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6篇“ 挤兑“的相关文章
韧性赋能医疗卫生体系挤兑风险治理: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
2025年
现代社会风险致因的多样性、风险传播路径的复杂性和风险后果的级联效应使医疗卫生体系挤兑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风险治理成为学术界方兴未艾的话题。然而,传统风险治理体系困境丛生,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治理需求,韧性治理则为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挤兑风险的治理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风险治理“转脆为韧”。如何将韧性治理的技术优势赋能医疗卫生体系挤兑风险,破解传统治理机制梗阻,探索其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是实现韧性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议题。
柳小玉宁宁吴群红唐云莉孙彩红崔宇
提升公众认知防控挤兑风险
2024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初衷就是通过对存款给予保障,提升公众信心,有效防控银行挤兑。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水平,让更多公众了解并相信存款保险,有效发挥存款保险的制度功能。《存款保险条例》施行以来,存款保险宣传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存款有保障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有效发挥了防范和降低挤兑风险的作用。
胡平计磊
关键词:存款保险银行挤兑公众认知公众信心防控风险
银行挤兑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
2024年
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如何避免银行挤兑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是中国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Diamond和Dybvig的金融中介理论,构建了一个多部门银行挤兑模型,通过考虑家庭部门取款需求的异质性与银行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分析由新闻冲击所导致的银行挤兑风险。研究发现,银行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导致更多资金流向非流动性资产,进而产生流动性错配问题,导致银行在面临挤兑问题时产生更大的福利损失。本文进而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对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并分析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优流动性覆盖率要求能够显著降低银行挤兑风险,进而降低社会总福利损失,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优流动性覆盖率内生于家庭的异质性,过高或过低的流动性覆盖率要求则无法降低银行挤兑风险;此外,当模型存在不确定性时,流动性覆盖率的政策成本会大幅度增加。本文研究对于防范银行挤兑风险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贾鹏飞李中昊杨源源
关键词:金融中介福利损失银行挤兑
谣言传染机制下银行挤兑的模型
2024年
针对因谣言的传播导致银行挤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储户对社交网络信息依赖的程度将储户分为冲动型和冷静型两种,同时引入谣言求证率在ISR谣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改进的挤兑传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冲动型储户参与挤兑与恢复储蓄的速度都较冷静型储户快;冲动型储户的占比的增加不仅加重了银行挤兑的程度也加快其速度,是影响我国银行出现挤兑的重要因素;谣言传染率对银行挤兑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参数的变动。
龚书雯
关键词:银行挤兑复杂网络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挤兑治理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医疗挤兑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也是应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医疗挤兑是外部冲击下的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尤其是峰值需求下的资源配置失序现象,它不仅会损害人民健康,而且会衍生出次生灾害,冲击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治理医疗挤兑的关键是控需增供,即合理控制和分流需求,增加多元、多渠道供给,实现峰值供需平衡。实现路径上,必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构建多元化医疗物资存储体系,强化供应韧性,提升产能储备,扩大增量;基于疾病轻重急缓程度,合理分流分类,平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疗需求和常规医疗需求,防止次生灾害。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原力,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平衡,形成治理医疗挤兑的长效机制。
黄国武温乔曦顾天安
关键词:医疗资源协同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挤兑危机视域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分析
2024年
[目的]构建医疗挤兑危机视域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各节点之间的关系,为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9年末至2020年初居住在武汉且了解政府危机管理状况的人群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应用AMOS 24.0软件构建医疗挤兑危机视域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模型。[结果]模型拟合度较好[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1.954,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44,比较适配指数(CFI)=0.987]。模型中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水平、政府危机监测预警能力、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分别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产生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365、0.385和0.265;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水平和危机监测预警能力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也起到间接效应,效应值为0.206和0.109。[结论]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模型在理论和实证中结果良好,较好地反映出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柳小玉宁宁孙彩红唐云莉齐越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ISM的医疗挤兑危机驱动因素层级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医疗挤兑危机驱动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并识别各驱动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为防范和化解医疗挤兑危机提供建设性策略。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和专家咨询法,识别并归纳医疗挤兑危机的驱动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医疗挤兑危机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医疗挤兑危机的19类驱动因素是一个“四阶梯结构”,其中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水平和医疗卫生体系协同程度是驱动医疗挤兑危机形成的根源层因素,危机监测预警能力、卫生应急知识储备和危机风险评估能力是中间层因素,事件危害程度、事件可控程度等14个因素是表象层因素。结论:医疗挤兑危机主要受19项驱动因素的影响,各驱动因素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所处层级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柳小玉宁宁张鑫齐越于冰艳张璐澔
重大疫情医疗挤兑危机中群体抢购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群体抢购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群体抢购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效应。[方法]对2019年末至2020年初居住在武汉的18岁以上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克隆巴赫系数、区别效度和收敛效度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构建医疗挤兑危机中群体抢购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各个潜变量的克隆巴赫系数均在0.7以上,AVE值均达到0.5以上,CR值均达到了0.7以上,模型拟合度较好。卫生应急知识储备、恐慌情绪、政府应急处置与抢购行为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8、0.244、0.297。[结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估了4种不同的关系路径对群体抢购行为的影响,最佳解释路径为:事件危害程度→信息刺激→政府应急处置→抢购行为。
唐云莉宁宁柳小玉孙彩红张璐澔张鑫苏映雪
关键词: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商业银行挤兑事件的发生成因与影响分析——以A银行为例
2024年
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中的核心部分,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然而,挤兑风险却可能使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风险,进而破产倒闭。作为美国曾排名第十六位的银行,美国A银行成立于1983年,以贷款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而闻名,但因遭遇流动性危机,股价暴跌,储户挤兑,最终宣布破产。本文以A银行为例,从商业模式与宏观环境双重视角分析其发生挤兑事件的成因及带来的影响,并总结一些启示,希望为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曦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任危机银行监管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挤兑DVT发生率控制效果分析
2024年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手术中应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院内行脑出血手术的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凝血指标分析、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除凝血指标水平以外,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满意度均较优(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
张云晓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出血手术DVT

相关作者

宁宁
作品数:150被引量:1,1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抗逆力 韧性 影响因素 卫生系统
黄示意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西省清江中学
研究主题:挤兑 宿敌 作文 孩子 家庭
郑宏泰
作品数:74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主题:家族 何鸿燊 家族企业 传承 接班
李义奇
作品数:40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金融发展 银行挤兑 河南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控制
李亚培
作品数:31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通货膨胀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银行挤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