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9篇“ 政策执行偏差“的相关文章
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与治理路径——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
2025年
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是制约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发展的现实梗阻。对执行偏差进行有效矫正和治理是破解家庭医生发展困境、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突破口。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构建家庭医生政策产生执行偏差的分析框架。政策内容模糊极易诱发基层执行者的本位主义行为,而不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家庭医生变通执行创造了机会空间。就医观念固化和政策对话缺失使得医患双方之间的有机互动难以维系。面对资源禀赋不足,政策环境发展滞后的现实情境,基层执行者不得不寻求变通执行的策略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走样最终导致家庭医生政策功能被弱化。未来应从提升政策质量、完善激励约束、增进政策认同、优化资源配置等维度对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进行有效纠正和综合治理。
蒲新微李欣悦
关键词:政策执行偏差
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执行偏差及治理——基于“主体—情境—行动”分析框架
2025年
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保护传承的高质量发展中,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的有效实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解析吉登斯的社会情境理论基础上,构建“主体—情境—行动”分析框架,对Z省S县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执行偏差的生成机制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在县级文化职能部门的自保式执行、县级体育协会组织的变通式执行、非遗评审专家的形式化执行政策执行主体表征的驱动下,经受特定情境张力的政策执行主体相应表现出“不出事策略”、自利性行为和协同惰性行为等行动逻辑,从根本上造成了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执行偏差。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维护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制度化执行的合法性、加强认定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机制、健全认定政策执行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等策略。
王继帅王继帅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代表性传承人
双重压力下政策执行偏差的生成逻辑:问责与适应性的共同作用——对内蒙古东部J区的案例分析
2025年
基层政府作为代理方能否对政策进行有效实施是政策执行研究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着重探讨了与政府执行主体相关的因素,但很少将政策执行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运作过程加以讨论,尤其是忽视了政策执行的客体环境中政策适应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深远影响。内蒙古东部J区小额信贷发放的执行困境表明,上级问责压力与政策适应性会对基层执行效果产生双重影响。基层干部承受双重压力,应对问责考核时采取观望、低效、变通、转移方式,最终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发现:基层干部的执行偏差是问责压力与政策适应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蕴含着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不同阶段的多重策略选择逻辑。
贾小荷
关键词:政策执行偏差
县管校聘政策执行偏差表现及改进策略研究——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
2025年
“县管校聘”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以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县管校聘政策执行偏差发现,这种偏差主要体现在政策社群政策模糊、府际网络联而不和、生产者网络执行损耗、专业网络支持缺位以及议题网络的需求被忽视等方面。为确保县管校聘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在实践层面落地实施,政策社群要“政策落地”:填充政策缺漏,增强落地依靠;府际网络要“管理落地”:纵向高位管理,横向加强竞争;生产者网络要“执行落地”:优化轮岗机制,保障教师权益;专业网络要“指导落地”:完善理论架构,增强实践指导;议题网络的“需求落地”:培育核心素养,坚持全面发展。
余春花王中华
关键词:政策网络理论教育公平教育管理教师教育
师德惩处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2024年
事先预防、事中惩处、事后补救,是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师德惩处作为关键的负激励手段,理应成为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最后防线;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德惩处的政策执行出现了种种偏差,主要表现为重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及学校作出处罚轻教师参与、重部分显性失范行为的处罚轻几乎所有隐性失范行为的处罚、重结果颁布轻后续教育,可能导致教师忽略师德认知、降低师德情感、减弱师德意志,从而降低师德惩处防治师德失范行为的效果。推行协同治理,保证师德惩处政策执行的合理性;采取分类治理,增强师德惩处政策执行的科学性;赋能全程治理,提高师德惩处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有助于矫正政策执行偏差,更好地发挥师德惩处功能。
杨炎轩秦凯琛
目标群体能被忽视吗:政策执行偏差导因个案研究
2024年
政策执行偏差成因研究,往往重政策执行主体,轻目标群体,缺乏对目标群体引致政策执行偏差的行为表现、方式、逻辑等的深入探讨。西部某省水库建设案例表明,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的理性选择及其行为逻辑,揭示出制度的非均衡发展状态,事实上也构成了政策执行偏差的双重导因。为预防和规避政策执行偏差,应付诸对应性措施:针对政策执行主体加强其监督方角色,敦促责任主体从单位或集体变成个人,建立健全监督体系。针对目标群体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
任国琴黄辉祥
关键词:政策执行主体制度非均衡政策执行偏差
论驾培管理领域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诱因与对策
2024年
公共政策一直是政府部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抓手,正确的政策及有效的执行,可以为规范行业发展,甚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良好的效果,反之,政策失误或执行不力,产生偏差,将导致一定的恶果。政策执行偏差的不利影响,包括制定成本的浪费、预期效益的减弱等,可能会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严重影响,更可能对未来的管理产生阻碍。
郭瑾
关键词:社会公共事务政策执行偏差执行不力公共政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以T县为例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截至2020年底,三年行动方案的任务目...
李响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执行偏差
高势能政策执行偏差的困局及其秩序破解——基于医改政策执行的观察被引量:6
2024年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任务与体制基石。诸多医改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势能,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产生偏差,政策执行结果与初衷偏离甚至相悖。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机制解释力不足。本文从高势能政策的本质入手,提出秩序维度的思考,认为高势能政策普遍旨在重构秩序,而政策执行偏差就来自于“自发秩序”向“自觉秩序”转化过程中的秩序困境。本文首先从类型学意义上,界定政策执行偏差包括“逆执行”、“形式执行”和“弱执行”三种主要类型,相应选择公立医院规模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三项代表性政策进行分析,并与“有效执行”的三项政策案例进行比较,提炼高势能政策执行偏差秩序视角的理论解释。认为高势能政策有效执行需要共享价值、结构功能与激励契约三项秩序要素的适配和共生,否则自觉秩序就不会生长,政策执行就会产生偏差。高势能政策不能只满足于制定环节的价值理性,还要关注执行环节中关键秩序要素能否统合支撑秩序范式转化。
曹琦严则金
关键词:政策执行偏差医改政策自发秩序
农村高价彩礼治理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2024年
高价彩礼困扰了许多农民家庭,不仅导致“代际剥削”“因婚致贫”“因婚致债”等社会问题,还严重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内容、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维度进行审视,发现政策内容虚化泛化、政策执行者能动性不足、部分群众政策认同感偏低、政策执行环境复杂是导致农村高价彩礼治理政策执行时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唯有增强治理政策的可执行性,提高政策执行者的主体性与执行力,强化农民群众的政策认知,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才能有效矫正高价彩礼治理政策执行偏差,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张志胜杨善文
关键词:政策执行偏差

相关作者

周云
作品数:26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民众 职业决策困难 政府信任 公众 政策执行偏差
刘建平
作品数:81被引量:551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内隐联想测验 心理 性别刻板印象
隋国利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农村低保 政策执行偏差 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
赵方杜
作品数:30被引量:244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身体 身体规训 齐美尔 实证研究 社会政策
李戈
作品数:3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地方政府 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 网络舆论 政府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