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篇“ 放射线损伤“的相关文章
- 一种预防放射线损伤的多功能开口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放射线损伤的多功能开口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旋转座、外开口塞、内开口塞以及螺杆,所述外开口塞和所述内开口塞均为圆锥形,所述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外开口塞尾部,所述外开口塞中部设有锥形的容纳腔,所述内开口塞上...
- 严香凤刘奕康
- 人脂肪干细胞对放射线损伤大鼠唾液腺的修复作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ADSCs)移植对于促进放射线损伤大鼠唾液腺分泌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放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其中,实验组和放射组腹腔麻醉后颌下腺区域接受18 Gy X射线照射,对照组只麻醉不照射。照射后第2天实验组接受hADSCs移植(1×10 6个),放射组腺体内注射等体积的PBS溶液。照射后第8周测量各组颌下腺唾液流率,处死大鼠剖取颌下腺,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HE和TUNEL染色后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果放射8周后对照组大鼠唾液流率为(20.77±5.16)μl/min,放射组大鼠唾液流率为(11.23±10.10)μl/min,实验组大鼠唾液流率为(15.92±5.41)μl/min。HE染色显示放射组颌下腺细胞变性水肿,部分细胞坏死,血管充血。实验组仅见部分细胞水肿和血管充血。TUNEL染色结果见放射组颌下腺内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实验组颌下腺见少量凋亡细胞。结论hADSCs移植能够促进放射损伤大鼠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 李辰阳宏林时函
- 关键词:人脂肪干细胞唾液腺放射线损伤
- 改良经椎弓根穿刺方法在椎体成形术中减少放射线损伤作用的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方法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减少X线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01—2014-12采用KP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的42例(50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0例(24椎)行传统经双侧椎弓根穿刺入路(传统组),22例(26椎体)行改良经双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改良组)。结果 2组均穿刺成功。2组X线总投照次数、骨水泥渗漏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无操作者被动X线投照,术中局部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椎弓根穿刺方法可显著减少术中术者被动放射线损伤,穿刺简单实用。
- 王兆红姜效韦马超戴维享伦智法拾坤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放射线损伤
- 树脂粘结剂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粘结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结系统(PB)和自酸蚀粘结系统(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0个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n=5)。P1、G1为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60Co照射;PR、GR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照射完成后,PR、P1组用PB粘结;GR、G1组用GB粘结,然后用扫描电镜及万能材料测试机分别对其粘结界面和微拉伸粘结强度(MBS)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牙釉质MBS P1组低于PR组(P=0.00);G1组与GR组比较P>0.05。两种粘结系统间比较,牙釉质MBS PR组高于GR组(P=0.00);P1与G1组比较,P>0.05。扫描电镜下,4组样本的拉伸断裂模式多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断裂模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R组牙釉质与粘结剂形成的混合层厚度均匀,而P1组混合层厚度不均匀,树脂突结构紊乱。G1组的混合层较GR组薄,仅少量树脂突形成。结论:PB和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MBS均降低,二者效果无明显差别。
- 冯青向荣李佳亿陈文霞
- 关键词:放射线牙釉质
- 树脂粘接剂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粘接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接系统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的粘接效果。方法:将20颗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暴露牙本质面,随机分成4组(n=5):P R和G R为对照组,P1和G1为实验组。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照射。选用全酸蚀粘接系统Prime&Bond NT(PB)对P R,P1组,自酸蚀粘接系统(G-Bond,GB)对G R、G1组进行粘接,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及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微拉伸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P1和G1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其对照P R和G R组(P<0.01);P1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高于G1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P1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厚度较对照组薄,树脂突长与牙本质小管结合不紧密,有细小树脂突侧支形成。G1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厚度较对照组薄,未见树脂突及树脂突侧支形成。结论:放射线损伤可降低PB以及GB与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但PB的粘接强度仍高于GB。
- 冯青向荣李佳亿陈文霞
- 关键词:放射线牙本质粘接微拉伸粘接强度
- 干细胞对放射线损伤大鼠唾液腺的修复作用研究
- 唾液腺功能低下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常见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表现为唾液腺损伤所致的唾液分泌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对于唾液腺功能低下只能采取多饮水等对症措施,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
- 陈凤山熊雪妍王青
- 关键词:唾液腺功能放射线
- 树脂粘结剂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粘结效果的实验研究
-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结系统和自酸蚀粘结系统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0颗新鲜完整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P、P、G、G,每组5颗。其中P、G为对照组,P、G为实验组。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Gy的照射,照射...
- 冯青向荣李佳亿陈文霞
- 关键词:放射线牙釉质粘结微拉伸粘结强度
- 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损伤的犬下颌骨微血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放疗后犬下颌骨微血管的修复作用,为临床防治放射性骨坏死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荧光观察实验Ⅰ组、实验Ⅱ组与对照组CD34的表达。运用低强度超声对其进行治疗,并通过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实验Ⅰ组(超声治疗10d,20d,30d)、实验Ⅱ组(未用低强度超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的建立了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CD34呈强阳性表达,实验Ⅰ组呈阳性表达,实验Ⅱ组呈弱阳性表达;MVD检测结果显示实验Ⅱ组呈弱阳性表达,实验Ⅰ组的微血管密度为:10d组(4.04±0.77),20d组(6.22±0.65),30d组(7.13±0.43);实验Ⅱ组为3.85±0.89;与对照组为7.41±0.45。统计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损伤后骨组织内的微血管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 陈磊吴高义王昭领朱国雄
-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放射性骨坏死微血管密度
- 放射线损伤对小鼠嗅上皮细胞凋亡和再生的影响
- 目的
建立放射线损伤嗅黏膜的小鼠动物模型;研究放射线损伤后小鼠嗅上皮细胞凋亡和再生情况,探讨放射治疗导致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为嗅觉障碍的基础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方法
1、建立放...
- 何观文
- 关键词:嗅觉障碍发病机制嗅上皮嗅感觉神经元凋亡
- 放射线损伤对小鼠嗅上皮细胞凋亡及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放射线损伤后小鼠嗅上皮细胞凋亡和再生情况,探讨放射治疗后嗅觉障碍的致病机制。方法以4Gy的X射线照射小鼠鼻部,建立放射线损伤小鼠嗅黏膜的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第1,3,6,12,60天分批处死动物取材;TUNEL法检测嗅上皮中细胞凋亡,BrdU掺入免疫组化检测基底细胞再生。结果放射线损伤后小鼠嗅上皮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1),基底细胞再生也相应增多(P<0.01),但再生细胞少于凋亡细胞(P<0.01)。结论放射线损伤可促进嗅上皮细胞凋亡及基底细胞再生,但再生细胞少于凋亡细胞,二者失衡可能是放射治疗后嗅觉障碍的致病机制之一。
- 何观文陈志宏肖文惠
- 关键词:嗅上皮凋亡嗅觉障碍
相关作者
- 冯青

- 作品数:33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HU 牙列缺损 种植体 牙釉质 骨质疏松大鼠
- 陈文霞

- 作品数:144被引量:35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牙髓 变形链球菌 牙髓细胞 根尖倒预备 年轻恒牙
- 向荣

- 作品数:12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釉质 HU 放射线 牙本质 骨质疏松大鼠
- 李宁

- 作品数:132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负极 形状记忆效应 铜 冷轧 制备法
- 王振中

- 作品数:1,568被引量:5,914H指数:34
- 供职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中药组合物 桂枝茯苓胶囊 指纹图谱 热毒宁注射液 银杏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