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7篇“ 拆离带“的相关文章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控矿特征
2024年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东南亚思茅—彭世洛地块南缘构造活跃,是与中生代岩浆岩有关的大型铜金矿床。该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但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成矿模式和演化规律等理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本文通过对成矿岩体分布特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成矿特征的研究,揭示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特征与构造特征,认为班康姆矿床受控于“岩浆核杂岩”及其边界的隆起-构造,为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热液铜金矿床。班康姆矿床“岩浆核杂岩”构造由“岩浆杂岩体核、构造和火山-沉积岩”三个部分组成,岩浆杂岩体核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组成。花岗闪长岩与安山岩和灰岩接触下盘发育有似片麻理构造,片理产状以核部花岗闪长岩为中心,呈现外倾的特征,推断为岩浆岩上侵过程中受到区域挤压剪切应力的作用形成。磁法和激电测量结果,反映班康姆矿床矿化蚀变和岩浆核杂岩的分布关系,结合地质实测的岩体分布信息,推测深部存在隐伏岩体。构造发育于下盘花岗闪长岩体与上盘火山-沉积岩之间,是铜金矿化的集中地段,且构造中矿化蚀变岩的形成年龄(244~251 Ma),晚于杂岩体侵位年龄(264±10 Ma)。通过对构造及两侧小型构造观测与分析,可知构造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式形态学特征,具有明显的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点,其上盘的主运动方向为NWW向。本文提出班康姆铜金矿床的东南部同样具有“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成矿模式的特征,为有利的找矿靶区。
赵俊宏杨人毅吕古贤赵延朋康铁锁陈晓峰
关键词:成矿特征
呼吸防护装置中用于可部件构造的集成紧固件部件
各种实施例涉及呼吸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各种实施例中,一种呼吸防护装置包括:面罩部件,所述面罩部件被构造成接合使用者的面部;以及部件,所述部件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面罩部件,所述部件还被构造成由所述使用者穿戴...
韩小进田航陈恩义
胶东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成矿特征被引量:3
2023年
玲珑金矿田位于胶东地区玲珑岩浆核杂岩体东部,该杂岩体是由焦家断裂和招远-平度断裂所围限的具有复杂成因、多种来源和不同岩浆演化序列的一套岩体组合。在矿田内,该杂岩体的内核由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组成;上覆盖层为栾家河型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及少量太古宙变质岩;构造位于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和栾家河型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体的接触,是递进变形改造形成的破头青断裂。破头青为上陡下缓的铲式断裂,转折端深度为-300~-500 m,往北东方向的转折端深度逐渐加深。为了解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演化与成矿特征,对花岗岩成岩构造及后期脆韧性变形特征的观测结果显示,断裂构造由成矿前期的挤压剪切转变为成矿期的伸展,韧脆性变形阶段均经历了多次应力转折。区内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130~125 Ma)与塑性变形阶段(137~123 Ma)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脆性变形阶段(123~108 Ma)与矿田大规模成矿事件(125.8~105 Ma)的时间基本一致,显示了玲珑金矿田的成矿与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的隆起构造形成过程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展示了该构造的成控矿规律,可用于指导玲珑金矿田的深部找矿。
何昌成赵荣新刘广伟刘维民张宝林柳旭光
关键词:玲珑金矿田拆离带构造控矿
苏尼特左旗早中生代变质核杂岩韧性构造剥露过程及地质意义
2023年
