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第七大常见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案。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是一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的难治并发症,常表现出颌骨坏死和软组织暴露。当前ORNJ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仍具有挑战性。该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为部分切除坏死颌骨结合骨皮瓣重建。但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思路被用于治疗该疾病,对于程度较轻的放射性颌骨坏死,治疗理念趋于保守。本文主要归纳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放射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其正确摆放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需要在保证患者安全舒适、不损伤其神经和血管的基础上充分暴露术野,方便手术医生的操作〔1〕。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ORNJ)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2〕,最常见的晚期损伤是颈部纤维化,患者颈部僵硬如同石板一般且运动受限,该现象称之为"冰冻颈"〔3〕。寰椎转移癌是指从其他系统或部位生长的原发癌,通过循环系统转移到寰椎〔4〕,可导致颈椎活动受限,影响头颅旋转运动〔5〕,还会压迫延髓导致高位颈脊髓损害,甚至呼吸肌瘫痪而危及生命〔6,7〕。此类患者的手术体位护理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该院2021年9月收治1例患者,舌癌术后多次放疗致右下颌骨坏死,右下颌巨大瘘口伴流脓及骨面暴露合并"冰冻颈",同时,该患者因寰椎转移癌导致颈椎活动受限,头偏向右侧,不能左右转头,仅靠转身代偿。现患者须行右下颌骨坏死切除同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封闭下颌瘘口,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了暴露术野,需要摆放的手术体位为侧头仰卧位,头偏向左侧,但由于患者体征的特殊性,决定了该手术体位的困难性和代表性,患者头部不能旋转和屈伸,颈部僵硬,若强行扭转容易引起颈椎骨折或寰椎肿瘤压迫颈脊髓造成高位截瘫,危及生命。为了防范手术过程中的体位风险和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该科针对此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体位护理方案,为颈部活动受限患者行口腔颌面部手术体位摆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目的:构建预测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ORNJ)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评估其预测能力。方法:纳入1993年3月-2014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手术治疗的507例ORNJ患者作为建模组,另纳入2000年1月-2021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手术治疗的112例ORNJ病例作为验证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包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RNJ患者并发SSI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ORNJ患者并发SS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放疗间隔时间≤2年、开口度≤1 cm、术前感染程度、手术方式是ORNJ患者并发SSI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其在建模组与验证组的Harrell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745和0.751;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在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ORNJ患者并发SSI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6(95%CI:0.6934~0.7959)和0.7514(95%CI:0.6556~0.8473)。结论:结合性别、放疗间隔时间、开口度、术前感染程度、手术方式等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准确地预测ORNJ患者术后围术期发生SSI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ORNJ)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口腔医学所面临的难题。随着对ORNJ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认识逐渐深入,ORNJ的治疗手段不断完善。同时ORNJ分类分期系统的建立及临床诊疗共识的发布,使ORNJ的临床诊治逐步统一和规范,提高了我国ORNJ的诊治水平。本文对ORNJ诊治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对ORNJ诊疗和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目的探讨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ORNJ患者95例,采用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FACT-H&N)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问卷调查。了解ORNJ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ORNJ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79.99±15.72)分,处于较低水平,生存质量共性模块评分指标值高于特异模块评分指标值,共性模块各维度得分由低至高依次为: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严重张口困难(Ⅲ级及Ⅳ级)、原发疾病病程3~5年及6~10年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356,提示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35.6%。结论 ORNJ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其中头颈部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张口困难(张口度<1cm)患者张口度越小,原发疾病病程(3~5年)越长的患者生存质量越差,而社会支持越好的患者其生存质量越好。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疾病发展的特点给予前瞻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