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7篇“ 损伤控制理论“的相关文章
- 损伤控制理论下的急诊护理干预在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中的价值
- 2025年
- 评估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的减轻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我院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增加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再住院率、MoCA评分、情绪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80.77%(P=0.015);48小时再发率及10个月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提高,SAS、SDS评分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35)。结论 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急诊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成功率,降低再发及再住院风险,改善认知与情绪,减少并发症,减轻神经损伤。
- 徐梦静
- 关键词:损伤控制理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
- 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 2025年
- 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收入患者均为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从数据库中选择2组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损伤控制理论联合干预,每组对象有38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干预后,患者的救治时间指标、体征结果更好。结论 损伤控制理论可为创伤性休克患者提供理论,实践支撑,及时采纳运用,利于临床急救工作顺利开展,可提升临床综合救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体征,可推广。
- 舒畅
- 关键词:损伤控制理论创伤性休克救治效果
- 四肢多发骨折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作用分析
- 2025年
- 探讨四肢多发骨折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四肢多发骨折患者9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的HAMA、HAMD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肢多发骨折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其疼痛感与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谢满玉
- 关键词:四肢多发骨折损伤控制理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住院时间负性情绪
-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考察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等所用时间、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入院距确定性手术时间及手术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后1 d和行确定性手术时,2组的pH值和体温均高于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pH值和体温均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均<0.05);2组在行确定性手术时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入院后1 d(P均<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加快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行确定性手术的进程,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和手术时长,稳定生命体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骨折恢复状况。
- 朱梓毓刘畅崔梅李莹
-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发伤损伤控制理论精细化护理预后
- 基于骨科损伤控制理论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急性下肢毁损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总结与探讨基于骨科损伤控制(DCO)理论,联合不同形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急性下肢毁损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3例急性下肢毁损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在DCO理论指导下,通过多学科会诊救治合并伤,同时一期清创、恢复骨支架、重建肢端血运、修复神经肌腱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敷料临时覆盖,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延期予不同形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面积8.0 cm×5.0 cm~35.0 cm×25.0 cm,所有病例供瓣区均一期闭合。结果本组30例皮瓣术后完全存活,2例皮瓣出现远端部分坏死,予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皮瓣出现迟发性完全坏死。术后随访时间9~25(14.7±5.3)个月,其中2例患者因皮瓣臃肿二期予修整手术,其余患者对皮瓣重建部位及供瓣区外形满意,踝关节功能评分良好。结论基于DCO理论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下肢毁损性创面的安全、有效的方式。
- 杜胜虎董雪烨王健张怀保李培丰许德孝张麟陶克
- 关键词:穿支皮瓣毁损伤创面修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分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急救效果、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脑损伤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种创新的急诊护理模式——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框架的应用,在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已经显著证明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可以优化急救流程,缩短患者抢救时间,防范脑损伤情况,建议临床应用。
- 陈希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护理NIHSS评分
-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脑积水患者采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01-2023.1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脑积水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满意度,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干预前后Fugl-Meye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伤情严重程度(IS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生命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研究组经过临床护理干预满意度占79.49%(31/39)、94.87%(37/39),研究组比参照组更高;两组干预2、4周后APTT、PT相较于干预前缩短,研究组比参照组更短;两组干预后Fugl-Meyer、GCS、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升高,研究组比参照组更高,NIHSS、ISS、APACHEⅡ评分相较于干预前降低,研究组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脑积水患者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减轻颅脑功能损伤,改善凝血功能、病情及预后,提升生命质量。
- 杨萍张聪
- 关键词: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干预生命质量
- 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接受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6例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43例),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观察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较低,GCQ评分均较高,上述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给予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疼痛控制与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舒适度,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陈斐斐吴进凡兰桂丁宝风
- 关键词:多发伤疼痛控制损伤控制理论疼痛程度
- 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对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对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急诊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损伤控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都采用急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损伤控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护理,比较2组的恢复情况、护理前后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变化、护理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不良预后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损伤控制组的体温恢复正常、乳酸清除、凝血酶原恢复正常与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恢复正常时间均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2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损伤控制组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1、3、7 d,损伤控制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护理,有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改善损伤严重程度,缓解疼痛状况,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 赵秀云
- 关键词:严重创伤骨科急诊护理损伤控制理论视觉模拟评分不良预后
- 损伤控制理论在急诊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理论在急诊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所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100例未接受损伤控制理论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100例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患者设定为...
- 吴夏萌
- 关键词:损伤控制理论重型颅脑外伤
相关作者
- 蔡贤华

- 作品数:984被引量:2,1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 刘曦明

- 作品数:531被引量:1,255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髋臼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 徐峰

- 作品数:437被引量:1,03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微创 内固定治疗 腰椎 寰枢椎不稳定 内固定
- 夏平光

- 作品数:104被引量:34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GC-MS分析 骨折固定术
- 黄继锋

- 作品数:243被引量:81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生物力学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前路经寰枢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