苏尼特左旗变质核杂岩位于中亚造山东南部,其发育一走向近EW、倾向S的低角度伸展型,主要由下盘的二叠纪—三叠纪侵入体、韧性剪切(糜棱岩)、脆性断层面及上盘的古生代和元古宙岩石组成。韧性内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宏观尺度普遍发育面理与线理,产状为145°~194°∠34°~55°与185°~228°∠15°~39°。显微尺度下石英强烈定向成拔丝状、并具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现象;长石形成不对称的旋转碎斑系及核幔构造。剪切内不对称长石碎斑、云母鱼、S-C组构等指示上盘向SW方向剪切。以内强变形糜棱岩及下盘哈拉图岩体为测年对象,两个花岗质糜棱岩与下盘不变形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44.4±1.8 Ma、244.0±2.4 Ma与229.4±2.1 Ma;锆石(U-Th)/He的年龄为212.5±13.1 Ma、214.1±13.2 Ma。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与前人研究资料,认为苏尼特变形起始时限为244 Ma以后,变形峰期时限为224 Ma并持续至214 Ma。苏尼特左旗变质核杂岩韧性在244~224 Ma与224~213 Ma两个时期的冷却速率分别为18.5℃/Ma与16.3℃/Ma,隆升速率为0.54 km/Ma与0.48 km/Ma,早期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作用与晚期以纯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作用共同制约苏尼特左旗变质核杂岩韧性的构造剥露过程。本文成果显示在华北北缘到中亚造山之间早中生代存在一地壳快速隆升事件,可能为中亚造山最终闭合后的伸展垮塌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的远程效应共同作用结果。
李建波王志勇宋志杰曾涛雷恒聪
关键词:糜棱岩早中生代
中国东部中生代晚期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成矿特征与金-多金属矿田勘查被引量:3
2023年
中国东部中生代晚期发育伸展构造,诱发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大规模成矿事件。本文将伸展构造核部出露中生代晚期岩浆杂岩、边部出露断层作为主要标志,将多期岩浆侵入形成的变质核杂岩和伸展穹窿均归入中生代晚期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范畴。前者主要形成深源金-多金属矿床,后者主要形成浅源有色金属矿床。前者主要产于古老变质岩区,后者主要产于古生代沉积-火山岩区。岩浆上侵的诱因,主要与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折返机制有关。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探讨了岩浆核杂岩的深部控制因素。基于“岩浆核杂岩隆起-”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模式,总结了岩浆热液型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的分布规律、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提出了中尺度“矿田找矿”的新方向,在辽南、皖北地区预测了有利的隐伏远景区。
张宝林吕古贤吕古贤汤贺军张壮
关键词:中生代晚期构造控矿
长江中下游九瑞矿集区彭山岩浆核杂岩隆起-成矿构造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九瑞矿集区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的组成部分。彭山多金属矿田位于九瑞矿集区的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构造样式还存在争议。通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分析,提出彭山矿田受控于岩浆核杂岩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构造的核心由燕山中期隐伏的隆起即椭圆状花岗岩类侵入岩体构成,并在燕山晚期定型。外围沉积岩呈穹窿状、状围绕彭山岩浆核杂岩展布。周围的断裂倾向背该岩浆核杂岩,呈铲状分布,反映出构造的特征。彭山矿田以花岗杂岩体为中心,向四周出现高温矿种向低温矿种变化的砷矿(毒砂)-锡矿-铅锌矿-萤石矿-重晶石矿等“晕圈型”的矿类型,亦均是沿着多层次滑脱断层矿物富集的结果,矿化作用在岩浆核杂岩的内外接触产生,最终在构造应力的松弛阶段形成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脉状等锡-铅锌多金属矿床。
晁会霞杨兴科吕古贤崔文玮张宝林雷万杉
关键词:燕山期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的变质作用P-T条件及其活动时代被引量:3
2018年
庐山变质核杂岩发育的分为东、西两条,伸展和韧性流变构造发育,且具有伸展对称性。西侧内断层岩序列完整,上部为一固态流变构造,以主为分界形成一个伸展构造变形的垂向分层变形域,主处变形最强。东侧主要发育糜棱岩和构造片岩(片麻岩),其他构造层未见出露,其伸展构造是叠加和改造早期左行剪切构造发育的。东侧内矿物的显微变形特征估算变形温度为500~580℃和580~700℃,又利用黑云母Ti温度计得到613~698℃的变质温度。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度计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计算西侧内斜长角闪片岩的变质温度为666~691℃,压力为0.65~0.75GPa,说明西侧形成时的温压条件较高,埋深较大,与东侧一样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通过锆石年代学的研究得到东侧的伸展年龄为138.9Ma,与西侧一致,伸展早于岩浆,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原始是西侧,东侧是在重力均衡调节产生的底辟、褶皱作用下形成的次级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
