童教育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倪丽梅
关键词:父母自尊
幼儿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的差异性——来自苏州市两所幼儿园的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性别角色的分化在幼儿阶段已经出现,父母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344名幼儿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整体上较为刻板,在对子女教养态度与标准方面尤为突出;对女孩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趋向灵活,但对男孩的仍较为刻板;父母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不受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的影响,仅收入水平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资源的分配。
王肖肖杨梦萍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教养态度
小学生家长教养态度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小学生艺术教育为例
2020年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父母教养态度的直接影响。而小学生家长的教养态度有着复杂的构成,包括家庭教育情感、家庭教育认知、家庭教育行为等。以小学艺术教育为例,有的家长持有积极的教养态度,而有的家长持有消极的教养态度,这也是小学生艺术素养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小学生在艺术教育上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探究小学生家长教养态度的影响因素,在这个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家长形成良好的教养态度
宋丽莹宋汝洲
关键词:家长教养态度影响因素艺术教育

相关作者

陈会昌
作品数:276被引量:2,947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儿童 孩子 气质 父母 社会适应
李洪曾
作品数:85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 幼儿 孩子
陈羿君
作品数:44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游戏治疗 焦虑情绪 性别角色 大学生
赵阿勐
作品数:142被引量:476H指数:10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医学生 医学院校 精神病学
姚本先
作品数:588被引量:3,542H指数:28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问卷编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