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2篇“ 播量“的相关文章
播量对凉山州高寒山区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筛选凉山州高寒山区燕麦的适宜播种量,助力凉山州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以梦龙燕麦为参试材料,设置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225 kg/hm^(2)4个播量水平,于2023年4月在凉山州布拖县开展生产性能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参试燕麦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对不同播量水平下燕麦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燕麦生产性能随播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播量为180 kg/hm^(2)时生产性能最佳,不同播量水平的燕麦生产性能排序为180 kg/hm^(2)水平>135 kg/hm^(2)水平>225 kg/hm^(2)水平>90 kg/hm^(2)水平。本研究表明,凉山州高寒山区燕麦播量以180 kg/hm^(2)较为适宜,可作为该地区主推燕麦播种量。
冯华昊冯家平韩重阳许利英陈雪梅聂增琴
关键词:燕麦播量综合评价
播量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以陇东旱地大面积推广的中麦175(矮秆小穗小粒型)、西平1号(高秆中间粒型)和普冰151(矮秆大穗大粒型)3个冬小麦品种为对象,研究播量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育期、最高总茎数、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旗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的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影响不明显,每个品种播量在405万粒/hm^(2)以上时,抽穗期晚1~2 d;基本苗、最高分蘖、有效穗和株高在不同基因型和播量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旗叶面积在不同基因型之间达到显著水平。中麦175和西平1号旗叶面积随着播量的增加呈明显的降低趋势,而普冰151与之相反;但3个品种的株高均随播量的增加呈增高趋势,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播量对穗长和穗粒数影响比较明显,随着播量的增加,穗长变短,穗粒数减少,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产量差异较大,达到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不同播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陇东旱地西平1号和中麦175的适宜播量为285万粒/hm^(2),产量分别可达到5 083.80、4 890.15 kg/hm^(2);普冰151适宜播量为225万粒/hm^(2),产量可达到5 426.25 kg/hm^(2)。
郑琪孔丽婷张旭辉马强强李雅洁刘愈之刘众王亚翠
关键词:冬小麦播量农艺性状穗长
不同播期播量对扬麦2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2023-2024年在东台市五烈镇以小麦品种扬麦2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个播期(10月25日、11月2日、11月10日、11月18日、11日26日),探究不同播期播量对扬麦2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扬麦25的最佳适播期,旨在为当地扬麦25的高产稳产栽培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扬麦25在不同播期下均能够正常抽穗、成熟,随着播期的延迟,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全生育期缩短。从成熟期来看,适期早播处理小麦成熟最早,全生育期最短,为213 d;过迟播处理小麦成熟最迟,全生育期最短,为192 d。从产量方面来看,适期播种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655.8 kg/亩,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农艺性状优。综合分析,并结合东台地区的实际生产,扬麦25的最佳播种时间为11月2日左右、播量13 kg/亩左右、基本苗控制在18万~20万株/亩之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迟播期,从而减轻低温冻害的影响,保证后期产量。
张晓晨王艳花劲朱秋兵郜微微杨玉萍薛根祥王宏琴刘燕花明明
关键词:播期播量生长发育
不同播量对小麦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干物质量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不同播量对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量187.5(B1)、225.0(B2)、262.5 kg/hm^(2)(B3)对小麦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质量、拔节期-成熟期小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孕穗期-成熟期小麦的质量增加比均以B2最高,B1居中,B3最低。越冬期小麦株高B3较B1提高1.98 cm,小麦单株叶面积降低15.2 cm^(2),越冬期和拔节期小麦的质量增加比分别降低0.95、0.55 g/cm,小麦穗长和可育小穗数B3较B1和B2显著降低。总之,适宜播量可提高小麦单株叶面积,增加小麦单株干物质量,从而增加质量增加比,提高产量。
孙联合王素奇马红珍许海涛王文文李阳奇白冬陈杰赵立尚朱统泉
关键词:小麦播量农艺性状干物质量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达州市稻麦轮作下小麦产量因素形成的调控效应
2025年
研究小麦的适宜播期和播量对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对达州市稻-麦轮作下小麦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探索了同一播期不同播量及同一播量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对有效穗、穗粒数、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同一播量随着播期后移,小麦单株分蘖力和成穗数呈降低趋势。随着播量增加以及播期后移,不孕小穗数呈增加趋势。
李小清彭超攀周发瑞奚弟松
关键词:稻麦轮作播期播量分蘖力
播期和播量对超晚播冬小麦基部节间显微结构及抗倒伏指数的影响
2025年
