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60篇“ 挥发性成分分析“的相关文章
秋海棠花香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5年
为了解不同秋海棠属植物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丽纹秋海棠(Begonia kui)、鸟叶秋海棠(B. ornithophylla)和巴萨罗斯秋海棠(B. barsalouxiae)的雄花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秋海棠花中共鉴定出9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丽纹秋海棠鉴定出30种,以杂环类为主;鸟叶秋海棠和巴萨罗斯秋海棠分别鉴定出56和44种,均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主成分分析(PCA)表明,3种秋海棠主要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15种关键差异花香成分,推断丽纹秋海棠的香气为蜡香和膏香型,鸟叶秋海棠的香气为柑橘香型,巴萨罗斯秋海棠的香气为花香型。不同秋海棠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及其主要香气物质上存在较大差异;花香依靠各种挥发物相互作用而形成,香型由拥有较高气味值的挥发物决定。
梁晓莉高雁茹王龙远郭微谈静吴伟李凌飞薛彬娥
关键词:秋海棠花香挥发性成分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芜菁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5年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选择不同品种(紫色、黄色、白色)芜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检测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并建立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在芜菁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化合物,鉴定出80种,包括24种醛类(12%~20%)、15种酯类(23%~27%)、13种醇类(10%~16%)、9种酮类(5%~10%)、3种酸类(3%~7%)、5种烯烃类(约1%)、4种硫醚类(2%~7%)、7种其他类(7%~15%),未被定性化合物(17%~18%)。在芜菁挥发性化合物中酯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醛类和醇类。不同品种芜菁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少,白色芜菁中最多。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结果表明,3种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辛醛、乙酸、壬醛和(E,E)-2,4-庚二烯醛,白色芜菁为莰烯、2-甲基丁酸乙酯-D、乙偶姻-M和(E)-2-己烯-1-醇,黄色芜菁为5-甲基-2-噻吩甲醛、异戊酸丁酯-M、二丙酮醇-M、丁酮和2,3戊二酮-D。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并筛选出32种变量投影重要度大于1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作为区分不同品种芜菁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
岳丽祖力皮牙·买买提王佳敏于明毛红艳热依拉木·海力力
关键词: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
不同储存时间草果干果理化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5年
为了探究不同储存时间对草果理化特性及其挥发成分的影响,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储存2.5和0.5年的晾晒草果和煤烤草果为原料,对其色泽、水分含量、挥发油含量等理化特征及其挥发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存储0.5年的草果相比,存储2.5年的草果色差(ΔE)、红绿度(a^(*))值更大,亮度(L^(*))值更小,草果色泽对比度增加,越偏向黑、红色;水分含量增加,挥发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草果挥发性物质组成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但绝大部分共有物质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除反式-2癸烯醛(煤烤)相对含量接近外,其他草果挥发油主要香气成分(相对含量≥3%)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与储存0.5年的草果相比,储存2.5年的草果挥发油中的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更高,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则有所下降。因此,储存时间对草果色泽、水分及挥发成分影响较大,草果香气风味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草果干果的仓储及风味草果的选择提供参考。
黄梅吴莲张廖方平张映萍杨毅练强
关键词:理化特性挥发性成分
木香花不同花期及盛花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木香花不同花期和盛花期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结果】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共检出78种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酮类等。从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木香花中分别检出39,41,45和4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0种;不同花期木香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不同,花蕾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β-蒎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6.20%,16.85%和21.24%;Z-5-十九烯在半开期相对含量最高,为23.03%。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有38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半开期、盛花期和花蕾期挥发性成分相近,均与末花期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从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萼片中分别检出27,30,28和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物质在雌蕊、雄蕊、花瓣中相对含量最高,萼片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雌蕊与萼片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花瓣与雄蕊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β-蒎烯、甲酸芳樟醇、5-十九烯-1-醇、Z-5-十九烯、正十九烷、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β-罗勒烯、乙酸苄酯和正辛醛是不同花器官中主要差异性挥发成分,同时β-蒎烯相对含量较高的雌蕊和β-罗勒烯、甲酸芳樟醇、正辛醛相对含量较高的萼片是木香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结论】木香花花香主要来自其雌蕊和萼片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成分在末花期变化较大。
杨云闫顺陈倩黄琳曦张先言汪琼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挥发性成分花香
苍术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基于GC-MS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5年
目的:优化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条件,对苍术挥发油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挥发油,以出油率为考察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并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建立并优化GC-MS,使挥发油中各组分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并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苍术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超声30 min、提取8 h。采用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和GC-MS提取并检测采自湖北省郧西县、英山县和河北省承德市3个地区苍术样品的挥发油,结果表明,郧西县产的苍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个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茅苍术醇46.752%、β-桉叶醇39.966%、沉香螺醇3.220%、苍术素1.324%;英山县产的苍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个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茅苍术醇44.684%、β-桉叶醇37.922%、沉香螺醇3.332%、苍术素2.466%;承德市产的苍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1个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及相对比例分别为β-桉叶醇30.229%、苍术素17.513%、大根香叶烯D 9.060%、茅苍术醇6.752%、苍术酮6.688%。结论:优化后的挥发油提取工艺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苍术挥发油的工业化提取。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可为苍术挥发油的开发、生产、利用及药理活性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毛孟可钟淑梅陈超群王心语何德刚陈芸翁端阳王学奎舒少华丰胜求李凤凤
关键词:苍术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基于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别高粱生霉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鉴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别高粱生霉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高粱生霉鉴别方法抽检率低、准确性不高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别高粱生霉的方法,其通过检测高粱生霉标志物...
