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5篇“ 护理服务质量“的相关文章
- 内科病区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内科病区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医院内科收治的93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中医药文化活动,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希望水平及感知病耻感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与意识、药品及物资管理、护理安全、组织管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希望水平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知病耻感水平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病区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并能有效降低其感知病耻感。
- 王佳连
- 关键词:病区管理内科
- 德日韩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经验与中国镜鉴
- 2025年
- 在全球范围内,长期护理服务监管制度已成为保证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和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采用SPO模型,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比较德国、日本、韩国的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研究发现,三个国家的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监管有明确的政府责任分工,规范的机构准入制度,设定了分层分类的服务人员资格条件,多维度的需求评估,严格的服务机构等级评定,透明的信息披露,定期的满意度调查。为此,借鉴德国、日本、韩国在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的经验,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立法、实施定点护理机构等级评定、优化失能评估工具、建立信息公开等制度,以保证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 李诗琪付强叶少芳崔仕臣
- 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效果观察
- 2024年
- 分析综合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0例由于不同疾病而进入急诊科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以2022年6月为初始阶段,以2023年12月为结束阶段,分成两组涵盖主体数量相同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5例,前者以常规护理为干预手段,后者以综合护理服务为干预手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实践程序有利于缓解急诊科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了不同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行为等更加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张慧梅
- 关键词:综合护理急诊科护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 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 2024年
- 目的构建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究其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相关证据,遴选专家组建函询专家组,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对护理证据进行筛选、修订,根据"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指标体系;研究自2021年12月起,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指标体系,此前均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从2021年9~1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患儿中各选5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应用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第1、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75%、100%,专家权威度系数分别为0.867、0.902,函询意见协调度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92,P<0.001)、0.337(χ2=84.085,P<0.001),最终得到的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43个,指标变异系数为0.090~0.159。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04%(50/51)大于对照组的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科学性,其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有助于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 张小晴高兵李芬胡小珏
- 关键词: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
-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23年01月~2023年06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共有护理人员50名,设置为观察组;再将2022年07月~2022年12月未实施前的50名护理人员设置为对照组。通过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探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安全度、特殊性护理能力、文书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共五个维度护理质量评估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制定层级标准、资源分配、建立工作流程、培训发展、沟通协作和质量评估等方面。通过合理分配和管理护理人员,实现协同配合和专业分工,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徐敏杨红燕
- 关键词:护理层级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
- 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质量监管平台的建设构想
- 2024年
-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失能老人对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中居家护理服务效果的需求进展,为优化我国长护险质量监管效能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式,深入剖析当前我国长护险效应评价的核心问题和现实基础,并提出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质量监管平台的构想。结果:以广州市长护险相关政策为参照、以参保对象需求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设计的质量监管系统平台,可提高服务对象护理计划的准确性,并落实居家护理的全程监管,从而实现对参保对象居家护理评估-决策-实施-评价全程的管理闭环。结论:建立基于当前居家护理项目的计划决策、质量评价知识库,以实现与医保经办、定点机构、医疗机构的专科护理和管理延续,可简化参保对象的办理流程,并为长护险的精准保障和支付,以及与“互联网+护理服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俞玲娜汤莉谭鸿霞吴丽赖永洪刘敏涓潘晓雷
-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信息平台
- 护理绩效层级管理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中应用护理绩效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2—8月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为管理前。2023年9月—2024年2月应用护理绩效层级管理,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理投诉情况、满意度、职业倦怠评分。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职业倦怠评分均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无护理投诉事件,管理前发生7起护理投诉事件。管理后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度评分为(98.15±0.41)分,高于管理前的(93.16±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98,P<0.05)。结论应用护理绩效层级管理可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肖珍
- 关键词:层级管理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护患关系
- 开展中医特色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医院脑外科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开展中医特色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中医特色全方位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杨洋
- 关键词:中医外科护理服务质量
- 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对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对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7—12月采用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模式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患者对骨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及两组中医护理管理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骨科护理服务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常规护理干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护理管理其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骨科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了患者对骨科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也提升了骨科的中医护理管理评分。
- 刘琼朱胜玲郎秀娟
- 关键词:骨科中医护理循证护理服务质量
- 中医护理特色方案的应用对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特色方案的应用对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2022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构建肿瘤科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士的情志辨析和情志干预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情志辨析和情志干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00%(P<0.05)。结论:构建肿瘤科中医特色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护士的情志辨析和干预能力,改善了肿瘤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提升了患者对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
- 石根精
- 关键词:肿瘤科中医特色护理护理管理
相关作者
- 徐凤珍

-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感知 护理专业
- 梅静

- 作品数:26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理需求 护士职业 调查与管理对策 聘用 护士
- 肖倩

- 作品数:172被引量:1,301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误吸 健康教育 META分析 护理 护士
- 张亚卓

- 作品数:50被引量:51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护理 护理服务 护理管理 急诊护士 创伤
- 周道娟

- 作品数:67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体会 湿敷 银屑病患者 患者护理 满意度