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篇“ 接种时间“的相关文章
- 一种疫苗接种时间的管控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疫苗接种时间的管控系统及方法,接种预约单元:用于设定疫苗接种管控区域,并在区域内接收用户发出的预约信息,本发明涉及疫苗接种技术领域。该疫苗接种时间的管控系统及方法,通过在接种预约单元能够对若干个用户发出预...
- 张翠翠 陈名
- 高温保氮菌接种时间对鸡粪好氧堆肥氮素转化及堆肥质量的影响
- 高温期是好氧堆肥氨挥发损失最为严重的阶段,以嗜热微生物调控该时期氨挥发损失对提高堆肥产物氮素养分和减少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课题组前期从好氧堆肥高温期堆体中筛选得到的一株具有强氨氮转化能力的高温保氮菌LL-8开...
- 陈学卷
- 关键词:氨挥发氮转化堆肥
- 食窦魏斯氏菌WS20不同接种时间对酱油发酵的影响
- 魏斯氏菌(Weissella)是一类高盐稀态酱醪中常见的异型乳酸发酵菌,在酱油的防腐增风味发酵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高盐稀态酱醪中筛选获得的1株发酵性能优良的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W...
- 孙千汝宋璐瑶钟太萍伍琨吴灿唐建立蒋雪薇
- 关键词:酱油发酵接种时间挥发性风味物质感官评分
- 济南市1614名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了解济南市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hepatitis B vaccine, HepB)疫苗接种时间分布,评价医疗机构母婴阻断实施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目标人群的人口学特征、首针HepB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定性资料采用主题框架法对产科母婴阻断实施操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2020年济南市住院分娩HBsAg阳性产妇共计1 614名,其新生儿HepB疫苗24 h内和12 h内首针接种率分别为98.76%和78.81%。新生儿出生时间在8~11时、14~16时(产科接种高峰时段)的新生儿接种及时性最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12 h接种有关联的因素包括阴道分娩(OR=2.083)、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OR=2.793)、出生时间在夜间(OR=1.260)、头胎(OR=1.515),P均<0.05。定性访谈发现,首针接种时限要求提高后,人员和培训需求增加。结论 2020年济南市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HepB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较高。剖宫产、非出生低体质量、非头胎、接近接种高峰时段前出生的新生儿更容易及时接种。人员和培训需求是时限要求提高后的主要诉求。建议从医疗机构产科操作层面加强人员培训,合理安排接种班次,进一步提高及时接种率。
- 邹丽萍贺玉静谢元忠赵建云许春华马永胜李传彬刘晓雪刘翀赵小冬孙红云
- 关键词: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疫苗影响因素
- 二次接种时间对腊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2年
- 为探究二次接种时间对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以分离自传统陇西腊肉中的优势菌株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为前发酵剂(第0天添加),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复配剂为后发酵剂,分别在发酵前期(第6天)、发酵中期(第10天)和发酵后期(第14天)接种制作腊肉,同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主成分分析,对二次接种发酵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发酵前期接种组(F-6)、发酵中期接种组(F-10)和发酵后期接种组(F-14)腊肉中分别检出38、51、57、4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接种发酵剂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F-10组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最丰富,挥发性物质中ROAV大于0.1的种类也相对较高。壬醛、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1-辛烯-3-醇是复合发酵组的关键风味物质。感官评价结果显示,F-10组腊肉的腊香味更加明显,且评分最高。说明接种该复合发酵剂能显著增加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P<0.05),且在发酵中期(F-10)进行二次接种更有利于腊肉风味的形成,可为人工接种发酵腊肉提供理论参考。
- 毛永强贠建民赵风云艾对元张紊玮何奎王睿武淑娟
- 关键词:腊肉复合发酵剂挥发性风味成分
- 羊水细胞离开母体后接种时间对羊水培养成功率(染色体制备)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研究羊水细胞离开母体后接种时间对羊水培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2月30日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的400例高危孕妇同一羊水标本分置3管进行研究,其中2管标本(设为对照组)分别于抽取当天进行接种;另1管标本(设为实验组)放置冰箱保存至第8天再接种,观察比较两组标本接种结果。结果 对照组接种成功率为100.00% (400/400),其中1例因是血性羊水,初次接种失败,7天后再次接种成功;实验组接种的成功率为100.00%(400/4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血性的羊水细胞离开母体后,放置冰箱7天再接种培养不影响羊水培养成功率,可以在临床检验应用推广。
- 蒋爱琼覃雪春陈世新
- 关键词:羊水接种时间
- 小儿疫苗:接种时间有讲究
- 2021年
- 我国疫苗接种的普及,有效地控制了部分传染病的发病率,避免了无数儿童的残疾和死亡。自1995年后,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的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
- 王俊宏于敬龙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肢体残疾接种时间新生儿乙肝疫苗
- 计划免疫接种时间对其传染病发病情况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计划免疫主要是指根据特定传染病发生人群与有关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有流程的免疫接种活动,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降低或避免传染病的发生[1]。目前,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加,计划免疫接种受到了很大关注,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困难。本文主要分析计划免疫在相关性传染病发病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 崔玉玲卢媛王楠
- 关键词:免疫接种计划免疫传染病发病人体免疫能力
- 杏鲍菇液体接种时间控制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杏鲍菇液体接种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杏鲍菇液体接种时间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终端、PLC可编程控制器、继电器、电磁阀,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 黄清华陈长青王志学尹军严会廖祥龙
- 文献传递
- 羔羊传染性脓疱疫苗不同接种时间对比试验被引量:1
- 2019年
- 选择30只刚出生的羔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第1组在羔羊出生12h内接种传染性脓疱疫苗(灭活),第2组在出生后第7天接种,第3组不接种,经攻毒后,第1组10%出现临床症状,第2组80%出现,第3组100%出现,试验期内不治疗,第1组病羔症状消失,第2组5只症状消失,3只死亡,第3组全部死亡,差异极显著,表明组出生12h内接种时间最好。
- 李方茂符大来
- 关键词:羔羊接种时间
相关作者
- 郭萃萍

-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废弃物 性能研究 茭白 除磷 接种时间
- 王艳玲

- 作品数:251被引量:1,264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半胱胺 生长抑素 克隆 生长激素 大豆黄酮
- 段昕所

- 作品数:134被引量:325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黑素瘤 黑素瘤细胞 钙黏蛋白 灵芝多糖 银屑病
- 季钗

- 作品数:42被引量:180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围生期 儿童预防接种 疫苗 预防接种
- 王风芹

- 作品数:165被引量:5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木质纤维素 合成气 发酵 丁醇 蒸汽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