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8篇“ 支架血栓“的相关文章
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形成的腔内影像学研究进展
2024年
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显著提升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随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关注,其中支架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医师关注的焦点。腔内影像技术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临床型支架血栓的发生,还使得那些通过传统冠状动脉造影难以发现的亚临床支架血栓得以更多地被识别出来,这些血栓通常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和表现。本文作者综述了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形成的腔内影像学研究进展,以期为应用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探索亚临床支架血栓的临床意义提供参考。
高之婧美合日阿依·约麦尔叶飞黄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血栓
一种双支架血栓捕获支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支架血栓捕获支架装置,装置包括:编织支架、切割支架、第一显影环、输送管、输送管接头、推送管。输送管接头安装固定于输送管一端,推送管按顺序贯穿输送管接头和输送管,沿送管轴向延伸,连接于切割支架的一端;...
石松林周而辰李志刚王国辉
一种双支架血栓捕获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支架血栓捕获装置。本发明的双支架血栓捕获装置,包括输送管、推送管、外层支架和内层支架;所述输送管具有容纳所述推送管的内腔;所述外层支架通过所述推送管的拉引预收缩在所述输送管内;所...
石松林周而辰李志刚王国辉
一种双支架血栓捕获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支架血栓捕获装置。本发明的双支架血栓捕获装置,包括输送管、推送管、外层支架和内层支架;所述输送管具有容纳所述推送管的内腔;所述外层支架通过所述推送管的拉引预收缩在所述输送管内;所...
石松林周而辰李志刚王国辉
1204例冠状动脉支架血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抗血小板治疗和预后。方法: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08-01-01至2016-12-31期间冠脉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患者1 204例,比较急性支架血栓组(<24小时,n=106)、亚急性支架血栓组(24小时~30天,n=206)、晚发支架血栓组(> 30天~1年,n=268)、极晚发支架血栓组(> 1年,n=624)患者的临床特点、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急性支架血栓组的左前降支发生支架血栓的比例(51.9%)最高。而极晚发支架血栓组中,左心室射血分数<50%(28.2%)及糖尿病患者的比例(34.1%)较高。在确诊支架血栓时,急性支架血栓组均在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96.5%亚急性支架血栓和94.5%晚发支架血栓患者正在使用双联或三联抗血小板治疗;95.2%的极晚发支架血栓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单用抗血小板药物。随访期间,四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高达23.6%、26.7%、26.3%和18.9%。结论:绝大多数冠脉支架血栓患者都在接受规范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发生支架血栓患者的预后较差。
张晓江颜红兵祖晓麟王成刚迟云鹏赵林张铭汪国忠赵全明
关键词:支架血栓抗血小板治疗长期预后
基因测试和血栓弹力图对减少PCI术后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支架血栓形成中的价值对比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血栓弹力图和基因测试(CYP2C19)在评估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中氯吡格雷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本研究中,共入选10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且支架...
阿梅(KEMWHOUA YOUSSA ARMEL)
关键词:支架血栓形成支架内狭窄血栓弹力图CYP2C19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与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与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ACS患者80例,PCI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围术期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与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两者单独和联合预测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结果:8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5%(7/80)和18.75%(15/80)。患者术后7 d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脂蛋白a降低(P<0.05)。出现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围术期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脂蛋白a升高(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围术期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与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7 d血清白蛋白联合脂蛋白a水平检测预测其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准确性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和0.865。结论:ACS患者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与其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可作为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评估的参考指标。
刘录恒张树远刘艳菲
关键词:脂蛋白A支架血栓心血管事件
置入DES与BMS病人术后支架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置入病人术后各期支架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42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置入支架的不同,分为DES组(320例)和BMS组(100例),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半的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心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和缺血性靶血管重建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期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每搏量(SV)、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左室短轴缩短率(LVP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DES组病人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和缺血性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明显较BM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置入支架后24h内和24h至1个月内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ES组在置入后1个月至1年内和置入1年以上支架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糖尿病史、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情况、支架的类型、直径、数量和长度是影响支架血栓发生的因素。结论 DES虽可降低PCI术后再狭窄和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但晚期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却较BMS高,提示DES置入病人更应重视术后抗血小板等相关药物的应用。
黄自明郭观华彭俊林明锻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洗脱支架裸金属支架血栓
雷帕霉素相关支架研究进展及其与支架血栓被引量:2
2016年
随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及适应证范围的扩大,在第一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之后,越来越多的新型雷帕霉素相关支架将应用于临床。这些支架在保留SES良好的抗再狭窄作用的同时,以各种方式改善内皮化,减少SES的不良反应。雷帕霉素及相关支架支架植入后抗再狭窄,改善病人生存状态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抗增殖药雷帕霉素本身造成再内皮化延迟及其他引起血栓形成的因素亦应引起重视。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雷帕霉素相关支架的研究进展,并对雷帕霉素及相关支架引起血栓的因素做了论述。
袁玲聂卫
关键词:雷帕霉素洗脱支架雷帕霉素血管内皮支架血栓
一种治疗心脏支架血栓形成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脏支架血栓形成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制成:红芪10份、柴胡10份、丁香5份、血竭5份、荔枝核10份、黄芪10份、葛根5份、两面针5份、大血藤10份、玉米须30份。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有益...
林晓静张静

相关作者

马长生
作品数:1,252被引量:7,694H指数:3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患者 导管消融术
聂绍平
作品数:390被引量:2,294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运重建
颜红兵
作品数:375被引量:2,586H指数:23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吕强
作品数:186被引量:1,019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刘小慧
作品数:138被引量:808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预后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导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