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篇“ 援道入儒“的相关文章
以释解经——浅谈魏晋玄学视角下的《论语》解读
2023年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要旨,结合家思想,进而探讨自然与名教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潮。在“”的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学者们常以家思想来阐发经义,为经学打上了玄学的时代烙印。《论语》作为家最重要的代表作,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也都带有强烈的玄学色彩,如何晏等人所撰的《论语集解》、王弼所著《论语释疑》、皇侃所著《论语义疏》等。随着玄学思潮的不断演变,对于《论语》的解读也可随之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安然
关键词:魏晋玄学援道入儒贵无论独化论
”还是“以”?——论王弼对家形而上学的深化被引量:2
2022年
王弼本着家特别是庄子的精神对家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深化改造,与其说是“”,不如说是“以”。在深把握家形而上学精髓和实质的基础上,王弼以概念思辨的方式理清了“伦理学”和“伦理学之后”的关系,制定了以“体用”“本末”为基本骨架的解释策略,建立起了一个从“崇本息末”上升到“崇本举末”、以形而上之带动形而下之器的、最显理论深度同时又具备最大理论包容性的家实践哲学体系。他的“以无为本”的模型论以及在此之上所阐发的“言、象、意”之辨,使家哲学超越了老子式的警句格言和庄子式的寓言故事,可以视为家本无论在语言观上的新发展。这种成就不但是在他之前的玄学家们无人达到的,也是在他之后的玄学家所不可企及的。
邓晓芒
关键词:援道入儒本末形而上学
“心无所本”与“”——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解读
2018年
现代的荀子思想研究人员把清代视作荀学复兴的年代。现代经学大师蒙文通曾对荀子思想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荀子心性论和孟子心性论的对比,他认为荀子所言之心和孟子所言之心并非一物,所以其人性论观点相悖,一曰性善一曰性恶。此外,荀子心性论还显示了引老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陷了虚无主义。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的心性论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修养方式也各有侧重,描绘了不同的本体论预设下德修养的不同进路。具体而言,二人的立足点其实都是通过构建价值世界论证生活世界的意义。不同的是荀子更侧重于外向实践的主张,客观化了价值实际的具体可能,而孟子则是内化延伸了价值学的取向,深化了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孟荀二人的心性论是对学做了在不同向度的延伸。蒙文通一方面肯定了荀子人欲人情和心知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批判了荀子心无所本的本体论构建方面的不足。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理解从荀子所谓的"本心"的含义展开,认为荀子"本心"的含义缺乏德形上本体的意义,是只具有类似于是非之心的理智之心,没有办法解决仁义之心从何而出的问题,导致其心性论整体出现偏差,而后在修养功夫上又进老庄之域,以虚空谈心性,实则其心是空无之影。但是相比较庄氏之虚静,荀子则有超越之处,结合了家所提倡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倡庶人都可以用行为规范自己,达到践行德规范的目的。还是实现了庶物明,人伦察,而仁义立。蒙文通也解释了荀子过于强调外在行为表现,忽视先验的德本体的原因。他认为荀子的《性恶》《天论》《礼论》其实是和法家思想相似,注重实际落地的规范方式,就算竖立仁义德观念是高于家之处,但终究是归旨于老、庄,并不具备原创精神,和孔孟学说之精微相比还是很有差距
蔡梦羽樊志辉
关键词:荀子心性论
归心性:《乐记》音乐本源问题的历史渊源
2017年
《乐记》的音乐本源理论由于涉及"心""物""气""感"等诸多范畴,容易导致人们理解上的歧义。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萌芽时期强调人文因素的"先王作乐"说和强调自然因素的"五行""六气"说都对《乐记》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先王作乐"说被先秦家所继承和深化,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乐论》在《乐记》中得到巧妙融合,构成了其音乐本源理论的主体框架;而"五行""六气"说则被先秦家所继承,演化出"""气"(阴阳)等范畴,《乐记》用""之朴素调和了"性善"与"性恶"的矛盾,又用"气"的阴阳交感作为"感于物而动"的理论基础,表现出的特色。因此,就其主体来说,《乐记》主要是从"心""性"的角度解释音乐本源问题的。后世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歧义,是由于《乐记》尝试糅合两家学说但又未展开详细论证所导致的。
杨石磊何艳珊
关键词:《乐记》
王弼玄学是
2015年
王弼抛弃了两汉"天"主宰万物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借用了老子""与万物关系的体用式的思维方式,为学重构了贵"无"论的形而上思想体系;王弼理解了老子批判家的思考角度,借用家"无为"的理念,提出了使家核心价值观念发挥其正常及最大效用的方法;王弼在准确把握老子思想的精髓之后,重新理解了家经典《周易》。总之,王弼玄学是,即借用家思想为学张目。
郝虹陈梦雪
关键词:王弼玄学援道入儒老子周易
的一个侧面——略论王弼“成物”思想
2015年
《中庸》明确提出"成物"思想,其目的在于成就世界的井然有序与生生不息。经过两汉时期神学化的洗礼,"成物"思想偏离轨走向了反面。作为玄学的创始人,王弼秉承家之精神,面对"成物"的瓶颈,家的自然原则补充家"成物"之所缺,主要体现在王弼对"成物"的本体、途径、主体的重建上。
张盈盈
关键词:成物本体圣人无待
:王夫之境界的思想来源与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体现在王夫之从"无"到"有"批判、改造、吸收老庄以及继承、发展张载思想的两个方面,他使家境界与家之"有"相结合,目的在于构建"有"境界家本体思想体系并总结以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宋明理学。
肖建原
关键词:援道入儒境界老庄王夫之
——汪曾祺品人散文中的立人理想被引量:1
2010年
汪曾祺品人散文是散文史上值得关注的存在。其文学世界里的主人公群体主要是由"热爱"与"天真"两类文化性格组成,从中充分传达出作者一种"印象"和"直觉"的品人观。这是汪氏"、外"的立人理想的体现,和传统"互补"的内涵不同,从中隐含了其对诉诸西方资源改造国民的反思与拒绝,并包涵了其寻根思想之精义,具有一定文学思想史的考察价值。
刘长华
关键词:汪曾祺
论杜牧的山水诗及其心态被引量:1
2007年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山水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心态。横向考察整个晚唐诗人群体,具有这种同样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变化对晚唐文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孙大军
关键词:杜牧诗歌心态晚唐文学
论王安石的思想体系被引量:1
2005年
王安石思想体系,表现在体用合一、本末兼备的论,无善无恶、性情合一的性论,万物废兴、自外在我的命论三个方面。王安石的学思想体系达到了当时理论思维的新高度。
杨新勋刘春华
关键词:援道入儒理论思维道论本末万物

相关作者

张盈盈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儒家 名教 援道入儒 伦理人格 音乐审美
安然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合流 贵无论 考论 经史 解经
万芳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乐论》 二泉映月 乐论 追寻 阮籍
邓晓芒
作品数:327被引量:2,299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形而上学 黑格尔 哲学 自由意志 中西
李欣复
作品数:59被引量:144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时空环境 美学 动力机制 现代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