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牙本质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作为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和疾病,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比较Regesi生物活性材料、Gluma脱敏剂和可乐丽菲露Clearfil SE Bond两步法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程度及耐久性的差异,为其用于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体外实验中,用离体牙制作牙本质敏感模型,根据脱敏材料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人工唾液组;A组:Regesi组;B组:Gluma组;C组:Clearfil SEBond组),通过SEM观察脱敏剂作用后,4组牙本质敏感模型的形貌及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分析对比其脱敏效果的差异,并通过耐磨性实验,分析材料间脱敏效果持久性之间的差异及表面硬度的差异。结果:SEM观察可见A、B、C组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其中A组封闭效果最好,较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耐磨性实验前后,A组的表面硬度均高于其他三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egesi生物活性材料较Gluma脱敏剂和Clearfil SE Bond两步法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程度及耐久性能更佳,能更好地治疗牙本质敏感症。
目的:研究登士柏多功能纳米粘接剂(Dentsply Prime Bond Universal)对楔缺导致的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牙本质过敏的患者86例,患牙共172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3例,86颗)和对照组(43例,86颗),观察组给予Dentsply Prime Bond Universal治疗,对照组给予格鲁玛脱敏剂(Gluma)治疗,分别应用Dentsply Prime Bond Universal、Gluma对过敏区进行脱敏处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治疗后即刻、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18个月)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97.67%vs 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18个月复查,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3.02%vs 75.58%、90.70%vs 69.77%、87.21%vs 7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VAS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ma和Dentsply Prime Bond Universal的即刻脱敏均有效,但6个月以上的疗效,Dentsply Prime Bond Universal优于Gl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