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篇“ 排除条款“的相关文章
合同解除权排除条款的效力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对当事人通过事先约定来排除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实践中大多数法院持否定态度。合同解除权排除条款是对合同法定解除权的矫正,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稳定合同关系和交易秩序,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合同解除权排除条款可能会形成合同僵局,但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已为合同僵局提供了救济机制,认可合同解除权排除条款的效力没有后顾之忧。合同解除权排除条款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应该认定为有效:第一,放弃解除权是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第二,放弃合同解除权获得了相应的利益或补偿;第三,合同目的仍能实现。
王雪丹蔡云帆
关键词:合同解除权合同当事人合同目的排除条款交易秩序效力分析
权利排除条款效力认定研究 ——以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排除条款为例
权利人通常为促成契约的达成而自愿或被迫排除某项权利的适用,合同成立后又转向法院请求确认该排除行为无效。我国民法中明确规定特定权利不可排除的条文屈指可数,多数情况下的权利排除条款效力缺乏上位法依据。法律权利纷繁复杂,立法不...
傅美华
关键词:任意解除权意思自治
合同法定解除权排除条款的效力研究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了法定解除权。当事人能否通过事先约定排除法定解除权的适用?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十分普遍,理论界意见也不统一,这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排除条款的预期,制约人们的商业安排。我国大陆地区更倾向于否认排除...
蔡云帆
关键词:法定解除权约定解除权契约自由契约正义
难民公约排除条款适用于恐怖主义行为研究
2019年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1条第6款规定在有重大理由认为寻求庇护者犯有该款所列举的罪行时,难民署和公约缔约国不对其承担难民公约下的保护义务。然而,难民公约排除条款的用语不具精确性,亦无权威机构的解释,迄今的国家实践也很不一致。排除条款的三项内容在适用中都存在标准、依据和实践方面的问题。'9·11'事件后各国的反恐措施对排除条款的解释和适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本就不具有确定性的排除条款易被过度适用。难民公约缔约国在相关国内立法中将公约排除条款适用于恐怖主义行为时应注意用语严谨,把握适度。我国在未来移民法和难民法的制定中以及自行进行难民甄别的工作中应精确地适用排除条款,以平衡好国家安全需求与国际义务的履行。
邢爱芬
关键词:排除条款恐怖主义
工伤认定中“醉酒排除条款”研究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二项均明确规定职工因醉酒在工作中导致本人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该规定看似明确具体,但是却不够细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存在...
曾祥全
关键词:工伤认定因果关系
文献传递
情事变更约定排除条款的法律效果
2018年
海峡两岸关于情事变更约定排除条款法律效果的见解截然不同,分歧集中于"预见"判断的不同定性上。合同解释的裁判路径认为"预见"与否属纯粹事实判断范畴,有违情事变更原则的内在逻辑与立法旨趣,亦有法官代替当事人缔约之嫌。法律解释的裁判路径则认为"预见"与否系推定事实,与当事人是否缔结固定价格合同无关,必须借助于价格上涨幅度是否导致当事人间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结果方可判断,这一思路契合情事变更原则的原理和立法目的。
靳羽
关键词:情事变更原则排除条款法律效果固定价格合同合同解释
情事变更约定排除条款的法律效果——聚焦于是否“预见”的裁判逻辑解析
2018年
一、问题的提出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是债法上公认的复杂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26条,~①只是标志着填补法律漏洞、提供规范基础任务的初步完成,相关理论与实务争议远未就此止歇。
靳羽
关键词:情事变更法律效果合同正义固定价格合同价格波动风险
《刑事诉讼法》修改凸显人权保障——论不得强迫自证有罪和非法证据排除条款被引量:37
2012年
此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还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这些新增内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每一项又有各自的意义。"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进一步体现,关系到我国刑事侦查、检察和司法部门的职责和个人权利的保障;非法证据排除是落实不强迫自证其罪的具体措施,通过约束侦查部门取证行为对侵犯个人权利提供了补救措施。这些都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原则性和制度方面的重大修改。文章详细研究了新增加的这些条款的确切含义,指出其中的进步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执行新增加的这些法律条文必须注意的事项。
杨宇冠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保障人权
难民公约中的排除条款被引量:4
2011年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一条在规定难民定义的同时,也规定了公约所不适用的对象。公约第一条第六款将三种特定的人群排除在自己的保护范围之外,但在实践中,公约的这些规定非常容易引起争议,这就需要我们对公约排除条款中提到的三种特定的人群进行谨慎的分析。公约第一条第六款和第一条第一款第二项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兼容的。避难寻求者大规模涌入东道国的时候,东道国有权首先消除威胁再进行难民身份的甄别。公约第一条第六款的证明标准表明,"有重大理由认为"申请者已实施一个罪行或因为第一条第六款中的一个行为有罪,必须至少是达到具有对其进行刑事审判所必需的证据这个层次。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有必要加强对难民公约中排除条款的研究。
李明奇
关键词:排除条款中国国家利益
工伤认定中“犯罪排除条款”的适用
2008年
某企业职工顾某,2007年8月25日晚下班时驾驶二轮摩托车载其爱人回家,途中发生单方事故。顾某本人受伤,其爱人车祸死亡。9月17日,顾某所在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因需等待公安及司法部门的结论,劳动保障部门中止工伤认定程序。
黄海陈荣华
关键词:工伤认定程序排除条款劳动保障部门犯罪司法部门

相关作者

张宛初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鸽子 身份认同 身份焦虑 办理死刑案件 效力分析
徐阳
作品数:58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 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制度
张溶开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办理死刑案件 合议制 刑事 效力分析 文本
陈岱松
作品数:86被引量:26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证券监管 法律 资本市场 商业银行 金融监管
田飞龙
作品数:137被引量:4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一国两制 法治 香港基本法 政治 宪政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