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73篇“ 支架植入治疗“的相关文章
- 药物球囊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药物球囊(PEB)与普通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植入自扩张金属支架(BMS)治疗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狭窄性病变后再狭窄风险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患者(56处病变)分为PEB+BMS组和PTA+BMS组。首要终点为12个月后再狭窄,次要终点是病变血运重建或截肢后恢复。分析比较长病变(>100mm)与短病变、真腔与内膜下入路的优劣。结果PEB+BMS组和PTA+BMS组的平均病变长度分别为(93.12±57.34)mm和(96.02±61.1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与PTA+BMS组相比,PEB+BMS组在1年内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中均无截肢者。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及技术途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PTA+BMS治疗股浅动脉病变相比,PEB+BMS能显著降低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的风险,且该效果不受病变长度和再通技术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胡晓林陈卫
-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股浅动脉
-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
- 2025年
-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计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统计下肢血栓清除率、患肢血栓复发率、支架通畅率、下肢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如出血、死亡、肺栓塞、支架折断和移位等。结果:125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清除程度Ⅰ级8例(6.4%),Ⅱ级10例(8.0%),Ⅲ级107例(85.6%)。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12、24、36个月患肢血栓复发率分别为8.48%、8.93%和10.91%,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52%、91.07%和89.09%,PTS发生率分别为5.08%、5.36%和6.36%,且均为轻度PTS。未出现如死亡、大面积肺栓塞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安全性事件,未出现因支架折断等特殊情况再次入院干预事件。结论: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能迅速清除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下肢静脉血流,中远期支架通畅率高,PTS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陈春伦邱宸阳沈兰朱人大周华吉张鸿坤
- 关键词:支架植入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
- 胆管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支架植入治疗中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胆管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植入治疗中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植入支架材料的不同将80例胆管癌ERCP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分为金属组和塑料组,每组40例,金属组患者采用金属支架,塑料组患者采用塑料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黄疸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支架使用情况。结果金属组患者的黄疸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与塑料组患者的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2周,两组患者TBIL、D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支架植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与塑料组患者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组患者支架堵塞率、胆管狭窄复发率均低于塑料组,支架通畅时间长于塑料组,支架使用费用高于塑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支架植入治疗胆管癌时,金属支架、塑料支架均可达到良好的黄疸治疗、肝功能改善效果,但金属支架的支架堵塞率、胆管狭窄复发率更低,支架通畅时间更长。
- 张春芬王保永闫一帆
- 关键词:胆管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支架植入金属支架塑料支架
- PTC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对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5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TCA联合支架植入手术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4例直接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即发病后2~10 h内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41例择期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即发病后7~13 d内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左室重构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心功能指标、神经内分泌因子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术前,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D-D、内皮素-1(ET-1)、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术前,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MI患者临床治疗中,直接行PTCA术联合支架植入较择期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更能有效抑制左室重构,可能与前者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神经内分泌、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更具优势有关。
- 仲青李冬灵邢程王建利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左室重构
- 内窥镜辅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术后再阻塞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观察内窥镜辅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术后再阻塞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鼻泪管术后再阻塞患者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泪道再通术,干预组采用内窥镜辅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泪液弯液面高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患者的泪液弯液面高度均下降,干预组术后1周、1月、3月分别是(0.22±0.08)mm、(0.24±0.10)mm和(0.25±0.11)mm,小于对照组的(0.28±0.10)mm、(0.30±0.12)mm和(0.32±0.14)mm,P<0.05。3)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鼻泪管术后再阻塞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泪液弯液面高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推荐优先选用。
- 刘猛
- 关键词:内窥镜鼻泪管支架植入术
- 机械取栓序贯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序贯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4例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各37例,A组采用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序贯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B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序贯颅内动脉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A组机械取栓次数、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均优于B组,一次性取栓成功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2b级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7 d、14 d时NIH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再闭塞,两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病死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中,采用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序贯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术中取栓次数、提高一次性取栓次数、缩短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
- 胡华龙蒋烽烽
- 关键词:机械取栓颈动脉支架
- 内镜下胆道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价内镜下胆道射频消融(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RF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镜中心行ERFA治疗MBO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记录并统计分析病例临床特征、操作情况、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支架通畅时间、临床成功率、早期不良事件。结果纳入的12例病例中,操作时间为(39.5±17.5)min;获得临床成功的患者8例(66.67%);OS为3~27个月,中位OS为4.5个月;总体支架通畅时间为1~6个月,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3个月;不良事件中3例(25.00%)患者术后出现胰腺炎,1例(8.33%)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例(8.33%)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胆管炎,1例(8.33%)患者发生术中出血。结论ERF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MBO临床成功率高,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胆道支架通畅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前预防性抗感染、术后及时抗感染治疗、规范操作过程均可降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样本量小,故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ERFA治疗MBO的疗效和安全性。
- 王馨祎王林恒高霞贺海艳孟捷
-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胆道支架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单组率meta分析
- 张冬梅
- ESWL联合输尿管支架植入治疗老年肾结石疗效及肾功能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研究老年肾结石治疗时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2例老年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ESWL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联合输尿管支架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结石排除周期,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结石排除周期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联合输尿管支架植入治疗对于提高老年肾结石患者一次性碎石率,促进结石在短时间内成功排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影响,同时这一治疗方案也能够保障患者的肾功能,避免肾功能受损,进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度。
- 李卿英尹博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支架肾功能
- ^(125)I放射性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与单纯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联合组[^(125)I(iodine)粒子条+胆道支架]及常规组(单纯胆道支架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MBO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且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序贯行胆道支架植入的128例(联合组70例、常规组58例)MB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PTCD术中获取胆汁,术后监测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情况,分析2组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术后总胆红素下降速率、支架通畅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2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8.6%;P>0.05);WBC(blood cell count)计数>10×10^(9)/L者较WBC计数≤10×10^(9)/L者,PTCD术中胆汁阳性率相对更高(48%∶26.2%;P<0.05);本研究共39例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病原体构成比居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3例(32%)、大肠杆菌9例(22%)、铜绿假单胞菌7例(18%)。联合组术后总胆红素下降速率相对更快(7.1 d∶11.2 d;P<0.05);联合组及常规组的胆道支架中位通畅时间分别为5.9个月(95%CI:5~7个月)、2.6个月(95%CI: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组未增加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安全性高;PTCD术前WBC计数>10×109/L者胆汁阳性率更高,该类患者建议及早使用抗生素;胆道常见病原体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 陈丽陈敏江陈敏江谢艳茹任建敏纪建松
-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道支架
相关作者
- 金泳海

- 作品数:133被引量:682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栓塞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
- 樊宝瑞

- 作品数:42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 清除装置
- 何旭

- 作品数:213被引量:1,29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放射学 溶栓治疗
- 陈亮

- 作品数:489被引量:2,532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 静脉血栓形成 放射学
- 宋进华

- 作品数:149被引量:747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