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篇“ 排刺法“的相关文章
芒针透配合改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芒针透配合改良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临床效果。方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的102例PF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对照组予常规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芒针透配合改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H-B)、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及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FDIS、中医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FDIP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FDIS、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配合改良治疗PFP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晨振李林珏司泽钰吴远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排刺法面神经功能
循经联合中频脉冲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循经联合中频脉冲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 LDH)伴坐骨神经痛的影响。方:将82例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次,1次/d。服药3~5 d疼痛有所缓解再根据疼痛情况予以腰背肌力量训练、理疗。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1次/d,治疗5 d,休息2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循经治疗,隔日1次。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function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平均肌电值(australia education management group, AEMG)、中位频率的斜率(median frequency slope, MFs),腓总神经和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β-内啡肽(β-endorphin, β-E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61%(31/4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指数、疼痛VAS评分、5-HT、PGE2、NO、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MNCV、腓浅和腓肠SNCV较治疗前快(P<0.01),且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5);β-EP、AEMG、MFs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循经联合中频脉冲电有利于缓解LDH伴坐骨神经痛的疼痛程度,通过提高腰椎肌群功能来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同时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
白冠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中频脉冲电神经传导速度炎症因子
经筋结合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7例
2024年
目的:观察经筋结合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经筋结合闪罐治疗。结果:痊愈45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0例。结论:经筋结合闪罐能够有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吴凇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经筋排刺法闪罐法
联合经筋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透联合经筋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分为常规组(54例)和联合组(54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针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透联合经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面功能障碍程度[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社会功能(FDIs)]、面神经功能[面神经功能量表(H-B)、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SFGS)]、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较常规组的72.2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DIp评分较常规组高,而FDIs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较常规组低,而SFGS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IgM、IgG水平较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联合经筋在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疗效显著,还可减轻面瘫程度,改善面神经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关玉杰李博王承惠
关键词:透刺法经筋排刺法
经筋联合侧位插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经筋联合侧位插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选取60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经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侧位插治疗。每周治疗4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目前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联合侧位插治疗肩胛肌筋膜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减轻压痛。
宋文寒祝木星
关键词:推拿插法经筋排刺法
基于fMRI的角联合经筋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角联合经筋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随机将76例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常规针、基于fMRI的角联合经筋治疗,持续4周,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评分、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以及面部肌电图指标,计算愈显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面部肌电图瞬目反射潜伏期和面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RI的角联合经筋能够有效恢复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越。
赛武烈·艾买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疗法经筋排刺法
经筋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经筋对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关节功能的影响。方:将70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和下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EFS和KSS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疗效及下肢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吴强潘畅张锦华吴和熙杨家富李琴陈崇亮张红梅
关键词:筋痹经筋排刺法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
脾经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病案举隅
2024年
前斜角肌综合征属于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因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类似,临床易发生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本文报告1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急性疼痛发作的患者,予以脾经治疗,辅以弩调气等对症治疗,见效甚速。故特分享验案以交流。
廖慧婷汪军华
关键词:前斜角肌综合征
经筋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目前,临床早期治疗仍以激素类药物为主导,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面神经疼痛、水肿等症状,但其应用效果仍相对有限,而且有一定副作用[1]。既往研究指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增效减毒的功效[2]。中医治疗面瘫常见方包括针、灸等;其中隔药饼灸疗是集腧穴、艾灸、中药于一体的中医特色疗,不仅能发挥灸疗及中药的综合效应,还能通过激穴位发挥治疗作用[3]。
陈巧莉冯炯郭振罡舒卫群
关键词:中医特色疗法增效减毒激素类药物灸疗
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骶三角区劳损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骶三角区劳损的疗效。方: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用一般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骶三角区劳损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好。
黄作辉陈文雯葛加海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中药外敷

相关作者

彭崇信
作品数:46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麝香注射液 视网膜色素变性 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 麻痹性斜视
郝小波
作品数:233被引量:46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穴位埋线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葡萄膜炎
林柳燕
作品数:78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眼病 葡萄膜炎 疗效观察 疗法治疗 新生儿
唐文龙
作品数:6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排刺 经脉 排刺法 回医
王歆婷
作品数:21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三穴 临床疗效 针刺 温针灸 颈源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