胡娇 李松柏 宋廷富 杨紫丹 周韩玲 苏建 郑佳
桂花青砖茶制备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4年
以咸宁青砖茶散茶、桂花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备桂花青砖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条件,分析其感官品质及理化指标,并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分析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桂花青砖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桂花添加量7%、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在此优化条件下,桂花青砖茶感官评分91.20分,水浸出物27.35%,茶多酚含量11.48%,游离氨基酸总量1.13%,咖啡碱含量4.05%,共检出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桂花青砖茶松紧度适中,表面平整,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正,桂花香显且协调,滋味醇厚。
赖建东余子铭郭志明王博马梦君陈洪国
关键词:桂花青砖茶发酵挥发性风味成分
一种基于挥发性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当归判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挥发性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当归判别方法,通过比较当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含量,实现不同产地当归的判别,不同产地为甘肃、青海或云南。当归挥发性香气物质即α‑蒎烯或反式‑β‑罗勒烯的含量分析方法步骤为制备用于气...
王亚丽张君菡赵豹
广西桉树叶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4年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的造林19个月的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鲜叶挥发油,并采用GC-MS对挥发成分的主要分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叶的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19%,0.44%和0.35%。粗皮桉叶挥发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α-松油醇(25.2261%)、异龙脑(11.4337%)、α-蒎烯(11.0349%)、反式-松香芹醇(8.7111%)、葑醇(6.0413%)、柠檬烯(5.0178%)、桃金娘烯醇(4.5319%)、β-石竹烯(3.2462%)、β-蒎烯(3.0013%)、松香芹酮(1.8467%)。尾巨桉叶挥发成分中相对含量最大的为桉叶油素(38.3723%),其他含量相对较多的成分为α-蒎烯(17.9754%)、α-松油醇(7.9843%)、乙酸松油酯(5.0914%)、异龙脑(4.5265%)、反式-松香芹醇(2.0927%)、崁烯(1.2241%)。大花序桉叶挥发油相对含量最大的为α-松油醇(41.6763%),其他含量相对较多的成分为β-蒎烯(6.7854%)、α-蒎烯(6.0818%)、异植物醇(5.5201%)、苯甲酸(4.5152%)、长叶环烯(2.7872%)、桉油烯醇(2.4053%)、γ-桉叶醇(2.4477%)、愈创醇(2.4083%)、β-榄香烯(1.8933%)、异丁香烯(1.6054%)、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醇(1.7474%)、茴香脑(1.3174%)。挥发成分因桉树品种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
谷瑶伍琪
关键词:粗皮桉尾巨桉大花序桉挥发性成分
大鲵油脂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和珠江中上游支流。大鲵具有调节免疫、抑菌镇痛、美容养颜等功效。大鲵油主要从大鲵尾脂及肝脏中提取获得,其含有丰富的...
谭宇琦
关键词:微胶囊

相关作者

孙宝国
作品数:1,200被引量:5,565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
研究主题:香料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化学结构式 白酒
卢金清
作品数:213被引量:1,165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GC-MS 神农香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张峻松
作品数:304被引量:1,746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卷烟 气相色谱-质谱法 烟草 超高压处理 同时蒸馏萃取
康文艺
作品数:698被引量:2,68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Α-葡萄糖苷酶
乔宇
作品数:433被引量:1,744H指数:20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鲈鱼 挥发性成分 小龙虾 山药 淡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