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35篇“ 护理质量改进“的相关文章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在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当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其质量提升情况的影响,并分析该措施对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以2024年1月为分界点,进行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工作情况的对比工作,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患者接受的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干预措施。对这两个时间中,预检分诊环节的工作情况和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影响之下,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以及满意度情况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提升和改善。结论 在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当中,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患者的准确率以及满意度。
孙立平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准确率满意度护理质量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评估
2025年
探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3.1-2024.1的62例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肺功能状态,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确保其整体恢复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韩婷吴颖李佳佳厉婷婷
关键词:肺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肢体功能锻炼自我效能肺功能状态
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最佳证据应用
2025年
目的:将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评价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CRRT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循证团队,以整合式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integrated Promoting Action on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in Health Services,i-PARIHS)框架为理论指导,制订循证实践方案,于2023年5月至7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循证实践,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以及患者滤器使用时间、非计划性下机率、低血压及低体温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3条最佳证据,制定9条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后滤器使用时长较前有所增长;非计划性下机率、低血压及低体温发生率较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 CRRT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循证实践,可有效提高CRRT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郭新颜吕丹于文慧杨杰刘彦飞陈韵芳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质量循证实践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2025年
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肠道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统计两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效果较好。
杨艳芳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胃肠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
连贯性健康教育结合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连贯性健康教育结合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靖西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连贯性健康教育结合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贯性健康教育结合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韦孟确何翠习农婷
关键词:子宫肌瘤护理质量改进胃肠功能
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干预中的价值
2024年
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内分泌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内分泌护理干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于曼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价值
新生儿科整体护理管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讨新生儿科整体护理管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新生儿100例患儿进行分析,根据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科整体护理管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保证新生儿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袁红玲周翠平宋丽莹王娜孙秀红
关键词:整体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满意度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本次我们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一种门诊的持续性的质量改进,以切实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我们选择的病例时间是在二二年的八月一直到二三年的3月的时间,其中病例数目的选择是一百五十例病例,其中一起来开展实验的研究,具体的原则我们是完完全全随机分组和分配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是常规的分诊管理工作,与之同时,实验组是常规基础上的持续不断的护理改进来提升管理效果,我们在实验结束之后来全方位的分析两组之间的满意程度。结果 我们的对比包括了护士工作者服务的态度、环境的情况以及对于工作情况的态度、对于患者尊重的情况等,以上的诸多指标中,实验组是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其中P的数值是小于0.05的,我们对比了相关的数据和内容,是有着统计学的差异性的。结论 医院门诊中对于预诊分诊的意义突出,通过不断持续的质量改进,其中门诊的分诊和检查工作质量是非常高的,护士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内容方面也是很有效的。优化医院管理体系,提高患者对于医院门诊预检分诊工作的满意度。
胡荣梅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满意度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上饶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72例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比较2组脱管率、引流不畅率、复贴时间、疼痛情况、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管期间脱管率、引流不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贴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护理中更具优势,可降低脱管率和引流不畅率,延长复贴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且更易获得患者好评,具有推广价值。
邓桂娟
关键词:留置引流管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意外脱管
质量敏感指标结合阶段递进式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质量敏感指标结合阶段递进式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收入的300件器械及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150件器械及60例患者)和观察组(2023年1—12月,150件器械及60例患者);两组由相同的10名护理人员(其中1名为消毒人员)开展工作;对照组采用阶段递进式护理,观察组采用质量敏感指标结合阶段递进式护理,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消毒供应室器械各项合格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湿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各个维度满意度占比分析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各项干预的满足度均高于对照组,各观察时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敏感指标与阶段递进式护理结合模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合格率、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并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可推广。
萧晓霞
关键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

相关作者

林榕
作品数:7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质量改进 精细管理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商希芹
作品数:20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配合 中药 护理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程薇
作品数:42被引量:438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4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管理 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成本 信息化建设
全梓林
作品数:34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RRT 置换液 血液净化中心 心脏术后 血液透析
孙津津
作品数:39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盆腔炎 穴位贴敷 围绝经期综合征 护理 妊娠恶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