关键词:拆离带温压条件U-PB年代学
华北克拉通北缘医巫闾山韧性剪切的运动学涡度与韧性减薄量被引量:5
2017年
医巫闾山韧性剪切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为一走向NE、倾向WNW的低角度正断层系,由下盘的韧性剪切(糜棱岩)、未变形中生代的花岗岩体;脆性断层面及上盘未变质的沉积岩系组成。以断层下盘韧性剪切内糜棱岩长石碎斑为标志体的三维有限应变测量显示,应变主轴X轴伸长,Y轴不变,Z轴缩短。以极莫尔圆法估算内糜棱岩的运动学涡度值介于0.61到0.96,平均为0.80(涡度值是无量纲数),表明医巫闾山韧性剪切形成机制为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作用。结合三维有限应变测量,医巫闾山韧性剪切为一加长减薄型剪切。以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为基础,初步估算了该韧性剪切的韧性减薄量沿剪切方向,减薄量从10%增加到40%,且减薄量与应变强度正相关、与运动学涡度负相关。
李建波郭磊鲁勇花曾涛
关键词:拆离带运动学涡度
我国中生代陆内“岩浆核隆起-”热液成矿的实例——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成矿特征
<正>胶东金矿是全球最大与花岗岩有关的大型金矿床。前人研究与板块构造碰撞或俯冲联系提出'造山型金矿'或'变质核杂岩'等观点。典型的岩浆核杂岩与变质核杂岩构造类似,由三个构造单元组成: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之间顺...
吕古贤刘建民郭涛申玉科刘智方
关键词:拆离带中生代成矿特征胶东群热液成矿
文献传递
胶东金矿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蚀变成矿被引量:17
2017年
胶东金矿是全球级别的大型金矿床,与世界范围内绿岩型金矿明显不同,矿床以中生代强烈活化改造绿岩的壳源深熔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具有地台构造活化的独特成矿特征。前人注重板块俯冲、造山作用等构造环境研究,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胶东金矿在陆内构造环境中形成。本文特别注重岩浆侵入作用及其热液交代蚀变成矿的这一特殊过程。研究开展野外观测,依据五条1∶5万长达220km的实测剖面,编制了胶东莱州—招远地区1∶25万构造蚀变岩相成矿图,并由此提出"胶东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蚀变"的成矿模式。此模式认为,在东亚区域反钟向剪切构造体制下,构造应力场首先引起莫霍面的变化和起伏,形成了北东向和斜列展布的地幔隆起和凹陷。这一壳幔结构的变化控制了中生代交代重熔岩浆发育的区。例如,胶西北莫霍面凹陷区,发育北北东分布的玲珑杂岩体。花岗岩的成岩构造测量与分析显示,形成了"玲珑花岗杂岩核"及其岩浆穹隆构造。在胶东群等变质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叠加了区域剪切断裂破碎,断裂破碎的构造测量表明,它们在岩浆固结期或更晚发育了上盘下滑的正断层活动。就是在这些剪切,形成了多期次、多方向构造破碎且同步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成矿作用。在胶东西北部宽达1.5km或更宽的断裂破碎同步叠加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形成了巨大的"玲珑-焦家式"石英脉-蚀变岩金矿床。这一"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成矿模式不仅对胶东金矿成矿研究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指导多层次深部外围找矿。
吕古贤霍庆龙袁月蕾许亚青范潇付长伟廖文建苗强军
关键词:胶东金矿

相关作者

吕古贤
作品数:537被引量:1,53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矿田 构造物理化学 构造岩相 成矿规律 金矿床
李建波
作品数:24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运动学涡度 拆离带 变质核杂岩 糜棱岩 剪切作用类型
张宝林
作品数:268被引量:1,06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金矿床 金矿 地球化学 地质特征 矿田
杨帆
作品数:166被引量:45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钻井液 油气 甲烷氧化菌 油气藏 微生物
任升莲
作品数:116被引量:451H指数:11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断裂带 韧性剪切带 秦岭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北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