为筛选北疆超晚播小麦高产抗倒伏的播期和播量组合,明确小麦基部茎秆显微结构变化特点及其与抗倒伏指数的关系,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3种超晚播期:S1(10月25日)、S2(11月4日)、S3(11月14日),副区设4个播量:P1(337.5 kg·hm^(-2))、P2(450 kg·hm^(-2))、P3(562.5 kg·hm^(-2))、P4(675 kg·hm^(-2)),以当地适宜播期和播量(9月25日、270 kg·hm^(-2))为对照(CK),研究播期和播量对超晚播小麦开花期、乳熟期及蜡熟期的基部节间显微结构和抗倒伏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抗倒伏指数逐渐降低,基部自下而上节间显微结构质量变差,且第1、2、3节间变化规律一致。与CK相比,超晚播小麦茎秆显微结构各项指标(机械和薄壁组织层数和厚度、大小维管束个数、大维管束周长和面积)降低,显微组织变小,抗倒伏指数降低。同一播量不同播期小麦基部茎秆显微结构各项指标和抗倒伏指数均表现为S3>S1>S2;同一播期下,随着播量的提高,显微结构各项指标和抗倒伏指数降低;播期与播量对各指标不存在互作效应。抗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小维管束个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显微结构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以薄壁组织对提高小麦抗倒伏作用最强。超晚播条件下提高小麦播量有利于增加穗数,弥补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损失,进而提高产量,以S2P2穗数最高,产量最佳。综上,北疆超晚播小麦于11月4日播种450 kg·hm^(-2)可获得高产且抗倒伏植株。本研究结果为超晚播小麦稳产丰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文强张强斌张君聂凌帆孙刚刚王泓懿张金汕石书兵
关键词:播期播量显微结构
不同补播量和施肥量对退化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2025年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解析不同牧草种类(老芒麦、扁穗冰草、垂穗披碱草和紫花苜蓿)、补播量(0、12.54、16.72和20.90 kg/hm^(2))和施肥量(0、53.73、107.46和161.49 kg/hm^(2)干牛粪)对退化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明确退化草地牧草高产优产的最适管理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显著改变了牧草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有机物、粗脂肪和总能(P<0.05)。退化草地补播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牧草干草产量及各营养物质产量均显著高于补播禾本科牧草(P<0.05)。随着补播量和施肥量的增加,牧草的干草产量以及各营养物质产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退化草地补播紫花苜蓿(补播量20.90 kg/hm^(2)),且施53.73 kg/hm^(2)干牛粪时,地上混合牧草的综合营养价值最高。
郭楠刘建王云玲高明敖特根白音敖特根白音关曾根袁辉孙国通高立杰
关键词:补播退化草地牧草产量营养品质
粒径配比、施肥量以及播量耦合对矿区煤矸石基质的改良效果
2025年
煤矸石作为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物理结构差,所含养分不能被植物直接有效利用。因此,煤矸石的基质改良是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本试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煤矸石<7 mm粒径占比(A)、有机肥施用量(B)、缓释尿素施用量(C)和播量(D)4个因素组合对植被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通过TOPSIS综合分析优选出最佳改良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而减少,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极显著减少,而全钾含量则显著增加。极差分析结果显示,缓释尿素施用量和播量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关键因素,而<7 mm粒径占比和有机肥施用量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关键因素。结合地上生物量和土壤肥力指标进行TOPSIS综合分析得出,T_(2)(A_(1)B_(2)C_(2)D_(2))处理(<7 mm粒径占比为0,有机肥施用量为羊板粪30 m^(3)·hm^(-2)+商品有机肥15 t·hm^(-2),缓释尿素施用量为60 kg·hm^(-2),播量为120 kg·hm^(-2))时综合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马利利蒋福祯马玉寿祁凯斌贾顺斌李正鹏
关键词:煤矸石基质改良地上生物量土壤养分
一种花生精量播种机播深播量在线检测与精准调控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精量播种机播深播量在线检测与精准调控装置及方法,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光纤计数传感器、双轴倾角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光电旋转编码器等实时获取播种机的播种深度、播种量、播种机倾角、电缸伸缩机构伸缩量、机...
施印炎辛亚鹏汪小旵徐浪涛孟子翔郭新宇王磊郑恩来
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肥撒播装置,尤其是一种稻肥均可使用的播量调节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安装在摆管式撒播机的料箱和法兰之间,该机构包括集料机构、调节机构、辅助机构、棘轮拉线和控量机构;集料机构包括...
刘兆朋彭永福刘木华陈雄飞余佳佳刘俊安周博聪

相关作者

王在满
作品数:286被引量:1,235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排种器 穴播 农业机械 水田
罗锡文
作品数:966被引量:5,899H指数:4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农业机械 排种器 水田 机具
王金武
作品数:756被引量:1,62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田 排种器 排种 液态肥 农业机械
唐汉
作品数:487被引量:82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排种器 排种 配装 水田 压力弹簧
吴明亮
作品数:710被引量:1,321H指数:23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油菜 开沟 排种器 播种 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